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对于韩寒的新片《飞驰人生》我是最不看好的。
直到今天去影院观看,我才知道情怀这个东西真的可以感染人心。
《飞驰人生》是韩寒第三部作品,相比前两部,我们可以看到他赛车手路书式的满满诚意。
韩寒的这三部作品其实可以串联成一个整体,更可以看成是一个成长的递进——大陆、海洋、天空
年轻的朋友从大陆出走,像浮萍一样在大海追寻自由,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但求最后能像飞马般真正飞翔一次。
三部电影的过程,从小成本到大制作,从暑期档走到春节档,韩寒也从年轻气盛变成年近四十。
这种心路历程的感受,在观看《飞驰人生》时感受很深。
韩寒三部电影看下来,他真的是一位很稳健的导演,也许出不了经典和票房,但底限和情怀绝对是有保证的,真的很棒。
喜欢韩寒的风格,那这部新作你也应该不会失望。
《飞驰人生》还是熟悉的韩寒风格,没有浮夸的表演和台词,没有刻意地营造笑点和燃点,就是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娓娓道来,让观众不知不觉中收获欢笑、热血和感动。
就像《飞驰人生》结束后片尾出现一段字幕“献给所热爱的一切”。
年少成名的韩寒,享受过这个聒噪时代最多的关注及争议。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这些年他努力去证明自己,去突破自己。
还记得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拍出来的感觉非常稚嫩,口碑两极,喜欢的大多都是韩寒的书迷,因为这部电影就是韩寒小说的电影版。
到了第二部《乘风破浪》已经定档春节,拍摄手法以及表达开始顾及大众,慢慢有了商业电影的模样。
还记得片中徐太浪对当年的“小马”说的那些话:“这个世界会变的,你需要走你自己的路;你不属于这里,所以你该走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马化腾的真实故事,但我知道这一定是韩寒自己的真实体会。
当年的他,在世人眼里,就是桀骜不驯,不遵从长辈的安排,不走寻常路。
但是他坚定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热爱,他写作、赛车,如今成为了导演,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和特色。
新作《飞驰人生》结合前面两者,故事非常韩寒,但节奏、选角、拍摄技巧、时长等都很商业,韩寒明显熟练了。
从三部电影的选角也看得出变化:《后会无期》的演员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还是很文艺调性,看得出是文艺青年韩寒的电影;
第二部《乘风破浪》主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董子健,虽然还有文艺属性、考量演技,但更多还是流量和颜值担当。
到了第三部《飞驰人生》主演已经不是文艺圈了,而是喜剧票房担当的沈腾和新晋小生黄景瑜、尹正
因为与之前的两部相比,这部片子的成熟度明显高出一筹,导演在叙事中完全脱去了“玩票者”的面目,开始张弛有度。
而导演似乎别有用心,主人公名字“张弛”,似乎也衬映着电影“有张有弛”。
事实上,沈腾的大银幕生涯可谓标准的“大器晚成”。
开心麻花剧场令其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做足万全准备之后,终于凭借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成为黑马中的战斗机。
《夏洛特烦恼》用看起来最俗套的“穿越梗”,造就了不俗的笑果,换来的是在短短23天内斩获破12亿票房的惊人成绩,当年挤进内地华语片票房三甲,时至今日豆瓣评分仍高达7.4。
去年暑期档,沈腾带着他的《西虹市首富》再度出击,戏里的情节是要求他一个月内花掉十亿巨款,戏外却是上映仅五天就拿下12亿票房。
也就是说,不靠流量和小鲜肉加持没关系,只要有“郝建”参演男主角,就是电影成功的保证。
说“张与弛”的部分有度,是因为赛车戏实在拍得太震撼了,也从没想过能在一部国产电影里用上这样的形容。
从最早的警匪追车,到港味F1集锦被翻译成“冼拿”的塞纳...
就连《速度与激情》也不能再满足我们,也不能怪我们审美疲劳来得快,毕竟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但是国内的赛车戏,能让人看得血脉偾张的体验还真是很少见。
毕竟拍摄这类车戏真的是要付出很多。
纵观影视圈,在国内是个怪象,一方面好像每部宣称“大制作”都一定要弄段飙车戏,哪怕像《动物世界》这样跟车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要拍一段仅仅发生在主角YY中的追车戏烧掉一堆经费。
一方面则是有必要用到车的镜头能省则省,制片主任为了能多省点经费建议“要不就拍个轮子的特写吧”
两种极端都毫无平常心可言,自然也就不会有打磨细节啃下硬骨头的匠人精神。
不说剧情,就说把70多辆卡车开到第二大高原巴音布鲁克有多不容易,在紧挨悬崖的1400多个弯道上拍戏,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而这部片子,在前半段主角回忆中的停车场飙车戏都很到位,让人不得不期待高潮部分会有何表现。
而最终在巴音布鲁克的赛车正戏也的确不负众望地称得上一个“燃”字。
而这自然是克服了诸多困难才有可能完成的,比之片中攒车时机械师报菜名般报出的一连串专业赛车配件听得观众连声赞叹。
《飞驰人生》拍摄的难度还在于“危险”,赛车戏份需要职业车手上阵,部分戏份还是韩寒亲身演出,每场车戏还必须有救援直升机在旁边才可以拍摄。
因为开车到医院10小时车程所以准备了直升机随时接应,可想而知之危险程度。
天气稍有变化就得歇菜,下雨不能拍,雨停也不能拍,因为扬不起赛车必须有的真实沙尘效果。
可见韩寒确实是用心十足。
写作出生的韩寒从不欠缺言说欲,而这种言说欲其实已经被将近二十年来伴随在其左右的争议性禁制了太久,就像片中的张弛被赛车协会禁赛5年。
如果他不是个赛车手,也许我们早已听不到他说的任何言论——谁也不能给体育新闻的赛果留个空白给领奖台打个马赛克不是?
于是当他开始拍摄电影时,我们看到了这种言说欲在影片里最直白的表达。
这构成了《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里众多的金句和耐人寻味的台词。
这种“发人深省”让观众理解变得省事了,但对电影的真实感和节奏其实是有损害的,毕竟不收钱的段子说多了的人物只能是哲学家,互刷嘴炮的场景用多了的导演就成了伍迪艾伦。
而在《飞驰人生》中,这样的金哲理少多了,也许只有一句“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还是用画外音说的。
韩寒从高中开始,写书大卖,写博客热度也是全网最高,玩赛车拿冠军,拍电影票房大卖,这种步步高升的人生看似一路顺利。
但韩寒的人生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
韩寒最近接受高晓松访问说到:“投资压力很大,自我表达之余,要让观众喜欢看,还不能让信任你的人投资人失望。”
《飞驰人生》剧组在装备上花了不少钱,主要用在赛车戏。
为了让观众在大银幕上更真实地感受赛车的激烈,电影特意去到新疆最美赛道巴音布鲁克草原取景拍摄拉力赛的戏份,进行了大量的实拍和航拍。
赛车题材对于韩寒来说确实比较得心应手。
但拍摄需要面对非常多的难题,在新疆拍了一个半月,4000多米的海拔,赛车维修和保障等都非常难。
韩寒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制作成本,“拿赛车来说,二十几台车一起比赛,每台改装费用两三百万,另外主角的车必须备三到四台,配角的车备三台,单单改装成本和搭景的成本就非常高。”
看了《飞驰人生》之后,甚至觉得这部电影是韩寒前半生的一个缩影。
因为韩寒高中就成名,之后没有去上学,也没有正经工作过。
所以除了校园时光,他没有太大社会经验,这导致了他创作题材有点捉襟见肘。
但《飞驰人生》讲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领域——赛车,电影里有大量关于赛车的细节描写,写得像写得好,故事很充实。
当然少不了韩寒擅长的谐音梗,以及各种表达小技巧,爽,有意思,而且将电影的节奏控制得很好,没有拖沓。
这也许可以理解为韩寒对直接的“自我表达”不再那么热衷了,对“观众能够看到什么”更为在意了。
话不多说,聊回电影。
影片用看似轻松诙谐的手笔,讲诉了一位因为犯错,人生和事业触底的一代车神如何突破万难重返赛道的故事。
《飞驰人生》既有韩寒鲜明的作者电影印记,同时兼顾商业片的市场诉求。
影片前半程主打复出之路的窘境,韩式笑料主要集中在这部分。
五年拉力赛车王,五年禁赛处罚,一晃十年人生,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再蓬勃的青春也该到了中年危机的台阶前,然而当爹的该如何跟孩子讲诉或证明自己的传奇?
张驰的办法是重返赛场。
没车没钱没团队没驾照,故事的前半场围绕着重回赛场的基础闯关做文章,找车、找人、考驾照和拉赞助,步步辛酸泪,关关抖笑料。
影片的后半场画风急转,更专注于职业赛场,尤其是巴音布鲁克赛道,美得令人神往,又惊心动魄的十八弯让人怯步。
韩寒连续两部电影都是赛车手的故事,可见韩寒对于自己钟情的赛车有多么迷恋。
不同的是,上一部《乘风破浪》借赛车手的身份穿越去重圆父子情。
而这次反过来,借一对父子情来讲诉一个职业赛车手触底反弹的励志故事,重心主要在比赛的过程上。
如果是个类如《极速风流》的纯赛车故事,韩寒也许同样能够驾驭个八成。
但对于没有广泛普及度的赛车电影来说,职业赛车的故事很难成为我们影院的流通货。
包括当年周杰伦主演的《头文字D》,漫画群众基础之外,更多的是靠平名车手的视角来撬动接受度和认知度,一个漂移动作,就迷倒了不少粉。
韩寒上部《乘风破浪》在幽默的调性下,用一个赛车故事去套装一个情感重建的故事,用得是巧劲。
这次《飞驰人生》依旧在诙谐的氛围里,用一对父子视角去书写不平凡的励志故事,同样曲径通幽。
真的是很诚意满满。
在画面冲击感上,韩寒又让赛车情怀飞起来了。
上一次的印象是邓超化身的徐太浪被火车刮飞,这次是沈腾演绎的张驰与过往自己碰撞;
上一次碰撞的邓超穿越了,这一次碰撞的沈腾飞升了,开放的视野既有悲情的冲击感,同时也给了我们想象空间。
显然,《飞驰人生》不仅止是喜剧,更是人生的经历。
其中埋伏着韩寒对自己热爱的汽车拉力赛的敬畏之情,有飞驰的赛车,也有飞驰的人生,有人生的起落,也有人生的悲喜。
无疑,《飞驰人生》是一部带着温度和血肉的电影。
沈腾的加盟无疑给韩寒电影注入全新血液。
故事笑果上,是韩式幽默与滕氏喜剧的调和,韩寒的叙事不再那么碎片化,而沈腾的表演也更加内敛。
沈腾脸上的皱纹和啤酒肚,和他转行大排档炒饭多年的身位不谋而合。
中年危机的形象一度让我觉得他和孩子不过得瑟得瑟,别说重返赛场夺冠,连他嘴里叨叨的那些传奇是否确有其事都值得怀疑。
就算搞到车了,有了团队和赞助,我依旧无法将一代车神的形象和沈腾的扮相关联在一起。
在这方面,韩寒用了一个穿越混剪的技巧,让车神的不死之心以及天才的不老神话瞬间归位,
以至于后半程惊心动魄的巴音布鲁克赛道,沈腾也有了职业车手的灵魂附体。
这些重叠和剪影,无疑又是一出平凡之路的“飞驰人生”。
沈腾是个优秀的喜剧演员,优秀在他不止能演喜剧。
我们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的周星星影子。
可惜在开心麻花的戏里,似乎越来越没有了他的发挥余地,可能也跟他主推新人有关系。
在喜剧里演一个落魄者是不容易的,你没法像在《药神》里徐峥一样往一个维度上使力,一不小心就会轻飘飘,构成对卑微者的侮辱。
而矫枉过正则会显得卑琐,侮辱更甚。
而沈腾这次发挥得相当不错,当然这也有剧本的功劳,每一个中二瞬间都有一个合格的自嘲及时解毒。
换句话说,与其说沈腾的雄起是“天赋”使然,或不如是社会磨练出的杠杠实力。
亲民的气场、游刃有余的演技,外加塑造角色时那股子轴劲儿。
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心志完成了事业逆袭,成为华语喜剧电影市场一块崭新的金字招牌。
也是继王宝强、黄渤等一众谐星爆红之后再度证明,受观众热捧。
他能成功,靠的是内在修为与艺术匠心,优质演员才能在银幕江湖捱住最狠的刀,得到最高的褒奖。
这也让尹正这种过往印象时常尬演的演员都找到了感觉,总体表现让人觉得是人尽其用。
尹正外形俊朗,却又夹杂几分雅痞气质。他自嘲说他属于娱乐圈“大器晚成”型演员。
他是典型的戏痴,演戏认真,态度非常敬业,表演能力很棒。
从《夏洛克烦恼》到《他来了,请闭眼》到《麻雀》,尹正一直在挑战不一样的角色,为观众献上他出色的演技。
其中影片中用到“袁华”梗、尹正那段跳钢管舞的镜头都着实引得全场哈哈大笑。
若是表现再好点,简直能让影片称得上是用好小鲜肉的一股清流。
而本片中黄景瑜、腾格尔、张本煜、魏翔、田雨等演员的表演依旧很不错。
叫兽易小星下车赶羊的那一段也着实搞笑,不知道大家认出来了没有。
韩寒重新定义了沈腾,大家总说看到沈腾就想笑,终于在电影宣传曲《大哥你好吗》MV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沈腾和腾格尔的演绎不仅丝毫不油腻,最后腾叔那一滴眼泪将中年男人的苦涩演绎至极致。
搞笑治愈还恰到好处,韩寒选角真的可以。
目测这首歌又要大火啊。
起初真吓了我一大跳,我真的以为唱的是慢节奏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另外,片中的配乐也是恰到好处,除了颇具喜感的《大哥你好吗》,
还有韩寒作词阿信作曲的《一半人生》和高晓松作曲老狼演唱的《飞驰的人生》。
片中依然有朴树的经典作品《平凡之路》
这次的重量级嘉宾从朴树变成了阿信,可见依旧是韩寒的怀旧风。
几首歌都不错,大家可以找来听一听。
如果说“想赢第一”更在于和别人的赛跑,那么“不想输”则更注重跟自我的较量。
电影的结尾,也是全篇最震撼的镜头“飞驰奔日”,就是一个绝佳的隐喻:
你爱你一生所最挚爱的,应该超越超越时间,超越对手,超越成败;
你愿意奉献给你一生所最爱的,应该跨越终点,冲出边界,翻越极限,甚至彻底腾空,凌驾于你的生命。
无所畏惧,无所保留。
韩寒作为车手赢了无数比赛,但我想,他想说的是父亲和孩子才是刻入他胸膛最闪耀的那枚勋章。
这也是最后结尾那段为什么刻意安排一段动画的原因。
如果说《后会无期》是韩寒用一个青年人的姿态,对世界发出疑问、控诉和挑战;
而《乘风破浪》,是人近中年的韩寒展现出了温柔的一面,开始和自己觉得格格不入的世界和解;
那么《飞驰人生》,则是历尽浮沉的韩寒带来的,关于“被打倒一千次后也依然要爬起来”的热血和勇气。
韩寒依然愿意把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拍出来给我们看,还借张驰的口说出“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他才是真正过时了。”
这不是电影,这是韩寒给所有坚持梦想的人送上了一份珍贵的心历路书。
同样希望春节档另外几部电影票房大卖,国产片越来越好了,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