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左燕燕 通讯员 宁继清)因工地夜间噪音污染,北京市房山区6名村民将建设和施工公司起诉至房山区法院。另外,该村120余名村民也准备诉至法院。今日(8月30日),经法院调解,这些村民未经诉讼程序,拿到500元噪音污染的经济补偿款。
村民拿到补偿款。法院供图
120余村民因噪音污染欲诉至法院
今年8月5日,房山区河北镇半壁店村6名村民来到房山区法院河北法庭立案室,他们手中攥着几乎相同的诉状,要起诉两家公司。
6名村民提到,从2017年10月以来,这两家公司为建造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昼夜不停地施工,施工现场距离他们的居住地只有百余米,施工噪音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他们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赔偿他们经济补偿款各500元。
此外,这6名村民向法官表示,将有更多村民因噪音污染问题前来起诉。
由于这6起噪音污染责任纠纷案件涉及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的施工,并且可能还会有更多村民前来起诉,承办法官王俊伟立即前往半壁店村了解情况。王俊伟与村民们核实后,又经过村委会现场登记,证实共有120余名村民(包括已起诉6名村民)会因噪音污染问题陆续前往河北法庭起诉。
王俊伟了解到,这些村民住在河北镇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工程施工工地附近,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两家公司,他们承认未获得夜间施工许可,存在夜间施工的情况,但表示并非持续夜间施工。此外,房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出具的《行政处理意见书》载明,对两起夜间施工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未经诉讼程序拿到补偿款
房山区法院介绍,鉴于这120余起潜在噪音污染责任纠纷涉及房山区河北镇棚户区改造这一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且涉及当事人众多。河北法庭与辖区党委、政府及房山区法院沟通后,决定与半壁店村村委会形成诉源治理联动工作组,以期使当事人在起诉前足不出村就能彻底化解矛盾纠纷,从而保障河北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顺利竣工。
今年8月12日,诉源治理联动工作组邀请两家被告公司来到河北镇半壁店村村委会。
王俊伟法官介绍,当时他首先从法律角度对两家被告公司进行了解释:“你们夜间施工产生的噪声确实会对附近住户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原告要求补偿有其合理性,希望你们能够在诉前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
但对于补偿方式,两家公司建议以户为单位进行补偿。对此,王俊伟法官认为,“由于每户人数不一,而且每名村民都受到了噪音影响,因此以人为单位予以补偿才更公平更合理。”同时,以人为单位予以补偿也是为了使公司免去繁琐的诉讼程序,保障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的顺利施工。
今日(8月30日),120余名村民来到村委会,在王俊伟法官的组织下领取经济补偿款,而6名已起诉村民当即撤诉,原被告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据房山区法院介绍,“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是河北人民法庭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党委、政府、司法所、调解中心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河北法庭积极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工作,通过构建“十五公里诉讼服务圈”阵地,建立诉前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出“无诉讼村”解纷模式,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通讯员 宁继清
编辑 白馗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