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6日电(记者王莹、丁非白、洪可润)“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寸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在位于辽宁省抚顺市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围坐在一起,用英文朗读《雷锋日记》中的内容。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留学生志愿者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供图)
雷锋生前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热心帮助他人。1962年,他因公牺牲,年仅22岁。在中国,每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也成为几十年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他的家乡位于2000多公里外的湖南省农村,雷锋入伍后来到抚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丽菊介绍,我们一直致力于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留学生入校后,学校组织大家参观雷锋纪念馆,举行雷锋精神报告会,通过各种活动让大家了解雷锋。
遍布抚顺大街小巷的雷锋文化符号,给很多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年3月5日,留学生所在的大学都会组织国际志愿者团队,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
“刚来学校不久,我就参观了学校雷锋精神育人展馆,第一次认识了雷锋。雷锋纪念馆、雷锋小学、雷锋号公交车……抚顺随处可见的雷锋元素,也让我更加了解雷锋。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也要像雷锋那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来自塔吉克斯坦的诺吉姆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开展留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供图)
来自加纳的王阳,在学校一直被留学生誉为“洋雷锋”,她在校期间经常帮助同学,陪同学去就医,帮助老师为新生安排寝室。她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写道:“谢谢雷锋教我怎样做一个好人,让我知道自己活着就是要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精神让我十分感动。雷锋精神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要学雷锋。”
2021年初,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志愿者团队,30多名留学生踊跃加入,在校园里、社区中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来自十几个国家,经常能看到他们帮助同学们打包邮寄行李,冬季到室外扫雪。”石丽菊说。
免费为居民磨刀、为社区老年人理发、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如今,这群“洋雷锋”不仅在这所大学里小有名气,也在抚顺大街小巷留下足迹。
“2022年到中国后我就知道了雷锋,了解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我要像他那样去帮助别人、做好事,雷锋是我的榜样和偶像,我要把雷锋精神带到大洋洲去。”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塔蒂说。
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路易斯2015年来到该校就读土木工程专业,现在在赞比亚的中国电建非洲分公司担任水电工程主管。“在学校学习时,雷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的工作中,我也像雷锋那样刻苦钻研。”路易斯说,“回国以后,我也经常把雷锋的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