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移动生态系统多家企业成立的Open RAN政策联盟正式宣布启动,其目的在于倡导有助于推动Open RAN技术发展的政府政策。open RAN政策联盟包括AT&T、亚马逊网络服务、Facebook、谷歌、IBM、英特尔、微软、高通、乐天移动、三星电子美国、Telefonica、Verizon和沃达丰等,由31个知名运营商和技术公司组成。不过,包括诺基亚、爱立信和华为在内的传统设备供应商显然不在会员名单之列。
Open RAN政策联盟,是好是坏?C114旗下论坛通信人家园有网友分析了如何看待Open RAN政策联盟:
托谁的福,本来是个行业性很强的话题,现在倒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热点。
这既是个好事情,也是个坏事情。好的一方面,理不辨不明,更多人特别是行业内人士的关注,说明我们在开源开放的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步;不好的一方面,中立的行业技术性讨论被有意无意的搅和在波诡云谲的大国博弈中,难免出现很多杂音。
单纯的就Open RAN政策联盟来说,个人的想法:
1,联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很多年前,我们搞的那个TD-SCDMA产业联盟不也是这种玩法吗?人家现在只是说说,我们不但说而且还踏踏实实的做了。不过,TD-SCDMA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我国通信系统设备产业能有今时今日之江湖地位,TDS功不可没,那2000亿花的值!
2,联盟中的面孔大部分是些美国企业,这也很正常,朗讯和摩托罗拉没落之后,美国在系统设备领域就有些蹩脚了,如果是按照现有的赛道,重新下场与传统设备厂商(HENZ)同场竞技是有些难度的,重新开辟一条新的赛道,或许还有机会。但现有的IT/互联网巨头们是看不上或者知道自己做不好的,所以跳的最起劲的都是Airspan、Altistar、Mavenir、Parallel Wireless这样的创业公司;诸如亚马逊、微软、谷歌、IBM这些巨头却表现得相当平静,因为这本身就不是多大点的事情。
3,联盟中有几家运营商参与其中,包括美国运营商AT&T、Verizon和DISH,欧洲跨国运营商Vodafone和Telefonica,日本运营商Rakuten(乐天)和NTT。乐天可以排除在外,它本身就是全云化的网络架构,但网络规模很小,顶多就是个示范意义;DISH现在也是啥都没有,也不用太多考虑,AT&T、Verizon是美国本土运营商,我们也不考虑;但沃达丰和西电是欧洲跨国运营商,还是国内系统设备厂商的重要客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什么全球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演进道路上选择拥抱开放路线?因为这是趋势,不会因为某家厂商或者某家运营商的战略选择而发生改变;我们也可以抗拒这个趋势,结果就是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区域市场,好就好在本土市场够大,养活几家公司没啥问题。
4,Open RAN政策联盟的确是有些美国政府的痕迹,但就是因为这些痕迹的存在,我们就完全否定这条技术路线吗?大家要想清楚,我们要反对的是什么,是反对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厂商的打压,而不应该反对开源、开放的技术路线。到底是哪种技术路线好,为什么不交给运营商的技术人员,为什么不交给实践来检验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说Open RAN或者O-RAN是对某厂商的打压,这纯属无稽之谈。美国制裁是什么时候,O-RAN联盟或者TIP是什么时候,谁先谁后一目了然。几大设备厂商刚开始都不愿意加入,到后来扭扭捏捏的有几家加入了,但只有一家连样子都不愿意做,为什么?真是搞不定产品与技术,我想肯定不是。多说一句,O-RAN不等于英特尔x86,你完全可以用Arm架构采用自研芯片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