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丨一名上海超市店长的39天

作者:陶力 江月

编辑:张伟贤

“赶紧召回全部员工,而且得带被子来,本来就在店里的要么回去拿、要么叫家人送。”

回忆起3月12日的情景,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大润发南汇店店长王忠魁仍然历历在目。通知发出后,夹着被子等生活用具的员工,很快从附近的家里赶到店里,这是王忠魁干超市17年来没有见过的“盛况”。

那时他不会想到,整整两天,共有645人要一起吃住在超市里。

过往17年来,王忠魁一直游走在不同城市的超市里驻店。小半年前,他才刚刚调来上海。

3月5日开始的第一次封控,王忠魁组织包括员工、顾客在内的645人,睡在货架旁边,吃熟食档里的大锅饭。

3月28日至4月12日尚未结束的第二轮封控里,店里105名工作人员还成了镇上数万家庭、养老院、医院、宾馆隔离人员、封闭工厂员工吃饭的“救星”。

4月12日,王忠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这39天的经历,以及普通人如何在疫情期间守望相助的点点滴滴。

48小时封控

惠南镇地处前南汇区,位于浦东机场西南角,距机场不足20公里。3月5日,王忠魁带上一个简单的洗漱包上班,至今就再没有回过杨浦租来的住处。

“我要负责的事情太多了,不能被困在杨浦。”王忠魁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惠南镇上主要有两家大型超市,其中大润发是最大的。它位于人民西路和大川公路的交叉口,独占一栋楼,一楼是1万平方米的商铺,二楼是9000多平方米的超市,三楼和四楼是停车场。工作日里,每天就有上万客流量,周末更多。

王忠魁住进店里以后,上海陆续有局部地区实行48小时封控。3月12日,下午4点多,疾控中心来店里流调,核对监控后,5点钟宣布对整栋楼封控。随后的两天,超市员工和顾客共645人,全部住在店里。吃倒是啥也不缺。

幸运的是,接下来的48小时里,做了两次核酸后,所有人均显示为阴性。

解除封控后,顾客们带着货物走了,员工们各自收拾东西赶紧回家了。不过,王忠魁留在了店里。他自己一个人来上海打拼,妻子和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住在常州,平时每周他都要开车三小时回家团聚。

3月5日开始“驻店”的那天,正好是周六,他本来也应该这周日下午回常州。但预感到事态严重,周六晚上他第一次在店里铺开床褥,给妻子打了视频电话,说这次先不能回去了。

妻子显然也有隐隐的担心,特意把儿子叫到视频前。王忠魁问他:“今天作业写得怎么样了?钢琴弹得好吗?”听到儿子的回答,王忠魁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懂事的儿子还给他弹了一段钢琴曲,他告诉儿子:“爸爸再下周就回去。”

但实际情况是,直到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3月1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由于徐汇区漕溪北路1200号的宾馆存在管理疏漏,上海疫情已经开始蔓延。

王忠魁知道,超市的解封不意味着他可以回常州和杨浦。

囤货

3月14日南汇店解封后,王忠魁发现,周边的小区陆陆续续进入封控状态。3月15日门店恢复开张,直至3月27日之间的13天里,他明显感觉,到店的顾客不同程度在为封控囤货。

也是从3月15日开始,单个流水单的采买量迅速“膨胀”起来,每家一买就是一大车。南汇店因为有两层停车场,又是城乡结合处,不少人是开车来购物的。

3月27日晚上8点多,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从3月28日5时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第一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南汇店属于首批封控范围。

王忠魁接到有关部门通知,要求他延长27日当晚的营业时间。

王忠魁立即将员工召回。他跟员工说:“这是个困难的时候,大润发也好,社会也好,需要我们纾困。”不过,他也想到了自己牵挂的家人,又赶紧强调说,如果你的小家庭也需要照顾,就赶紧回家,不强求留下。

有102名员工留了下来。和大家想象中不同,原以为没有家庭牵挂的年轻人才会留下,但不少拖家带口的 “阿姨”、“叔叔”提出要驻点帮忙。他们大多是惠南镇当地的居民,十多年来都在这家大润发超市里工作,也愿意在单位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时间与故土共同打磨出来的情感吧。

除此以外,和王忠魁相熟的惠南镇本土人、企业小老板唐峰,也特意打电话要求“进驻”超市。唐峰说,他有一辆面包车,可以帮忙送货。于是,唐峰带着妻子,两人一起封闭在超市,和员工们同吃同住同干活。

王忠魁形容,27日晚上的超市像“年夜”,只是少了一些抢购的热闹。有了前期囤货的准备,加上对封控4天的预判,多数顾客大都满载而归。本来,超市正常的打烊时间是22点,那天延长到深夜。

快点,再快点

3月28日开始,浦东全域进入封控状态。105名员工(包括唐峰夫妻俩“临时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

他们有些原来是课长(分管蔬菜、洗化、调料等),有些原来做的是导购、后勤、质检、包装、流水线、保安等职位,但在3月28日清晨店里开灯上工开始,每个人都有新的“岗位”。

3月28日,店里唯一的工作就是打包政府部门集中采购的物资包裹,第一批一共需要4000份。除去必要的安保、后勤给大家烧饭,整整一天,接近80个人“手脚并用”也只打包了1000份,来接收物资的人着急地说:“你们太慢了,要得很急,拜托加快点。”

在封控期间,无数人晒起了自己收到的“物资包”,可以发现物资渠道区区不同、域域有别。在惠南镇,当地政府的做法是直接从超市集采,把超市的物资供应线充分利用起来。

王忠魁说,蔬果大仓配送正常,他们提供了大部分的供应。很小一部分的厂商因为停产,提供不上豆制品之类,影响比较轻微。

王忠魁和员工们很清楚,自己手里做的,是周边居民等着要的“救急”蔬菜包。29日,他们调整了打包方法,“产能”提升到日包2000包,但还是不够快,而政府部门的订单也在增加。

30日,他们想到,要用流水线的方法提高效率。分两只土豆的只负责弯腰、捡土豆、扔进袋子里,分西红柿的也是如此……其他人拿着塑料袋子,走一大圈,货也就配齐了。这被验证为效率最高的一条打包线。

他们单日的打包量,迅速提高到了4500至5000包之间。

纸尿裤、手机线和香蕉

4月1日,大润发南汇店作为物资保供渠道,联系方式通过公众号等方式公布出去。从4月3日开始,105人开始为更多的订单忙碌。

第一批需求来自周边封闭生产的工厂、单位食堂,几天的封控已经把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而镇上的两家养老院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一次采购往往是10箱土豆、2箱西葫芦、2扇猪肉之类。

第二批需求来自隔离宾馆、医院的物资采购。

同时,政府部门的采购需求也值得重视,这些采购往往是分发给援沪医疗队、核酸医疗队、志愿者的食物和生活物资。

“吃了几天的蔬菜包,人们的要求开始提高了。”王忠魁说,南汇店给社区一份包含50个品类的采购单,开始尝试去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他注意到,每天的订单并非平均,总会有一些“大宗”订单,显示着人们生活节奏在发生着变化。

5日那天,大量的奶、蛋订单涌入,反映生鲜食物快消耗完了;6日,一堆方便面、小面包的订单到来,反映人们需要“换换口味”;7日,洗化用品需求突增,看来很多人的洗衣液告急了。

王忠魁说,他还突然看到了购物世界的另一面。比如说成人纸尿裤突然销量大增,这一般是给卧床者使用的,但哪里突然来这么多卧床者呢?合理的解释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商品被网上渠道“包办”了。

类似的还有对手机充电线的需求,因为没法网购,年轻人“措手不及”。 一个女孩给南汇店打电话:“我的手机只剩不到10%的电了,必须马上关机。你们到底什么时候能来呀?约好时间我到时候开机接你们电话!”

年轻人的需求不止于此。因为距离浦东机场不算太远,镇上住着不少年轻的空勤,他们很多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有个年轻人打电话给王忠魁说,他家里连锅都没有,说:“肉啊蔬菜啊,对我没有意义,我想买一些泡面、自热饭和小火锅、饼干、水果。”

还有一个家庭求购一些香蕉,说家里的老人便秘了。王忠魁起先觉得,这会不会没有那么紧急?一位女员工听到后,力劝配送线加急配送,她说:“我父亲也有同样的问题,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非常痛苦,用力过大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问题。”

4月7日开始,惠南镇居民的日常食物,由居委会集中采购调整为个性化采买。当地居委会还是一手承接了这项任务,他们让每栋楼安排“楼组长”,做好订单收集工作。同时,居委还安排了两辆物资专车,专门去南汇店接应这些物资。

这段时间,唐峰的面包车也出动了,和南汇店自己的一辆依维柯分工运送。他们承担之前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类订单。唐峰带着妻子,要开车去工厂、单位食堂、养老院、医院、隔离酒店等等,有时候还包括封控的小区、集中隔离点等等,工作量十分惊人。

集中隔离点的需求往往发生在凌晨,需要一批牛奶,迎接清晨5点左右抵达的医疗队,唐峰和妻子也是后半夜才能回到超市。

进入4月,上海的气温明显升高了。唐峰整天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开车,搬货卸货的时候,汗水在防护服里蒸腾起来,他已经换上了短袖,但还是热得不行。

回家就好

4月9日,上海公布了“三区划分”阶段式管理的计划,各区相继在11日公布了第一批“三区划分”名单,这意味着“防范区”居民可以在街区范围内适当活动了。与此同时,上海更多的超市正在陆续开放,更多的快递小哥也在恢复上岗。

线上渠道也逐步打开了。“我们正在等待订单的井喷爆发。”王忠魁说。4月11日深夜11点45分,员工们都在忙着卸货,今天到了一大车西兰花、一大车胡萝卜。

3月28日以来,这105人吃住在店里,早就难以区分上班下班。“封控在超市”的生活,大概如此:一天三餐,由熟食区的大锅和烘焙区的烤炉帮忙解决,休息前能在更衣间的浴室冲个澡,睡觉就在货架前面铺一块防潮垫席地而眠。

随着“三区划分”阶段式管理的到来,南汇店105人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多样了。王忠魁介绍说,南汇店将要为浦东、浦南陆续开放的大润发提供蔬菜分拣的功能,也就是成为一个分拣中心。好消息是,两天里,总部将为他送来60名增援人手。

问他最近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他说,他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让所有同甘共苦的员工都赶紧回家。自己已经在店里住了39天,他感同身受。

那回家想干什么呢?王忠魁想了想说,自己每天都在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就是想念,回家就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