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只有84个字,奏唱只要46秒,却是唤起民族觉醒的号角。
今天,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122周年诞辰,《国家记忆》带您一起回顾田汉的创作之路。
田汉,湖南长沙人,1916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习。回国后组织南国电影剧社,成立南国艺术学院,创作了大量剧本。1930年加入“左联”,与聂耳、冼星海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其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夏衍曾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
烟盒锡纸上的歌词
经典“越狱”而得
1934年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成立。 应电通公司的邀请,田汉在1934年秋末,开始创作一部以长城抗战为主题的文学剧本《凤凰的再生》,后更名为《风云儿女》。
剧本梗概写好后,田汉想创作一首以长城为背景的主题歌。于是田汉写下了“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不料,1935年2月19日的夜里,国民党特务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将田汉逮捕。田汉被捕之后,电通公司加快推进这部宣传抗日救亡的作品问世。
电影进行拍摄时,一天一位同志去监狱探望田汉,辗转带出了一个纸团。原来这个纸团是一张香烟盒包装纸,在它的背面是田汉写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想方设法拿到了田汉写下的六句歌词,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1935年5月初,聂耳将修改过的歌词和曲谱,寄到上海电通影业公司,灌制成唱片。1935年5月24日,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大地上唱响。
《义勇军进行曲》
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1949年9月25日,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短短五天了,这天晚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
这时,马叙伦、梁思成、张奚若等民主人士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与会者基本通过了这一提议,但是他们对这首歌曲的歌词,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在即,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应当修改。
在激烈的讨论当中,歌词的作者田汉也发了言,他说:“原曲是好的,我写的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现在应该让位给新的歌词了”。听过大家的发言后,周恩来说:“要用就用旧的歌词,这样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新中国的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等决议进行了表决。周恩来同期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赞成的请举手。”
我们现在以绝大多数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我们现在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