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流沙言职
每年的跨年晚会都能衍生出无数个话题。
2020年的跨年,除了各大卫视的收视率,野狼disco的高出境率,还有一个被吃瓜群众送上热搜的"何炅穿越人海拥抱谢娜"的视频。
大家纷纷泪目,说"有一种友情叫何炅谢娜",被何老师的"一路小跑"戳中了。
我看了,也觉得挺暖的,但是同时又觉得这是必然。
因为何炅属于典型的"协调型人格",是绝对的"好好先生",他的这个行为就是他这一人格的最好体现。
何炅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喜欢,和他这一人格特征也有莫大关系:极具亲和力,善解人意,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有他在,现场气氛总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他将他协调型人格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那么我们不妨透过何炅的一些人生片段,探讨一下协调型人格在职场中的进化之路。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协调型人格。
01.
协调型人格——和平缔造者
协调型人格源于应用心理学当中的"九型人格"。据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将所有人分为九种类型,即产生了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包含:完美型人格、给予型人格、实干型人格、浪漫型人格、探索型人格、质疑型人格、享乐型人格、领导型人格和协调型人格。
其中,协调型人格属于第9号人格。
拥有这类人格的人是你身边最与世无争的朋友,从容淡定、温和友善、慢条斯理、悠闲泰然是他们的主要形象。
当别人都争先恐后地追逐潮流时,他们却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你很难用物质诱惑或精神激励来改变他们的既定步调;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践行着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他们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甚至可以包容和自己极端相反的人。
因此,他们又被成为和平缔造者,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没有鲜明的个性
协调型人格者看起来很少坚持己见,不争不抢,他们常常会根据别人的意愿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的附和能力非常强,只要别人喜欢的,他们也会喜欢。
比如:一群人一起去吃饭,当中有领导型人格者、享乐型人格者和协调型人格者。享乐型人格者会列举很多美食及吃饭地点,领导型人格者会决定去哪里吃、吃什么,而协调型人格者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只要大家觉得好,他也会认为好。
这样的个性,优点是对人没有攻击性,很容易和别人成为朋友;缺点是很多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容易随波逐流。
2.和谐至上
协调型人格者是"和事佬",当周围熟悉的两个人发生矛盾时,协调型人格者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安慰双方,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最佳方案。
比如:协调型人格者的两个朋友因为某一观点而争吵起来,协调型人格者会站出来说:"两个人的观点各有道理,也各有不足。将两种观点融合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
协调型人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理念是:既不得罪做A,也不得罪B。
这种处事哲学的优势是能把不同的观点整合到一起,求同存异,事情陷入僵局时能找准切入点结束对峙,让问题得以解决,是团队中的"润滑剂"和"粘合剂"。
但是缺点在于当需要有鲜明的立场时,他们很容易成为"和稀泥"的人,反而影响效率。
3.追求安全感
协调型人格者喜欢做熟悉的事情,这样会让他们有安全感。他们不愿冒险或改变,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比如:协调型人格者不喜欢吃香菜,无论你如何说香菜的价值和好处,他们都不会吃,因为在他们看来,尝试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太过冒险了。
这样的人格特征的优势在于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到极致,不断精益求精,但是劣势是创新能力和接受挑战的能力受限,到一定程度也容易遭遇职业瓶颈。
乍看之下,协调型人格者是个性最不突出的那一类人,经常被大家当成没有脾气的凡夫俗子。
之所以协调型人格者会给人们留下这种印象,并不一定是本身缺乏才能,更多是因为他们过分追求安定,主动消除自己的锋芒,掩盖了自己的本色所致。
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卷入激烈的竞争中,要面对许多复杂而痛苦的抉择,而这必然会打破他们心中的和谐与安宁,这恰恰是协调型人格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这个动机的驱使下,他们会努力远离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保持低调,主动隐身于普罗大众之中。
因此,你很难弄清楚他们有多少能力和潜力,只能看到他们故意展示的平凡的一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协调型人格者,是社会大机器中随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零件。
02.
学学何炅,做个杰出的"好好先生"
既然职场中协调型人格者普遍存在,那么利用好这种人格特质助力我们的职业发展就有现实和普遍意义。
何炅无疑是这一人格者的杰出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一窥协调型人格者的职场进化路径:
克服无个性劣势,找准职业定位,挥别过去的平庸;
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立足现在的优势;
在舒适区内挖掘自己多种潜质,抵御未来的风险。
我们选取何炅主持生涯的三个片段一探究竟。
1. 克服无个性劣势,找准职业定位,挥别过去的平庸
何炅主持片段一:央视的“大拇哥”和“毛毛虫”
何炅早年阴差阳错进了央视,主持少儿节目,他塑造的"大拇哥"和"毛毛虫"成为80后的童年回忆。
节目组给他的"人设"是可爱、快乐的大哥哥形象。那时的何炅也将自己的搭档刘纯燕看作是心中的偶像,他想要做一个像刘纯燕一样乐天派的主持人,给全国的小朋友带来欢乐。
后来,由于外界影响,何炅暗自下定决心,不能只是模仿别人,还应该走出适合自己的主持道路。
他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做适合自己的节目,走进了快乐家族。通过他善于调动气氛的能力,快本被很多观众所喜爱,何炅也成为了快本的大家长。
他的"人设"变成了博学、有趣而又温暖的"好好先生",而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对于协调型人格来说,周围人的意愿很容易成为自己的意愿,何炅在主持的早期就陷入这种迷茫甚至有一段时间还自得其乐。
后来通过不断探索、试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目,成为了一名优秀又有自己风格的主持人。
职场进化:找准定位
对于协调型人格来说,步入职场,找准定位非常重要。因为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定位的约束,很容易人云亦云,最终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也没有捷径,在职业的初期,不断尝试,探索,尽可能屏蔽外界的一些干扰,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协调型人格者千万不能被"无鲜明个性"绑架,要学会定位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平庸的众人中脱颖而出。
2. 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立足现在的优势
何炅主持片段二:主持《超级女声》
当年《超级女声》红极一时,何炅担任主持人。由于节目广受关注,评委和主持人都被要求点评到位,犀利准确。
《超级女声》的评委团被称为“毒舌评委团”,可是,直到节目结束,何炅也没有被称为"毒舌主持"。
在一次"天使任务"的总决赛中,何炅就露出了自己"好好先生"的本色,大打温情牌。选手刚上场,何炅就将每个人好好地夸赞了一番,选手的紧张和不安很快就消退了。
比赛结束时,何炅又帮助每一位选手拉票,他能说出每个选手与众不同的魅力,选手们都非常喜欢这个乐观开朗、能在危难之时帮助自己的主持人。
从开始对选手的夸赞,到后来给每位选手的拉票,何炅在整个过程中情感上是保持中立的,不会刻意站在哪一方。
他是一个协调型人格者的身份,站在双方的立场上,为双方寻找解决问题的中间途径。
对何炅来说,对两边都有利,能实现共赢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职场进化:最大化优势,实现共赢
实现共赢,这是协调型人格者的显著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协调型人格者在职场中的一大优势。
想要让自己的这一优势最大化,协调人格者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要从团队的目标出发,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情感上的和谐。
这样才能在平衡各方的利益的同时,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成为真正的组织当中的"润滑剂"。
3.在舒适区内挖掘自己多种潜质,抵御未来的风险。
何炅主持片段三:主持《奇葩说》
在《奇葩说》第四季的时候,节目组请来了何炅担任主持人。
何炅坦言:他拒绝了三次。因为马东的主持风格太深入人心:幽默又睿智,尤其是对于赞助商广告的"无痕"植入,甚至成为节目组的一大看点。
何炅表示压力很大,担心自己的主持风格和能力不能胜任。但是马东的诚意邀请,最终也打动了何炅,他决定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试一试。
结果,何炅在奇葩说的表现并不十分抢眼,至少没有马东那么抢眼。
我当时看《奇葩说》,总感觉何老师有劲使不上,在做自己、模仿马东、探索新的主持风格之间徘徊不定,缺少了以往的灵动和自然。
归根结底,协调型人格喜欢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活动,做自己熟悉的事情,那样才能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
何炅想拓宽自己的边界,让自己的事业可以多元一些,以应对各种变化。
但事实证明:主持《奇葩说》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不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不但内心的安全感被破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反观何炅的其他事业:做老师,写书,做得都非常成功。因为协调型人格者内心丰富,善于倾听,极具耐心,这样的事业需要的就是诸如此类的品质。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潜能得到了开发。
职场进化:在舒适区内挖掘自己多种潜质,抵御未来的风险。
协调型人格者想要多发展"副业",或者拓宽自己的事业边界,一定要从自己的舒适区开始,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抵御未来可能的风险。
盲目地接受挑战,违背自己的处事风格,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善于利用自身的特质,才能将特质转化为优势,进而激发出潜能,由点及面,成为职场"通才"。
如果你正好是一名协调型人格者,那学学何炅。
收起"随波逐流"的企图,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大化自己现有的优势,和多方实现共赢;努力发展舒适区内的潜能,应对未来的风险。
将你亲切、中立、谨慎的处事风格转化为你发展事业的武器,使它们在合适的时间、场合,配合合适的方式发挥无穷的威力。
让"好好先生"成为真正的"好"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