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为南怀瑾先生最重要著述之一。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对于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都一一点破。
对于真心修学佛法、诚心求证的人,受益无穷。
六位无心地
第四门: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
什么是分位建立呢?又包括了六位,除了这六位外,都是有心地。
何等为六,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余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
这六个部分,有些是凡夫果,有些是大乘极果。这些分位建立,同样的达到无心地,程度还有差别。《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得的道是不错的,但程度、造诣、层次上却是有差别的。六位中,无心睡眠位是凡夫的无心,睡着了,什么都忘记了,这也是一种无心。修道人犯了这个毛病,不能原谅自己,功夫不够,因为大昏沉之故。
无心闷绝位, 是好似昏过去了,或者跌倒、打伤了,或者受了脑震荡失去记忆了,这都属于闷绝位,是病态的,不对的。以佛法来讲,如果一个人受了脑震荡,过去的都忘了,熟人也认不得了,这时,他本性在哪里?是不是治好了又回转来?不能治好,但他的本性又怎么恢复呢?这是科学的大问题,学佛要追究这些地方,佛法是绝对的科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要贸然地相信,贸然地搞,严格讲,这里头都是问题。
无想定位, 也属于无心地,无想定位不是证道。释迦牟尼佛学无想定三年,然后认为不是道,知非即舍,不干了。无想定是外道位,但是无想定有无想天,虽是外道位,比我们的位置却高得多了,虽然还是在色界中,却超过了欲界天。一个人能到了无想,虽不行善,也绝对不做恶事,既然不做恶事,依善果也可以生天。何况无想还是一种定的境界。不要看不起它,我们还做不到呢!
有些人打坐怕落顽空,其实,若能真正到了顽空也要恭喜你了,恐怕只是在玩弄那个空而已,顽空做不到的。无想生位生到无想天。灭尽定位不同,是罗汉果位,超过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的灭尽定,身、心皆灭,等于向轮回请了长假,但是,最后还是要来的,非回心向大不可。灭尽定可以躲在偏空的境界里头,空的功能灭了身心的作用。无余依涅槃位是大菩萨位、独觉菩萨位。这六位叫无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