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
王濛
曾为师徒。图/Osports
在中国军团迄今拿到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短道速滑队贡献10枚,堪称中国冰雪运动王牌之师。但最近两年,中国短道队整体发展和成绩并不乐观,平昌冬奥会只有1金入账,世锦赛更是连续两届颗粒无收。
5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宣布组建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队,王濛任教练组组长,这意味着执掌短道队13年的李琰就此退出一线,中国短道速滑的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短道队备战不力遭批评
5月23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固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出人意料地宣布,组建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王濛出任教练组组长。前一天,中国短道队还在首钢园按部就班地训练,队员们对这一消息一无所知。
虽然同为滑冰项目,但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无论从器材还是技术上都有着很大区别,将两个项目合二为一,这在中国冬季运动史上还是首次。
在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足1000天时,冬运中心的这一动作堪称重磅,要知道短道速滑队可是中国冰雪运动的王牌之师。在中国军团迄今拿到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短道队贡献了10枚。
冬运中心对短道队的动作看似突然,其实有迹可循。在5月10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总结了多支国字号上一赛季的表现,并点名批评了几支表现不佳的队伍,其中包括短道速滑队,这在以往是极为罕见的。
关于新赛季备战工作,苟仲文提出5点要求,第一点便是强化体能训练,举的反例也正是短道速滑队,“上赛季短道速滑世锦赛,韩国与荷兰瓜分了全部10枚金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强大的体能,靠的就是高强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本功。特别是荷兰队,平昌冬奥会1金2银1铜,奖牌数超过了中国队,上赛季的领军人物舒尔廷更是在1000米赛场所向披靡,世界排名高居榜首。‘韩流’未去,荷兰又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王濛目前仅有大冬会执教经验。图/王濛微博
连续两届世锦赛无金牌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队直到最后一个比赛日才由武大靖在男子500米中拿到1金,这是中国代表团保住颜面的1金。平昌给中国短道队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主教练李琰每晚需要吃两次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平昌之后,与冬运中心合同到期的李琰一度萌生退意,继任者也有诸多猜测。但最终,李琰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面对新周期前所未有的压力,李琰开始对国家队上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把国家队细分成三组集训,一组和二组保持动态良性竞争,三组则变为兼项组,同时兼顾速度滑冰训练。
这次分组曾引起争议,平昌周期主力韩天宇等人被调整到二组,冬奥会冠军周洋更是被调整到兼项组,他们在上赛季没有任何大赛出战机会,几乎处于半退隐状态。同时,李琰开始着手打造国际化团队。平昌冬奥会后,李琰把韩国女队前主教练赵载范请了过来。一个月后,赵载范在平昌冬奥会期间殴打队员沈石溪,执教中国队一事也便不了了之。
队伍青黄不接,教练团队不完整,短道速滑队进入近10年来最低迷的一个阶段,上赛季唯一亮点是武大靖在500米上刷新世界纪录。
在检验各队赛季状态的世锦赛中,中国队更是接连两年没有金牌入账。去年蒙特利尔世锦赛,中国队只拿到1银3铜,11年来首次无缘金牌。今年索菲亚世锦赛,全主力出战的中国队再次罕见无金,导致被苟仲文在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
王濛上月打造冠军团队
去年留任短道速滑队总教练后,李琰曾谈到了北京奥运周期的整体备战计划。两周前,李琰谈到本赛季目标时称要“突破自己”,“时间总是会越过越少,备战的日子会越来越艰巨。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家对于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李琰给队伍制订了长远的训练计划,但已经没了实施的时间。随着王濛出任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队教练组组长,执掌中国短道队13年的李琰交出了指挥权。新组建的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队将由冬运中心负责统一管理,与李琰任主席的中国滑冰协会关系不大。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李琰的这支短道速滑队已非唯一一支国字号队伍了。去年11月,中国短道速滑队匈牙利组成立,牵头的是匈牙利中国籍教练张晶,目的是为北京冬奥会输送人才。
今年4月9日,王濛成为国家速度滑冰集训队教练组组长。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支队伍虽然名为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但短道速滑的痕迹非常重。除请来了短道速滑名宿辛庆山,以及国家队前主教练伊敏担任顾问,队员中还包括了奥运会冠军周洋、新科大冬会冠军安凯、郭奕含等短道速滑名将,与此前的跨界跨项集训队有本质区别。
从这个角度分析,王濛接替李琰或许就不意外了。只是与李琰相比,尚不满35岁的王濛缺少足够的大赛执教经验,她唯一的综合性大赛执教经验是今年的俄罗斯世界大冬会。
执掌中国短道速滑队13年,李琰率队参加了温哥华、索契和平昌3届冬奥会,共拿到了7枚金牌,开创了中国短道史上的“李琰时代”。淡出一线后,李琰与国家队的交集或许不会太大,她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中国滑冰协会层面,比如推广精英联赛或业余赛事等。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希翀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