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瑞馨
在面对各界的反对声下,“不讲武德”的欧盟还是决定要“一条路走到黑”,将按原定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出海顶流”上汽终究还是抗下了欧盟最猛的一击。
今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额外关税。其中,被针对最狠的就要数“出海顶流”上汽集团,加上基础的10%的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上汽最终将面临“顶格”48.1%的最终关税税率!而其他车企也将面临27.4%至31%之间的关税税率。
而在中欧各界反对声,以及我国商务部与欧盟的磋商下,7月4日,欧盟委员会依旧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不过,和此前相比,加征临时额外关税略微下降。其中,比亚迪依旧为17.4%,吉利关税下降了0.1%至19.9%,而上汽下降了0.5%至37.6%,但依旧是“顶格”关税。
欧盟此举的背后,毫无疑问是忌惮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出海市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这难免让人想到2018年美国制裁华为事件,显然,这次轮到中国电车行业被针对了。但这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就如同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七伤拳”,一练七伤,既伤人也伤己,主打一个“损人不利己”。表面看,在巨额的关税下,中国车企将遭受重大打击,或是被迫涨价,或是直接被拦在欧洲市场的大门外。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市场损失还是由广大欧洲消费者来买单。甚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欧洲车企乃至欧洲整个汽车行业也是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临时关税已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而我国也仍在与欧盟持续讨论新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在11月2日之前,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被针对得最惨的上汽,也并没有心甘情愿认罚,而是“硬刚”欧盟!
1
欧盟“不讲武德”:
加征“顶格”额外关税,还想明抢“电池配方”
回顾整个事件,欧盟突然对中国电车企业征收高额的临时关税并非临时起义,而是早有预谋。
中国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让欧洲这个电动化缓慢的传统汽车制造中心,犯起了“红眼病”。尤其是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下,中国汽车出口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欧洲的汽车产业却电动化缓慢,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被中国电车占据了市场份额。这把欧洲这个传统汽车工业制造的中心给狠狠刺痛了。
终于在2023年,欧盟彻底急了。2023年9月,欧盟宣布将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而在反补贴调查9个月后,欧盟更是“不讲武德”了,企图通过高关税壁垒拦住中国电车前进的步伐。其中,欧盟拟对“出海顶流”的上汽集团加征“顶格”的38.1%关税,成为三家中国车企中,被制裁力度最狠的一家。即便在中欧各界的反对声下,欧盟最终实施的关税略有下调,但上汽被加征的关税依旧是最高的。
为啥欧盟针对上汽最狠的?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而上汽正是中国车企出海的“领头羊”、“排头兵”。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为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较2014年增长13倍,连续8年保持整车出口国内行业第一。2023年,在英、法、德等欧洲十三国的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上汽集团以24.28万辆的规模位居第一。而旗下的名爵MG,则是上汽出海欧洲的主力军。仅上汽MG一家,其销量就占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销量的72.7%。可以说,中国每出口欧洲10辆车,就有7辆是MG。
MG之所以能在欧洲出口遥遥领先,独占出口欧洲总量的70%,其底气来源于上汽15年三电自研的技术积累与MG品牌13年出海征程的全球品质。
早在2009年上汽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上汽正式开启新能源三电技术的自研,并在2012年推出中国首款量产纯电汽车。经过15年的持续投入和自研,上汽已经建立起全球车企第一阵营的新能源技术体系。
今年6月,上汽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凭借超安全、高性能、平台化、高集成效率,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上汽继2017年后,第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正是依托于上汽多年自研的新能源技术体系,MG才能在13年的出海征程中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2019年,混动动力的MG eHS和纯电动的EZS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大规模出口欧洲;2022年,中国首款全球车MG4 EV成为英法德年度车型大满贯”的中国车;2023年新一代MG4 EV更是摘得“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量冠军”与“中国新能源车型出口冠军”。
而上汽在新能源技术自研的深厚底蕴,也成为欧盟盯上上汽的另一个原因。
从欧盟的表述来看,对上汽征收“顶格”关税是因为其“不配合调查”。那上汽为啥宁愿交天价关税也不配合欧盟的调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玉渊潭天》披露的细节,欧盟委员会要求中国车企提供电池配方等核心秘密,不仅包括动力电池的化学成分和配方,甚至精确到原材料的使用量、供应商和具体采购信息。此外,调查过程中还要求上汽、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及关联企业都要填写调查问卷,信息量竟然高达21GB!
其目的,已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面对欧盟的针对,上汽态度强硬,坚持不退让。没有妥协交出电池配方等技术和商业机密、以及相关机密涉及国家产业安全。
2
中欧各界反对声此起彼伏!
高关税壁垒拦不住中国电车出海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欧盟这项临时关税已于2024年7月5日生效,但其期限最长只有四个月,要成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还得看期间欧盟成员国的投票来决定。
但从目前欧洲各界的反对声来看,“转正”的几率并不大。
回顾过去一个月,自欧盟决定加征临时关税以来,不仅遭到中国的不满,即便是在欧洲,反对声也是此起彼伏。
比如,德国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指出,加征关税是一种“破坏性的做法”,他呼吁欧委会不要诉诸关税,而是要制定良好和公平的竞争规则;
波兰汽车零部件分销商和生产商协会表示,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法保护欧洲工业竞争力,无助于汽车工业转型;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马蒂亚斯·鲍尔认为,没人能从加征关税中受益。欧盟加税举措不仅影响中国汽车企业,也打击了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据悉,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欧洲重要汽车厂商都选择在中国生产部分电动车型,再出口至欧洲销售。这些欧洲车企也将遭受欧盟关税措施的伤害;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表示,欧委会相关做法完全行不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
彭博社更是直接指出,欧盟此举是走了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欧洲消费者和绿色转型进程将是最大输家。不仅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会大幅上涨,也破坏了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
......
如此不得人心的临时加征关税措施,相信欧盟注定难以如愿。
再者,即便这一措施能够侥幸“转正”,高关税壁垒也无法阻挡中国电车出海的步伐。
欧盟加税的本质还是竞争不过中国车企。纵观历史,不乏有国家就某一行业展开关税壁垒,但来自新兴国家的代表企业往往会因打压而变得强大,最终破除壁垒。比如20世纪80年代高速发展的日本汽车,也迎来了美国的各种打压,但日本车企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还靠着涨价冲进了美国中高端市场,到了1991年美国销售的乘用车有三分之一都有日资背景。
由此可见,关税壁垒或许能暂时减缓中国车企前进的步伐,但阻挡不了中国汽车引领全球出行新时代的坚定决心,因为真正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难以被阻碍的。
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中国汽车打赢这场欧盟“阻击战”的最大底气。以“出海顶流”上汽为例,十年以来,上汽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有效专利超2.6万项。
3
上汽MG亮出“三个坚持”组合拳,
以品质和技术迎击挑战
如今,欧盟对中国电车企业的临时加征巨额关税已成事实。面对不合理的高关税,上汽MG并未气馁,而是积极应对,亮出“三大坚持”组合拳,积极迎接挑战。即:
1.业界最高标准的“超级安芯承诺”,品质自信、技术自信,坚持带来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2.扎根中国、回馈用户,坚持打造全球品质全球车
3.持续加码、放眼全球,坚持代表中国车走向世界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上汽MG的这“三大组合拳”,核心其实就是:好技术、高品质。
这次“组合拳”最关键的,刚好就是欧盟眼馋的电池。在欧盟对上汽MG“顶格”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近日,上汽MG推出了包括“零燃保障”、“三电终身质保”、“新老车主同享”在内,业界最高标准的“超级安芯承诺”。
在消费者最担心的电池安全方面,上汽MG提供目前业界最高标准的零燃保障,承诺整个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烧旧赔新。特别是以MG4为代表的车型,采用上汽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魔方电池”躺式电芯技术,已实现行业唯一交付30万台“零自燃、零热失控”的最高安全表现。
在保障时间上,更是达到了“终身”的承诺,就算是此前已经购车的老车主,也能享受这一承诺。不仅展现了上汽MG对电池安全的绝对信心,也展现了上汽对用户价值的尊重。
三电终身质保并非一个能长期坚持的品牌服务。纵观业界,此前不少新能源车企为吸引消费者,曾推出过三电终身质保,但受限于成本等因素,最终都选择了取消。目前仍在推行三电终身质保政策的车企已寥寥无几。
而上汽MG在欧盟加征顶格关税的严峻形势下,依旧推出“超级安芯承诺”,依旧坚持以高品质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回馈欧洲乃至全球消费者,更显珍贵与不易。不仅展现了其踏实的品牌诚意和长远的市场战略,更为纯电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
结语
面对欧盟“一条路走到黑”的加税,上汽MG直接放出“阳谋”,亮出真诚的必杀技,尤其是业界最高标准的“超级安芯承诺”,面对如此诚意满满的“组合拳”,相信即便是受加税因素涨价,上汽MG依旧能吸引众多欧洲消费者,将欧盟的“阴谋”彻底击碎。
面对上汽MG无解的阳谋,欧盟的阴谋注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