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植物通常如何完成它的一生?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归入生命的轮回。
但在许燎源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合生·2020黄鹿装置艺术展》里,植物从自然的轨道中脱离,在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中,拥有了另一种生长方式。
这是许燎源博物馆2020年的首场个展,这也是青年艺术家黄鹿的第一场个展。
在这场展览中,黄鹿以植物为媒介,将植物与当代艺术揉合重组为一件件艺术装置,它们以生生不息的流动之姿,令我们从大自然中看到从未梦见的崭新之美。
缓慢的生长轨迹让我们眼中的植物总是安静的、沉默的,甚至静止的,但在《合生》的展厅中,你却能看到植物被打破与组合后的张力,看到每一件作品的表情。
纤细的文竹被编织聚合,定格在一种从天而降,急剧下落的动态,成为拖着长长的尾巴,砸向地面的“白昼流星”。
丨《白昼流星》 材料:文竹
麦秆也不再是整整齐齐地排在田间,而是仿佛发生了剧烈化学反应般炸开来,呈现出超越植物的爆发力。
丨《影》 材料:麦秆
另一处,竹根与竹条被切割组合,它们不再笔直,而是成为一次颇具声势的“顺势”。
丨《顺势》 材料:竹筒、竹条、黑沙
还有银叶菊与永生苔藓在无声中的“狂欢”。
丨《狂欢》 材料:银叶菊 永生苔藓
与纯粹的花艺装置不同,在黄鹿的作品中,除了植物,你还可以捕捉到其他材料的影子。
在展出的20件装置中,每一件装置的取材都融合了大量的植物,而泥土、木炭、石蜡、玻璃、铜、废旧的白色纸张等其他材质媒介的加入,则点燃了更多奇妙的火花。
丨《固不自封》 材料:仿真花 玻璃
丨《痕》 材料:纽扣菊 青铜
丨《须尽欢》 材料:永生花 石蜡 轻粘土
丨《天青色等烟雨》 材料:鲁丹鸟 铜片
在现场,这些作品体积不一,形态各异,在引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之外,也不时牵动起观展者的心绪,引发着一场场关于人与物的共鸣。
你能在《内心独白》的镜面中照见自己,在《无尽》的泥土堆前陷入关于生与死的无限联想。
丨《内心独白》 材料:仿真花、镜子
丨《看见自己》 材料:永生红玫瑰、永生黑绣球、树枝
丨《无尽》 材料:永生白玫瑰、泥土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有两件互动性装置,《能量收集器》Ⅰ号和Ⅱ号。
丨《能量收集器Ⅰ》
丨《能量收集器Ⅱ》
这两件作品都以收集和分享花艺师需要的灵感为主,传达出在被观看之外,一件装置作品所能与观众完成的互动与交流。
无声,有序。在《合生》的展厅中,一件件作品合为一,生不息,正在组合成一片意料之外,想象之中的森林。
走进这场展览,你会看到年轻的艺术家如何将自己的思绪灌注其中,看到一场人与自然的共创,一次淋漓的表达。
合生·2020黄鹿装置艺术展
6月13日-6月28日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
编辑:尔冬 设计:陈霜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