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非尼(regorafenib、Regonix、瑞戈非尼、Stivarga)目前是结肠直肠癌(CRC)的标准挽救疗法。瑞格非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化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两项III期临床试验报告,与安慰剂相比,瑞格非尼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激酶插入结构域受体(KDR)是编码VEGFR-2的基因。由于瑞格非尼靶向VEGFR-2,因此假设KDR突变是可代表瑞格非尼活性的预测标志物。Loaiza-Bonilla等报道,一名携带KRAS和KDR突变的老年女性病例,使用低剂量的瑞格非尼(40 mg/天,用药21天,停药7天),临床反应(CR)持久。这里报告一例接受过多种治疗的患者,该患者在瑞格非尼治疗开始后3个月内肿瘤反应持久。
病例报告
该患者无KRAS突变,年龄67岁,结肠癌,肝转移,胰周复发。患者体力状态(PS)优(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0)。从2012年4月起,他接受了4种疗法:西妥昔单抗加伊立替康治疗作为一线治疗,贝伐单抗加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作为二线治疗,在临床试验中采用抗EGFR再冲击治疗药物(如帕尼单抗)作为三线治疗,最后再次以含奥沙利铂疗法作为四线治疗。
2015年8月,他开始使用瑞格非尼(160 mg/天)作为五线治疗。血小板计数正常。肝酶以及LDH水平小幅增加。患者耐受良好,没有出现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只有中度皮肤毒性(手足综合征1级)。对实验室检查的连续监测未显示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的增加,也未显示肝酶或电解质水平的增加。
治疗3个月后,患者出现了完全反应CR,肿瘤和肝转移的局部复发持续下降。同时还观察到癌胚抗原水平突然降低。
在开始使用瑞格非尼治疗一年后,患者由于脑转移而出现头痛,头晕和言语不清。不久之后,患者在2016年9月去世。使用Loaiza-Bonilla等描述的相同方法检测,未发现患者中KDR突变。
讨论
本文报道的病例表明,瑞格非尼可以导致持久的CR,即使在化疗难治性转移性CRC,以及在没有KDR突变的情况下,PFS和OS生存获益也一致。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鉴定该突变以预测瑞格非尼的疗效。
在CORRECT和CONCUR试验中,这类患者获得CR的可能性非常低,为1%至4%。即使瑞格非尼的疾病控制率在41%和51%之间,但疾病控制并不持久。此外,瑞格非尼的成本较高,有时毒性较难以控制。因此,能否找出可能真正因这种药物受益的患者?
考虑到瑞格非尼靶向调节新血管生成的机制,并且由于高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水平与VEGF的肿瘤过度表达相关,因此假设LDH水平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较差相关。此外,众所周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预测CRC患者的临床结果方面具有预后作用。
Del Prete等在接受瑞格非尼治疗的208例患者中分析了血管生成和炎症相关因素对生存的影响。在多变量分析中,高血小板计数和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较差的OS显著相关,而高LDH血清水平的临床结果趋向于更差。尽管该分析是回顾性的,但数据表明,简单使用实验室检查(而非生物分子分析)可以轻松识别使用瑞格非尼可能有潜在优势的患者。本文的案例证实了这一假设。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