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控制殊不易 斩草除根难

陶思明

为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近日福建省召开动员部署视频会,提出分区域、分年度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全力斩草除根,防止死灰复燃,确保完成任务,实现“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的总体目标。据称,福建互花米草面积已高达13.66万亩,除治任务还是艰巨的,省上成立了由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负责督促落实工作部署等,显示了强大的决心。

人生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在植物互花米草上,也十分恰当。福建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防浪护堤引种的互花米草,如今形势变了,互花米草也由香变臭,成了要被斩草除根的对象。虽然责任可能在于人的主动引进,而非植物本身的罪过,不过从一个植株、一个种群、一个物种来说,也是新旧两重天,情何以堪!但也难怪,谁叫它像霸王一样目空一切,所到之处唯己独尊,遮天蔽日的生长,导致当地物种没有了落脚之地。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它搞单一性,物极必反,最终少数服从多数,从快除治理应如此。

从全国来看,治理互花米草一花独放式危害,各地都想尽办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互花米草生命体为标的,有刈割的、水淹的、疏浚掩埋的、植物替代的等,应该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代价也很大。如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24平方公里互花米草危害区,投资11.6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4800万元,才换得芦苇、海三棱镳草的回归。因为在自然保护区打坝围堰,工程量又比较大,当时还有和相关规定符合性的担忧,最后也是从抓主要矛盾、解决现实问题放行了。

据研究,我国沿海近半数盐沼湿地已经成了互花米草的天下,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而盐沼湿地正是鸟类重要生境,我国沿海能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与这些盐沼湿地的食物供给功能密不可分。盐沼也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共同维系着海陆交错地带的水产丰度,是当地极富特色的经济资源。现在,这么大的面积被互花米草占领,其群落本身又生物多样性及其贫乏,也没有开发出互花米草商业化利用途径,尤其保护海岸自然湿地不再进行新的围垦,促淤成陆优势也派不上用场了,千方百计加大治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从互花米草特点看,要彻底斩草除根还是困难的,可能还没有这样的案例。主要是其对高盐等严酷环境的适应性,适者生存,其他植物长不了,留出生态位正好满足其千方百计传宗接代的自然本性。同时,互花米草既有种子繁殖,又有丛生根分蘖无性繁殖,后者更具生命力,一般植物有根部分蘖繁殖的,都容易旺盛起来。所以,除治互花米草确定合适的目标也是必要的,整个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可能都需要有此考虑,进入国门关必须严格再严格,真正进来了成为我们国家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除治也要有些恻隐之心。

譬如将其控制在不构成严重危害的水平,也要有与其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更不要轻易提斩草除根的目标,一般的草本植物斩草除根比较难,高投入低产出对环境也不划算。同时,也要看到互花米草好的一面,过去有贡献,如今形势变了再怎么还是一个物种,说不定慢慢就归化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多个物种比少个物种好。在江苏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部分鸟类以互花米草为栖息地,说明不光排除本地物种,也能成为本地物种适宜的生境,存在着归化本土的可能性。还有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既然其长得快,生物量大,利用价值也就大,如发展生物质能源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