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普华永道发布了《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奢侈品市场洞察: “重塑客户价值,实现可持续增长”》(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以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增至 4,447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主要驱动力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预计 2025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达8,160亿人民币,届时将占据约25%的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旅游和社交活动逐渐步入正轨,全球奢侈品市场正在稳步复苏,据普华永道预测2022年到2025年预计增速达11%,趋近2020到2021年的13.2%。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市场,2022年,欧美市场以强势复苏引领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表示:“根据普华永道 2023 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高净值人群(即个人财富大于 100 万美元的群体)仍为奢侈品消费主力,而通过多元的产品选择及 DTC(即直面消费者)转型将为奢侈品牌拓展更广泛的客群并提升消费者触达与购物体验,全球奢侈品市场将更具包容性。”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是当下奢侈品市场的两大关键趋势,品牌越来越意识到要尽力避免价值 链环节中引发质疑的商业行为和重大风险,比如积极强化采购、生产、运营、使用和回收等价 值链全环节的可持续和可溯源。此外,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价值链闭环也激励二手、回收、 租赁和共享奢侈品市场的高潜发展,预计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 2021 到 2027 年年均复合增速将达近 13%。
聚焦中国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市场成为各大奢侈品牌重点布局之地,除了高净值人群之外,追求尊享性、多元化、新奇感和个性化的年轻群体的购买力正在大幅提升。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内地 ESG 可持续战略与运营主管合伙人钟晓扬表示:“奢侈品企业需要做好准备,通过打造可持续价值链、加快数字化渗透,不断延伸多元产品与服务满足给更广 泛的消费群体需求,结合本地化营销积极拓展新渠道,通过尖端技术提供卓越、独特的消费体 验。”
同时,奢侈品牌将融入重要节日和传统文化作为独特的竞争策略,吸引中国消费者眼球。例如,围绕中国重要节日,首发新品及限量款,打造概念店、 快闪店与消费者深度互动。2022 年七夕,多个奢侈品牌在天猫奢品推出 800 余款七夕限定新品,积极参与中国节日的营销活动。此外,奢侈品牌还推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制化或本地化产品,加速赢得市场份额。如某头部奢侈品集团将中国茶文化和护肤品融合,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在线下店提供按摩和刮痧等特色服务。
基于各渠道平台的不同优势,奢侈品牌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并优化线上差异化布局策略。渠道 来看,奢侈品牌竞相加速布局官网、微信小程序、京东和天猫奢品等私域和流量平台。定价方 面,通过优化价格带宽覆盖和产品引流策略,提高用户的终身价值贡献。在品类上,奢侈品牌 在不同线上渠道拥有差异化产品布局,如重奢品牌在线上渠道优先布局香水和化妆品等低单价、流量产品。
除此之外,免税渠道被重点加码。其中,离岛免税 是最主要的免税渠道,占据 95%的市场规模,2023 至 2026年年均复合增速将达 32.8%。海南离岛免税由于出色的业绩表现、税收优惠和商业机遇,对奢侈品牌在中国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1 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 495 亿人民币,占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约 13%。这主要得益 于海南免税税种多、购物限制低,相比其他渠道更具税收优势。奢侈品企业需要做好准备迎接 海南自贸港的新机遇,提前制定战略规划和布局策略,抢占先机。
最后,在香港地区的发展方面,受过去三年影响,香港的奢侈品零售格局已经发生变化,而随着近期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香港奢侈品消费将逐渐升温,未来通过改变经营方式和重点,如将香港定位为区域高端奢侈品零售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制定北亚市场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等,提供与中国内地的差异化服务,香港奢侈品市场有望反弹。
无论是中国内地或是香港市场,端到端供应链管控成为奢侈品牌成功的必争之地。作为仓储物流网络规划布局的战略选择,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优势,奢侈品牌在香港、大湾区、海南设立配送中心,将为配送时效、成本节降和业务协同带来不同成效,形成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