30年前的伊拉克欠钱不还 翻脸发兵入侵债主科威特 结果悲剧了

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10万大军对邻国科威特发动进攻,短短3小时,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君主制小国首都沦陷,元首贾比尔三世逃往沙特阿拉伯。6天后,科威特宣告灭亡,伊拉克正式将科威特并吞为第19个行省。

如此迅速的闪电作战,就连紧盯中东动态的欧美国家都反应不过来。1991年1月17日,由联合国所授权组成的34国联军执行“沙漠风暴”,才成功让伊拉克将军队撤出科威特,结束近7个月的军事占领。

但30年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阴霾仍然笼罩着中东地区,尽管科威特已恢复昔日富裕荣景,但许多人认为当年战争种下该地区破坏的种子。伊拉克前将领塔菲克接受半岛电视台访问指出:“那天早上听到(入侵)消息时,痛苦和绝望淹没了我。对于两个波斯湾国家来说,都是可怕的一天;对伊拉克而言,这绝对是走向尽头的开端,自此一切都变了。”

一、为什么入侵?萨达姆无止尽的贪婪野心

位于伊拉克东南方的小国科威特,一个弹丸之地却拥有1040亿桶石油探明储量,丰饶但毫无招架之力,使它成为第一次波湾战争(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的引爆点。

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期间结为盟友,科威特义气相挺,出借140亿美元急需资金给伊拉克,但是在两伊战争结束后,经济衰微且背负巨额债务的伊拉克需要更多的财政援助,它的野心望向科威特庞大的石油资源,并期望科威特可以减轻其债务负担。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拒绝免除伊拉克债务的几周后,伊拉克时任总统萨达姆下令发动攻势吞并科威特,仅花2天即击溃科威特三军,8月8日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华盛顿智库“海湾国际论坛”主任塔弗指出:“从科威特的角度来看,伊拉克一直对科威特怀有扩张计划,其入侵举动也符合这计划。许多科威特人还觉得,伊拉克很想控制科威特丰足的石油储备,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野心所致。”

事实上,科威特在1961年6月19日即脱离英国独立建国,但伊拉克始终没有承认科威特独立。萨达姆在国内的政治宣传主张,科威特自古以来都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只是十九世纪时遭大英帝国分割,而占据科威特则是伊拉克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第一步。

二、欠钱不还,攻占债主国 伊拉克遭国际联军击溃

入侵举动立刻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各国开始寻求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上惩罚伊拉克。1990年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离在科威特的部队”,安理会还对巴格达实施贸易金融制裁和军事禁运。

隔天,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保护美国在中东利益,宣布执行“沙漠之盾行动”:派遣1万5000名美军、32艘驱逐舰、100架直升机与战斗机前往沙特阿拉伯,防范沙国遭伊拉克入侵。同时,老布什也透过外交手腕,促成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35国组成对抗伊拉克的联军。

直到同年11月底,伊拉克仍藐视国际压力。在美国运筹帷幄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1月29日通过第678号决议,向伊拉克军队发出“1991年1月15日之前无条件撤出科威特”的最后通牒,否则将允许各国“动用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第678号决议也成为国际联军攻入科威特的依据。

直到最后期限届满,萨达姆果然硬撑着不撤军,忍耐已久的美国等35国联军于1991年1月17日发起沙漠风暴,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军事目标进行猛烈轰炸,连续42天内出动空军飞行逾10万架次,投下8万8500公吨的弹药。2月24日,联军兵分三路发动地面进攻,仅花100小时就击溃伊拉克军队,迫使萨达姆宣布科威特获得解放。联军2月27日停火,为期43天的行动结束。

三、亡国之痛凝聚科威特民族的团结

经过近7个月的占领,伊拉克在遭受数万官兵和平民伤亡,以及基础设施被破坏殆尽之后,终于接受联合国所有决议。科威特作为主要战场也损失惨重,全国社区几近全毁,数百名科威特人民遭杀害或惨受酷刑,伊拉克军队在撤出之前,将科威特赖以为生的大部分油井引燃。

科威特复国后,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三世返国重建故土。半岛电视台引述专家说法指出,科威特至今都未恢复战前的富裕状态,不过海湾小国还是找回部分和谐与繁荣,仅有一些科威特人民仍对当年的亡国恨耿耿于怀,也对美国的暴力轰炸行动、战争期间弃国逃亡的人感到不满。

波斯湾情势专家、伦敦政经学院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弗里尔解释说,科威特除了战后重建有成以外,还保留了国际名誉与地位,尤其是在1992年恢复国会选举之后。他补充表示,经历了亡国之痛也使科威特民族更加团结,也对埃米尔家族更为效忠。

四、入侵科威特,是伊拉克自取灭亡的开端

对伊拉克而言,入侵科威特为该国开启数十年破坏动荡的大门。波斯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没有如愿获得科威特的石油储备,也没有成为中东强权,反而成为国际社会认为的流氓国家。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展开为期8年的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长达24年的统治。

但是美国不体面的入侵行动留下矛盾种子,其扶植的亲美派主要由阿里派组成,但那是萨达姆期间长期遭到镇压的派别,也因此伊拉克陷入血腥的宗派冲突至今。“海湾国际论坛”主任塔弗解释:“战争使伊拉克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更加脆弱。此外邻近的波斯湾合作理事会和伊朗发展出对立关系,使伊拉克在该地区处于政治孤立状态。”

尽管近年IS覆灭、原油产量创新高,伊拉克仍摆脱不了冲突矛盾、贪污腐败、经济萧条、公共服务破败等问题。尽管伊拉克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四,但人民受到联合国严厉制裁和多年禁运之苦,2014年该国4000万人口中,竟有22.5%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1/6家户三餐不继,失业率也高达17%。

伊拉克退役陆军上将塔菲克回忆说:“制裁和孤立使伊拉克屈服。战争结束后,我就算花掉全部月薪(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也不能给自己买一包香烟。那次入侵摧毁了伊拉克。情况只有变得越来越糟。”

五、波斯湾战争的唯一胜者:美国

“波斯湾战争为扩大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并巩固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提供了地缘战略机会。”——波斯湾局势专家塔弗

第一次波湾战争以联军全面胜利收场,联军一共派出逾95万军人,包括70万美军,伊拉克则有65万军力,但双方死亡人数悬殊,伊拉克至少有2万5000人丧命,联军仅有292人阵亡。波湾战争是美国自越战惨败之后,发动最大规模的战争,透过国际媒体不间断直播报道,这场战争不仅重振美军在世界上的声威,也让老布什支持率大增。

半岛电视台指出,波斯湾战争的主要长期影响是,为美国在该地区增强军事实力铺平了道路。尽管当初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担忧伊拉克扩张行动,才要求美方提供军事援助,但不可否认,华府当局参战可以得到明确利益。

“海湾国际论坛”主任塔弗解析:“老布什担心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这将导致石油生产中断,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连锁冲击。此外波斯湾战争为扩大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并巩固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提供了地缘战略机会。”

“在波斯湾地区拓展安全角色后,美国获得了经济利益。随着美国开始与海湾国家进行更多军事合作,双边国防和军事贸易也有所增加。”塔弗表示。伦敦政经学院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弗里尔赞同其看法:“战争可以说合理化了,美国在阿拉伯半岛扩大军事足迹的现象。美军如今在科威特、卡塔尔设有大型基地,在巴林也有海军基地。”

这也为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奠定了基础,毫不意外,在行动开始之前,成千上万美军在科威特集结,科威特成为美军占领伊拉克的桥头堡。弗里尔还指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大获全胜之后,增强了美国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念头,“因为美国(1991年)介入并没有导致伊拉克权力更迭,因此产生一种任务未完成的感觉,这是老布什第一任期内想要达成,但没有强行做到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