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天堂,回不去故乡,乌克兰难民梦碎欧洲,悔青肠子了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句话,乌克兰难民现在感触最深。俄乌冲突开始不到90天,他们已经与接收难民的欧洲国家相看两厌了。

在初期的热情消耗殆尽后,乌克兰难民们终于认清,自己国家挤破头也要冲进来的欧盟其实并非天堂。而接收难民的人家也越来越无法接收居住在自己家里的难民。无论是政府补贴,还是起初的同情,终究抵不过生活中的鸡毛蒜皮。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公布的最新数据,逃离乌克兰的难民已经由最高峰的800万回落到600万。留下来的乌克兰难民,也面临着各种问题,除了语言、教育、居住、医疗等一系列生存困境外,不少人贩子和皮条客也想趁虚而入。比如,英国刚刚给乌克兰难民发放签证后,就不断有消息传出,不少入境的乌克兰女性难民遭遇了房东的性骚扰。

即使一些人逃过了不还好意者的魔爪,乌克兰难民中,很多人也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按理说,德国应该算是欧盟内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从最近的采访来看,乌克兰人依旧对这里感到各种不满意。

据俄媒18日的报道,截止5月11日,已有70万乌克兰难民进入德国境内,他们之中,40%都是未成年人,女性则占到了81%,其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比例更是高达73%,但是在这些人描述中,他们身处的德国完全和西方媒体描述中的德国是两个样子:街道上到处是垃圾、社会福利待遇匮乏、商品价格还很高……总结下来,还不如自己的老家乌克兰。

一名乌克兰女子更是吐糟当地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审批程序浪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想找个工作,还必须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手续流程。总之,身在其中后,过往的天堂滤镜消失后,不少乌克兰难民甚至认为,乌克兰很多地方都要强过这些欧洲国家。

乌克兰难民们看不上自己所在的欧洲国家,实际上接收难民的欧洲国家民众也早已受够了蜂拥而至的难民。

比如法国《费加罗报》就指出,其实许多法国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接纳乌克兰难民融入他们的生活,他们认为,顶多收容这些难民两三周而已,接收难民的家庭,更没有做好长期与这些陌生人共享自己家的准备,尤其是在双方语言不同的情况下,时间越长,他们越觉得这些难民反倒成了真正的主人。

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不少法国老人认为,自己为这些国家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政府给外国难民的照顾,比自己都要好。

英国接收的难民不多,但是近期,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了大批英国房东将乌克兰难民赶出自己家门的消息。许多人也承认,之前是在政府和媒体的宣传下,一时上头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德国人算了笔账,如果长期收留这些乌克兰难民,德国每年就必须得拿出150-170亿欧元的预算来养着他们。更让德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于语言限制,以及缺乏工作技能,再加上这些乌克兰难民又不愿意屈就去做自己不满意的工作,这导致乌克兰难民基本无法为德国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反俄挺乌的急先锋波兰也受不了了。之前为了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华沙公交上将乌克兰国旗与波兰国旗并插,如今乌克兰国旗不见了。波兰政府已经开始向欧盟索要拨款以安排难民。

欧盟移民政策研究所智囊团主任汉内-贝伦斯也坦诚说,整个社会对长期停留的乌克兰人将逐渐呈现更加消极的看法,很难保证民众接收乌克兰人的努力会持续下去。

对于逃难到欧洲的大部分乌克兰人来说,欧盟不是天堂,但是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再回到已经支离破碎的乌克兰。对于他们而言,乌克兰虽然是他们的家,此刻却也有可能是地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