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辉功夫史:当年手刃白眉的英雄,最终自己成了白眉

1

从64岁刘家辉的近照来看,他些许从昔日的病痛中慢慢恢复。虽然脸庞依然消瘦、须靠轮椅方可行走,但气色已比几年前红润许多。

今年是刘家辉中风的第8个年头。在2011年不幸患病之后,人生也从顶点跌落,在不得已告别最爱的功夫电影同时,更得应付人生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实在2008年之时,刘家辉依然能在《仙剑奇侠传3》中独立完成各种高危动作;从他的精气神来看,身体之硬朗更不逊片场30岁小伙。

而谁也没想到,在拍完《龙门飞甲》后,刘家辉突然中风,遭遇了一生中最痛苦的打击。

人有旦夕祸福,这位在华语功夫电影界拼搏近40年的老演员,虽如今无法再现于大银幕,但他却给影迷留下了一生的功夫传奇。

如果谈到刘家辉,始终绕不开邵氏功夫片;亦师亦友的南拳宗师刘家良更如刘家辉从影之路的引路人。

因早年过继给南拳功夫名家刘湛,他的本名冼锦熙已很少被外人提及,取而代之的为朗朗上口的刘家辉。

据刘家辉本人透露,他自幼好动顽皮、喜欢打闹,这正与武术的修炼要求十分契合。也因少年得到刘湛和刘家良父子二人的言传身教,给他打下了正宗南拳的功夫底子。

南拳讲究的是腰马合一,而从刘家辉早年功夫片的招式来看,他对十字伏虎拳和南少林拳的拿捏最见功底,劲道和发力可谓炉火纯青。

60年代武侠片和功夫片已逐渐兴盛,刘家良的南拳终于在彩色故事片中有了用武之地。早年粤语残片《黄飞鸿》中积攒的舞台经验,让他受益匪浅。

随着新动作技法的不断延伸,功夫片已不需要偏重舞台感和套路感,真实感和冲击力成为了刘家良动作设计的新要求。

闪躲攻守、招式拳法皆以传统南拳为法门,动作变得行云流水。由此刘家良的刘家班以功夫片为主要类型,班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比于1937年出生的刘家良,刘家辉与刘家良之间更如师徒的情分,因年少在同一屋檐下研习南拳,比起刘佳勇和刘家荣,刘家辉反而更谙熟刘家良的设计理念。

马步是南拳的第一步,只有下盘稳若磐石,上身拳法才可见劲力。而天生健硕的刘家辉,在电影中给人硬朗质感的同时,他一板一眼的功夫也让观众极为受用。

刘家良1973年独立导演第一部功夫长片《神打》后,刘家班终于有了自己的拍摄班底;但此时,刘家辉和张彻的长弓公司3年合约未满,直至1976年,他才得以加入刘家良麾下。

2

长弓时的刘家辉并不起眼,除了客串次要的反角外,露脸的机会几乎为零。或许年轻时棱角过于分明的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在银幕上施展余地。

在《八国联军》和《马可波罗》等张彻的功夫片中,刘家辉不苟言笑、台极少词,除了揍人之外,便是不断给主角造成麻烦;20岁的刘家辉,也成为傅声在电影中最惧怕的对手之一。

当然二人从小建立起的情感和缘分无法磨灭,对功夫理念的共通也融入到电影中。1976年刘家辉饰演了刘家良导演的首部功夫片,讲述少年黄飞鸿的《陆阿采与黄飞鸿》。

作为黄飞鸿的第四代正宗传人,刘家辉在塑造黄飞鸿时,更加入了灵动和机警等性格;在保证南拳的精髓得以最大程度呈现时,对黄飞鸿的新演绎,也瞬间给了观众不同的记忆点。

因不同于关德兴的不苟言笑和不怒而威,刘家辉的黄飞鸿少年气十足、正义感强烈,面对不法之徒的惩戒和宽容;对黄飞鸿武德精神的描绘贯穿其中,少年黄飞鸿形象让观众别开生面。

在5年后的《武馆》中,26岁的刘家辉二度出演黄飞鸿。此时刘家辉早已褪去了初出茅庐的稚嫩和青涩,宗师气度隐约能从刘家辉的角色中领略到。

而《武馆》中以邻里争斗、南北拳法切磋和岭南民俗术为叙事基点,观众可雅俗共赏,算是对粤语版《黄飞鸿》的充分致敬。

比起30年前粤语版机械式打斗,《武馆》的动作已不可同日而语。打斗场面完全代表了刘家辉早年生涯的巅峰。黄飞鸿招式以远景近景的完美接洽,让对战桥段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武馆》的黄飞鸿多少启发了徐克的新版;或许吃了本身形象的亏,在人格魅力展现上,刘家辉却不及关德兴的老成持重、也不见李连杰的潇洒热血。

3

毕竟在功夫为王的邵氏片场,过多的人物情绪展现,反而成为刘家班电影的累赘。对于刘家辉所能演的角色,几乎可以归结为正谐两类,而恰巧他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最典型的例子,在刘家良为他一人定制的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少林搭棚大师》中,刘家辉的南少林武僧,在正、谐两种角色间完成了游刃有余的转换。

表演之初,刘家辉几乎解决了后续可出现的大部分难题,武学大师和功夫小子两种身份无缝切换,多少满足了刘家班对角色并不复杂的需求。

在今天看来,角色定型之快,阻碍了其演技的进一步发挥。但其如此设定对于沉浸于功夫中乐此不疲的刘家辉,或许刚合适。

后来的采访中,我们察觉:年少的经历已经让功夫成为他的本命。对于各种兵器的亮招,对于招式的拆解,刘家辉皆正乐在其中。于电影爱其所爱,成为了他一生最极致的追求。

1979年上映的《中华丈夫》中,中日武术的全方位呈现,成为电影最大的看点。新婚不久的刘家辉,更化身传统武术的代言人。

在技巧的比试上,刘家辉对醉拳、剑术、双拐等武术精华演绎,让东瀛忍者大开眼界。

而1998年徐小明翻拍的电视版《中华大丈夫》中,刘家辉为中日决斗二度出山,不过此时他已经年逾不惑,片中他已为大丈夫的父亲,上海滩武术名家荣百川。

之后的电影《五郎八卦棍》中,刘家辉以个人技法融入少林棍阵,个体和整体的完美结合;武术精妙独到之处,无不在他的80年代电影中出现。

到了《茅山僵尸拳》和《十八般武艺》,民间神打和武术的交融、武学和民俗的充分结合。

刘家辉更一改正统的一面,诙谐打趣之间,和汪禹有说有笑,一对活宝反而让刘家班的电影充满了年轻的活力

4

好景不长,在许多人以为邵氏电影公司将一直辉煌下去时,时代的浪花已渐渐把老套路甩在身手,被无情抛弃的还有刘家班和传统功夫片。

1985年,刘家班远赴内地摄制《南北少林》时,已经显露出了疲态;而邵氏王朝的崩塌,曾经显赫一时的刘家班陷入沉寂,与同行的纵横联合成为必然。

刘家辉在角色的重构上,或许并没有外人想的困难。正源于多年在片场的历练,脱离保护伞之后,他却能把人物的复杂性格演绎出来。

当然由正入邪,也是源于岁月的不饶人。时间似乎在告诉他:要把一生的事业留在功夫电影中;脱离邵氏的刘家辉,已经年过30岁了。

以至于后来在《神雕侠侣》中饰演金轮法王,《唐伯虎点秋香》的夺命书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主角之外甘当绿叶,多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远去;或许对于步入中年刘家辉,只要可以一直在银幕前打下去,他便已经十分满足。

虽在脱离邵后,刘家辉没有再成主角。但对角色的细腻把握和长期以来的敬业精神,也引得了同行的尊敬。

包括《铁鸡斗蜈蚣》和《龙门飞甲》中两场与李连杰的打斗,似乎在成全对手的英雄主义情怀。谁又何尝不知,20年前,他才是最好的黄飞鸿。

对香港功夫片的关照,不仅来源香港本土。昆汀·塔伦帝诺作为好莱坞大导,年少时更深受香港功夫片耳濡目染。他的《杀死比尔》如自我情怀的表达,更如向香港功夫片的致敬。

2002年罗烈去世,白眉道人这一角,似乎已成为了昆汀选角的遗憾。甚至着急到自己披挂上阵时,刘家辉渐渐成为他脑中白眉的不二之选。

白眉道人这个亦正亦邪的怪宗师,多少定义了刘家辉影坛30年的沉浮人生。性情捉摸不定、对后辈的言传身教、于人生得意时的跌落,更多少投射出刘家辉的真实人生。

《杀死比尔2》中刘家辉鹤发童颜、长须飘飘,操着一口正宗广东话,长者风范跃然纸上。

或许谁也没想到,当年《洪文定三破白莲教》中手刃大BOSS的意气风发的少年,24年后,却活成了自己最不情愿的模样。

5

随着香港电影的萎缩,刘家辉跟随香港龙虎武师一起北上,并在影视剧担任重要配角。包括《仙剑奇侠传3》的邪剑仙、《少林寺传奇3》的及时雨等,他的敬业和专业,更让后辈深受启发。

无奈刘家辉最辉煌的时光,也随着年那个黄金年代一起远去。我们能看到了是经历了财产纷争风波之后,他平静的晚年和波澜不惊的内心。

我想,时光可以带走他的生命,却永远带不走他的传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