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开“金银”来

新华社郑州11月3日电(记者史林静)霜降以后,中原地区添了些许凉意,车辆行驶在河南省封丘县黄德镇的乡间小路上,一望无际的豫北平原,金银花竞相绽放,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封丘县素有“中国道地金银花之乡”美誉,有着1500多年的栽培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史,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封丘金银花具备了独特的优良品质。

贾庄村金银花种植基地里,社员们采摘金银花。受访者供图

作为封丘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黄德镇结合自身区位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把培育壮大金银花特色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逐步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完善金银花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金银花示范基地有500亩,每亩收入8000元左右,由合作社统一管理……”58岁的村民刘保彬指着远处“中国道地金银花第一村贾庄村”的牌子说。作为金银花种植大村,黄德镇贾庄村于2021年12月成立了封丘县贾庄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刘保彬便是合作社生产负责人。

深秋的贾庄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内,一垄垄金银花迎风摇曳,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加紧“采金摘银”。2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致。2021年7月,包括郑州、鹤壁、安阳、新乡等在内的河南多地遭遇极端暴雨,引发大范围洪涝灾害,民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遭受严重影响。

“靠东边100多亩金银花全淹了,损失100多万元,水2个月后才退去。”提起那场洪水,刘保彬至今仍然感慨。

灾害发生后,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发起“防汛抗洪 星援河南”项目(下简称“星援河南”),除紧急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外,同步开展灾后重建与产业恢复综合扶持,贾庄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在其指导下成立的。

当初收到项目援助通知,刘保彬还有点不相信,直到全村种植金银花的农户都领取到复合肥,打药机、修剪机、筛选机等设备拉到合作社的院子时,他们才相信。“‘土枪土炮’换成‘洋枪洋炮’了,项目真的是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帮助我们。” 刘保彬说。

贾庄村金银花示范基地,刘保彬(左四)与社员们一起采摘金银花。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星援河南”项目通过基地复产复耕、合作社主体培育、产品品质提升、供应链设施设备优化和本土人才培育等五大板块,帮助农户稳定增收。“相比传统赈灾重建项目的一次性捐款和援助,该项目的周期更长、投入的精力也更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星援河南”项目负责人邹庆说。

走进合作社的加工车间,社员将刚刚采摘的金银花放进筛选机,很快就将金花、银花和叶子精准地筛了出来。“之前都要拉到县里去筛选,来回成本不说,每斤还要付给人家1元钱。”刘保彬说,“现在成本不但降低了,质量也提高了,价钱也上来了,每亩现在能多收入2000元。”

此外,为了夯实合作社,能真正面对市场,项目还从规范性、科学性出发,对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办公场地、种植基地、联农带农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与支持。

“合作社的营业执照范围原来主要从事种子提供及生产技术指导等,不能参与食品经营许可范围,项目就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及产品上市要求,指导合作社进行了更名,并办理了合作社食品流通许可证。”邹庆说,我们还围绕合作社发展,“培养带头人、提升成员综合能力”的思路,组织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外出互学互访。

在见到项目的资助成果后,一些原来还在观望的村民和小合作社也都加入了进来,目前已有13家合作社和7家金银花公司被纳入惠民合作社。

“技术、修剪、销路,都不用担心了,现在只想着把地种好就行。”今年54岁的刘栓成在加入合作社后,种植金银花由原来的不到1亩增加到了10余亩,收入也增加了好几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