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绎美术馆,与博伊斯一起践行7000个梦想 - 凤凰艺术

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首展

2024年12月15日,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成立首展《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在新绎美术馆举办开幕仪式。

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由新绎美术馆携手天津美术学院与凤凰艺术共同成立。中心致力于以当代艺术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与思想为核心,收藏、研究和展示关于博伊斯的大量资料,打造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探讨当代艺术与社会议题的重要学术平台。

本次展览旨在深入探讨约瑟夫·博伊斯作品的关键元素,策展理念涉及法国哲学家、诗人保罗·瓦莱里(1871-1945年)“以艺术行为和创制概念为中心”的观点,将创作过程(创制)与艺术品的接受和感知(审美)区分开来。展览通过7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一独特视角进行探讨,展示了博伊斯的多种艺术形式与广阔的思想视野。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在激励每个人内心中的艺术潜能上,比安迪·沃霍尔那句“每个人都可以出名5分钟”更出名的,是约瑟夫·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不仅重新思考了“艺术”一词的定义,也拓展了“艺术家”的定义。他在艺术家身份之外,具有着教师、表演者和社会思想家的多重身份。博伊斯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件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巨大艺术品,其无比开放的理念和无所不包的艺术观念,深刻影响了艺术、社会和教育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面貌的,以及我们究竟在建设新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 Joseph Beuys, © bpk, Ernst von Siemens Kunststiftung, Stiftung Museum Schloss Moyland and Ute Klophaus, courtesy of Zero One Film and Kino Lorber

在中国艺术界,博伊斯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与独特的艺术形态,长期以来亦被广泛讨论与引用。本次展览不仅试图呈现博伊斯作为艺术家的一面,同时也通过他的各种行动追溯了他作为一名教师、表演者和社会思想家的多重身份。除了他的演讲,现场展出的许多行为表演映像也成为诠释其“社会雕塑”理论的关键。

这个概念既表明了他自身的使命,也描述了他对社会的理解,即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件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巨大艺术品。正是通过这些行为表演,他象征性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揭露了他的创作性身份及其神秘之处。这些也体现了他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从生、死、然后重生的普遍轮回;到整个社会在对话与学习、声音与沉默之间的来回摇摆;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统一。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开幕式伊始,先锋音乐品牌FLOSO为本次展览带来一场独特的黑胶SET音乐演出,用音乐解读博伊斯的艺术理念,回顾博伊斯的音乐创作。FLOSO围绕本次展览延展的音乐标签(“易碎、脆弱、具有双重含义”“出生、死亡和重生的宇宙循环”“潜能(implex)”“教室”、“回忆”)创作了三首音乐:丛林之声&地球节拍,德系泡菜&实验电子,脉冲故障&前卫舞曲。独特的音乐开场点燃了现场气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开幕现场,FLOSO音乐演出©新绎美术馆

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艺术理论家、策展人高名潞及夫人孙晶,天津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评论家、教育者、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席邱志杰,整策师(Curategist)、艺评家、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电影导演陆蓉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王爱君,国际艺术论坛主笔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收藏家、策展人程昕东,艺术家宋冬,艺术家缪晓春,艺术家杨千,艺术史学家、艺评家、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总编辑、凤凰中心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肖戈,台玻青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成红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现场。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开幕仪式©新绎美术馆

开幕仪式于12月15日下午3点在新绎美术馆·四层平台隆重举行,由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秘书长张中术担任开幕仪式主持人。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席邱志杰,《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与肖戈在仪式上先后致辞。

▲ 新绎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现场致辞©新绎美术馆

张子康馆长在致辞中讲到,传统的艺术常被视作观赏的对象,而博伊斯则打破了这种界限。他的作品让我们明白,创造力不属于少数人,而是每个人的潜能;提醒我们改变世界不需要宏大的工具,只需要从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和行动开始。今天的展览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

▲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席邱志杰现场致辞©新绎美术馆

邱院长在致辞中讲到博伊斯是其青年的偶像,受博伊斯去世前演讲的触动,从而开始德国总体艺术重建人类灵性生活思想脉络的研究。也正是应博伊斯精神的感召,让其成为终身学习和全人教育的总体艺术教学者。邱院长认为无论是学院还是美术馆,博伊斯的精神都应成为如今构造一种全新艺术机构的原则。

▲ 策展人、艺术史学家、艺术评论家、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任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和策展人、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总编辑、凤凰中心馆长肖戈现场致辞 ©新绎美术馆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与肖戈提到从20世纪60年代起,博伊斯的“欧亚大陆”构想就主张融合欧洲与亚洲的区域力量,以推动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本次展览将探索人类真实创作的共同基础,这种探索是博伊斯精神的延续——“艺术,不仅是‘做’出来的,也是‘分享’传播出来的”

▲ 开幕仪式合影©新绎美术馆

▲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肖戈导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开幕当天,新绎美术馆还特别推出策展人导览与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研讨会由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总编辑、凤凰中心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肖戈担任主持,邀请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艺术理论家和策展人高名潞,整策师、艺评人、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电影导演陆蓉之,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评论家、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席邱志杰,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以及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著名艺术家宋冬、尹秀珍作为研讨会嘉宾。

▲ 学术研讨会现场 ©新绎美术馆

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席邱志杰首先进行主旨发言,其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与博伊斯精神脉络之间的联系,提到中国艺术必须回应博伊斯所提出的问题,突破中国本地资源创造力的局限,真正对世界艺术作出贡献。

▲ 邱志杰研讨会现场主旨发言©新绎美术馆

随后,高名潞、陆蓉之、宋冬、尹秀珍、邱志杰、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与张子康共同围绕“博伊斯在中国:未完成的艺术和艺术家”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现有的博伊斯研究,以及中国当代艺术从业者应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转化博伊斯思想和实践资源等问题。

张子康

新绎美术馆馆长

被问到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成立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的意义,张子康首先强调了学术建构对于美术馆的重要性,其次提到博伊斯“社会雕塑”的理念对美术馆做社会化链接、推动艺术创作与学术思考的积极意义。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艺术理论家和策展人

高名潞在论坛中提到,“行为”贯穿在博伊斯所有的艺术观念中,其认为博伊斯最大的特点是将观念与行为、环境与感受融合为一体。而中国当代艺术学习博伊斯也应把“行动”引入,并从中国本土环境与语境出发去“体认”和创造。

陆蓉之

整策师、艺评人、艺术家

电影制作人、电影导演

陆蓉之从其1971年在欧洲的读书经历出发,认为是时代给了博伊斯发展的土壤,博伊斯提出的“把权利还给社会”与”人人都是艺术家“理念给迷茫的时代带来了希望。陆蓉之将博伊斯抛弃“考试”的教学理念带入自己的职教生涯中,并阐释了其对“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解,一是艺术没有标准,二是追求艺术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

缪晓春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缪晓春结合自身长居德国并贴近博伊斯“7000颗橡树”项目的经验,谈到博伊斯所具有的充沛能量,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提到其如何借助电脑软件与AI等工具汲取更多的创作能量。

▲ 国际艺术论坛主笔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现场发言©新绎美术馆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艺术论坛主笔海因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在台下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其以作为杜塞尔多夫学院学生的经历,回顾了博伊斯的教学理念以及博伊斯注重“参与”和“在场”的独特个人风格。

▲ 宋冬代尹秀珍现场制作《无言》©新绎美术馆

论坛最后,尹秀珍以一种不在场作为“在场”,并由宋冬代其制作了作品《无言》,是其对博伊斯的致敬。随后,宋冬以“扫地”这一行为艺术与相关故事,用诙谐幽默且生动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行为艺术的魅力。这两件特殊作品也被赠予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

▲ 宋冬在现场“扫地”©新绎美术馆

▲ 研讨会现场©新绎美术馆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作为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成立首展,以博伊斯著名的生态艺术项目《7000棵橡树》为切入点,分七个章节回顾博伊斯的艺术成果,展出作品包括11件首次在华展出的博伊斯行为艺术影像、《7000棵橡树》(德国摄影师迪特尔·施沃德勒记录该项目的110余张照片)、版画(50余幅原版石版画和蚀刻版画)、多版作品(超过550件多版艺术品和明信片)、海报与近400件关于博伊斯的书籍与出版物等。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法国哲学家、诗人保罗·瓦莱里提出的“创制(poiesis)”和“审美(aesthesis)”的概念在博伊斯的理念和实践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对使创作行为本身成为偶发艺术和行为艺术至关重要,这也是此次展览策划的动因之一,即诠释如何区分艺术品的创作、接受和欣赏。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博伊斯也在各种不同艺术媒介创作的作品中展示着这一核心概念。此次展出的系列石版画和雕版画就重现了他的创作行为,如《时光流转组曲》、《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以及《美兔子糖》

▲ Joseph Beuys, Wie man dem toten Hasen die Bilder erklärt, 1965, Video film scans

这种同时以绘画和表演形式对“创制”作出的双重诠释,也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的原创能指和出发点。在博伊斯看来,姿态、行为和过程对于艺术构思和欣赏,与最终结果一样重要。思想和行动,物质和精神,人物和物体,以及教育,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于无常中以不断变化的姿态受到重视和欣赏。博伊斯深刻理解每个个体的创造潜力,也就是瓦莱里所说的“潜意识(implex)”,即擦干净的空白黑板可以和写满的黑板一样有意义。重要的是可能性,是人人都拥有的潜能。

▲ Joseph Beuys, 7000 Oaks, Video film scans

当然,本次展览影射博伊斯最重要的传世之作《7000棵橡树》,即首个看似天方夜谭,却通过乌托邦式愿景和坚定努力最终实现的项目。作为历史上首件能直接保护自然环境的艺术品,《7000棵橡树》本身的存在就能保护自然,因为它具备植树造林的实用功能。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7000种不同的姿态,个个短暂,却共同铸成永恒,并产生了实际的改变。这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模式以诗意的生活形式发声,使公众直接参与其中,触动心灵与思想。这件艺术作品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将一无所有——没有文明,没有目标,没有愿景,没有乌托邦,也没有未来。正是梦想驱使我们成就超凡之事,超越可能,最终超越我们自己。

▲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

展览旨在引领观众体味博伊斯艺术创作的独特接受方式与作品中涵盖的宇宙观,并通过延续、拓展《7000棵橡树》的方式鼓励观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与社会建设中,调动大众的创造力潜能,最终使“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现实。

展期从2024年12月15日持续至2025年6月15日。

展览信息

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首展

《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

展览地点:新绎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6月15日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肖戈

展览总监:韩海艳

展览统筹:李宝泰

执行策展人:蒿亚楠、龚雪

展览执行:周屹、谭鹏、李世翠、张中术、张艺赢、

郭琳、张玥盈、谭子鸣、顾雪薇、马方可、李司晨、李昕悦、孙明健、姜宛妤

宣教统筹:陈艳芳

宣教团队:白雅辉、刘微、蔡沛尧、王梦晨

视觉设计:罗曦(sixam studio)、常家乐、修紫靖

展陈设计: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展览摄影:刘亚光

工作团队:潘铮铮、贾慧、苏晓刚、马忠、刘佳、张舒、刘柏、陈雷、王梦婷、

任思宇、肖岚芯、李彤、李佳颖、米健霖、李冬宁、徐懿贞、马子杰、王小琴、

樊颖、杨树莉、田志刚、赵少龙、李壮、祁德军、孙凯、汪洋、王琳宇、

赵金泽、白家玮、王博玄、秦茂顺、康志刚、张磊、周百慧、常洪涛、靳愫梅、

张溪、付长策、马梓涵、陈雪艳、梁宇、李志鹏、李铎、程静懿、周子嫄、

孙翌泷、付蕊、王玉涛、樊拯、冯欢

主办单位:新绎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凤凰艺术

展览致谢:台玻青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

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致力于在亚洲和中国探索并推广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遗产。研究中心由位于廊坊的新绎美术馆发起,并与天津美术学院和凤凰艺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围绕博伊斯的创新和多学科艺术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展览和教育项目,成为该领域富有活力的中心。中心强调美学、哲学和环境等主题,运用博伊斯的“欧亚大陆”概念促进跨文化对话,为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的合作架起桥梁。

#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

Artist: Joseph Beuys

约瑟夫·博伊斯,德国,1921-1986。博伊斯的众多作品是建立在人道主义、社会哲学和人类学概念之上的,它们在博伊斯将“艺术的扩展定义(extended definition of art)”和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作为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的思想理念中达到高潮,为此博伊斯声称这些作品在塑造社会和政治方面具有创造性及参与性作用。博伊斯使用了多种高度符号性的材料,例如毛毡、油脂或蜂蜜,这些材料与他创作内容中萨满教义方面密切相关(包括表演、演讲和教育行动)。他的目标是将通常只存在于艺术家群体中的创造能力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

#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肖戈

Curators: Jonas Stampe, Xiao Ge

乔纳斯·斯坦普

Jonas Stampe

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任。1965年出生于瑞典哥德堡。自从2000年起,乔纳斯·斯坦普发起并策划了超过65场国际活动和艺术节,包括来自60多个国家的480多位艺术家。2017年,他加入红砖美术馆,担任高级策展人和高级研究员。2019年,他与妻子肖戈在CHAO艺术中心共同策划了获奖展览“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并获得《罗博报告》年度策展人奖。后续两人再度共同策划了“从屏幕到心灵--50年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活在你的屏幕里”“美,由经验创造”等展览。最近,他在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独立展览“VIVAAR VENEZIA”中,策划了全球首个行为艺术全息影像展;2024年9月策划在北京凤凰中心开幕的贝纳·维内大型回顾展,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肖戈

Xiao Ge

策展人、媒体人‍,现任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2009年归国定居北京‍。作为策展人,曾任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山公园计划”策展人;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策展人,以艺术之举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2019年,与丈夫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成立策展组合,策划CHAO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等。2014年加盟凤凰卫视集团,作为联合创始人,与团队一起将“凤凰艺术”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媒体之一,并策划了很多极具影响力的展览与活动,如“中英文化交流年伦敦闭幕艺术庆典 ”“凤凰卫视20周年台庆巨献大展”“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