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上的财富不平等一直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课题。然而,当视角转向不同种族间的财富不平等时,缺乏系统性的数据使得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Cummins最近在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上发表的文章“Ethnic wealth inequa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1858-2018”借助英格兰和威尔士1858年至2018年间的死亡财富记录中的姓氏,将各姓氏与可能的种族相关联,从而揭示了种族间财富不平等的长期趋势。
英国的种族构成是其移民和殖民历史的产物。最初,大不列颠群岛的人口由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构成,这其中包括了凯尔特人和维京人等早期居民。1066年诺曼底登陆进一步带来了大量法国贵族的定居。伦敦作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但爱尔兰人一直是英国境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二战后的重建阶段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潮,尤其是来自英国前殖民地的移民,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自1950年以来,移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进一步塑造了今天的英国种族格局。
数据来源
作者使用了两个主要的数据来源:主要遗产登记日历(Principal Probate Registry Calendar,以下简称PPR)和按姓氏分类的死亡人数与遗嘱认证人数的数据。PPR是主要的数据来源,记录了1858年至1992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去世者的遗产信息,财富门槛设定为5000英镑。若去世者的财富超过这一限度,其后代需进行遗嘱认证登记才能转移财富。第二个数据库则起到补充作用,记录了1996年至2018年按姓氏分类的死亡和遗嘱认证人数。
然而,遗嘱认证的过程设有最低财富门槛。那么,对于去世时财富低于5000英镑的人群,该如何处理呢?作者通过结合死亡登记册中的信息来填补这一空白。自1837年7月1日起,英格兰和威尔士实施了国家民事登记制度,开始记录出生、婚姻和死亡的相关信息。对于那些在死亡登记册中有记录但未出现在PPR数据库中的个体,作者推测他们的财富低于5000英镑,并单独将这一部分人群列为样本。
由于这些个体的具体财富数据无法获取,作者采用了每年PPR记录的财富均值的50%作为其财富估值,并将其合并到原有的数据中,从而生成了一个覆盖1858年至1992年间所有成年死者的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作者计算出不同种族群体的遗嘱认证率、平均财富值的历史变化数值,并得到了历年财富前1%的各种族占比情况。
关于姓氏与种族的匹配,作者使用了由伦敦大学学院Paul Longley及其他合作者共同开发的Onomap种族名称分类器软件。考虑到该软件存在的一些不足,作者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从而更加准确地为每个个体分配其可能的种族背景。
分析结果
在为各姓氏匹配可能的种族后,作者首先记录了英格兰和威尔士1838年至2007年的种族构成情况。根据出生和死亡登记册的数据,从1838年到1950年,非英国族裔在出生人口中占比稳定在3%左右。1950年后,这一比例逐渐上升,至2007年达到25%。然而,死亡登记册中非英国族裔的比例仍较低,因为1950年后的移民群体大多数依然在世。
图1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种族构成1838-2007年
作者从三个维度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种族财富进行了分析:遗嘱认证率、平均财富值以及财富排名前1%的人群代表性。根据遗嘱认证率和平均财富值的数据,1858年至1980年间,非英国族裔群体呈现出一种精英特征,其拥有巨大财富的比例不仅高于英国族裔,而且平均财富是英国人的2到5倍。然而,进入1980年后,这种财富差距消失了,英国人与非英国族裔之间的财富状况变得平等。但这种“平等”掩盖了种族之间的显著差异。来自波兰、巴基斯坦、加勒比、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的群体,其财富明显低于英国人,而来自德国、荷兰、挪威和犹太背景的人群则更为富裕。这种种族财富差距在1980年以后逐渐显现。当作者将视角聚焦于英国财富分配的顶端时,发现财富最高的1%群体中,种族比例的总体格局始终保持稳定。
图2 平均财富的历史变化 1858-1992年
作者又分析了几个典型族群的财富发展轨迹。威尔士人的财富水平起初低于英国的平均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逐渐趋于一致。苏格兰人在1860年至1940年间的平均收入显著高于英国平均水平,但随后也逐渐回落至接近平均水平的状态。相比之下,爱尔兰人的财富始终低于英国平均水平。其他族群中,犹太人、德国人和法国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一直比英国人富有。然而,进入20世纪后,德国人和法国人的这种财富优势逐步减弱,而犹太人的优势则得以保持。从1880年至1950年,巴基斯坦人和印度的印地语族群显著富于英国人,但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他们的财富水平开始低于英国人。瑞典人、孟加拉国人和葡萄牙人则在1992年成为财富水平最低的群体。
图3 不同种族的财富变化趋势 1858-1992 年
(注:红色线代表英国平均的财富水平;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各种族依次是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犹太人、德国人、法国人、印度锡克教人、巴基斯坦人、印度印地语人、瑞典人、孟加拉国人、葡萄牙人)
在确定了种族之间显著的财富差距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一个人的种族在其财富积累中所扮演的角色。种族间的贫富差距是否是解释财富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还是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微不足道?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者使用了泰尔指数(Theil Index)来衡量1858年至1992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种族内部以及种族之间的财富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财富不平等的97.5%可归因于种族内部的不平等,而仅有约2.5%则来源于种族之间的财富差距。
结 语
本文记录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显著的种族财富不平等及其历史变迁。历史上,非英国族裔的平均财富曾是英国人的2到5倍。然而,进入20世纪中后期,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到1980年时,非英国族群与英国人之间的财富差距已不再显著,但不同非英国族群之间的财富差异依然显著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不平等现象?移民的选择、其人力资本、文化差异等因素可能是背后的机制。尽管文章未明确阐述这些机制,但它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探索种族不平等成因的有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