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装备,大用途!志愿军奇袭武陵桥 指北针竟立下大功

它是战场上士兵不可或缺的导航装备,它和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仅一字之差,这个沿用了数百年的小装备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呢?它和指南针又有什么不同?除了导航它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军事科技为您讲述战场上的指路神器——指北针。

↓↓↓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当我们说起指北针,相信您一定不会陌生,它看似很简单的小物件,却是士兵作战中不可或缺的定位导航工具,也是不少驴友探险的重要法宝。指南针、指北针两种不同的名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同一种装备呢?

指南针与指北针,其实并无本质的差别,一头指南,另外一头当然就指北。然而,绝大多数国家军队所使用的军用地形图,基准方向都是北。因此为了配合这样的地形图,军队所使用的定向装备也就被称呼为指北针。

别看指北针的结构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以目前通用的手持军用指北针为例,这上边就采用了不少先进的新材料、新工艺。

指北针的主要构造包括提环、刻度座、磁针、测角器、磁针托板、压板、反光镜、里程表、测轮、照准、准星、估定器和测绘尺。

指北针不仅可以确定方位,还能测距离,标角度,蕴藏了十几项功能。真可以称得上是小装备,大用途。指北针列入军用装备之后,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奇袭武陵桥,就是运用指北针取得胜利的一个经典战例。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作为西线作战主力的38军,受领了一项极为艰巨的作战任务。

38军的作战任务是歼灭驻守在德川地区的南朝鲜第7师,美韩联军它的机动能力很强。一旦采取正面进攻的话,往往只能击溃敌人,而难以歼灭敌人。

为了实现全歼敌军的战役目标,38军决定首先炸毁敌军后撤的必经之路武陵桥。

先遣支队所要炸毁的武陵桥是一座长达100米的混凝土大桥,位于德川南面武陵里一条山沟里的小河上。然而,要深入敌后,在崇山峻岭中准确地找到并彻底炸毁它,可是摆在先遣支队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借着夜色,先遣支队首先穿越敌人的前沿阵地,向敌后的武陵桥进发。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按时完成任务,志愿军不能找向导,不能走大路,只能在布满丛林和怪石的山间小路秘密前进,在60多公里的行程上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然而,先遣支队硬是靠着小小的指北针,精确地判定方位,不断调整前进方向,仅用了一个夜晚,就准确无误地赶到了武陵桥旁的仙游峰。

1950年11月26日,一声爆炸过后,碎石夹杂着敌人的弹药车飞向了空中。先遣队提前十分钟炸毁了武陵桥,朝鲜战场西线的十多万敌军顿时成了瓮中之鳖,连续一周的围歼战,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家喻户晓的电影《奇袭》,记录的就是这次堪称传奇的敌后破袭战。

请锁定CCTV-7《军事科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