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一位鸟类学博士在参加观鸟活动时,目击到了一只小山雀的“犯罪现场”——这只小山雀小心翼翼地飞到了浣熊身旁,然后冷不丁薅了一嘴浣熊的毛;被拔毛的浣熊无动于衷,山雀就放开嘴继续薅毛。他数了数,山雀拔了20多嘴毛,才满足地飞走了。
山雀公然拔小浣熊的毛,小浣熊却浑然不觉 |
这位鸟类学博士是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亨利·波洛克(Henry S. Pollock)。这一幕他看不懂,但他大受震撼。以前科学家以为,鸟类收集的毛发是小鸟拔了死去动物的毛,或者衔走动物掉落的毛发;但他们显然低估了鸟类娴熟的抢劫技能——它们直接上嘴薅毛。
波洛克决定,将鸟类薅毛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勇敢鸟鸟,当场薅毛
波洛克目睹现场薅毛后,就开始搜索科学文献,看看是否有薅毛的“罪证”被记录下来。
然而在文献里,只有11起鸟类从活的哺乳动物那里拔毛的记录。其中被抓现行最多的是美洲凤头山雀,有6次都是它从旱獭、红松鼠、人类等动物身上拔毛。还有3次是食蜜鸟从考拉或者人类身上拔毛。剩下有记录的2次,一次是红翅椋鸟从山羚身上拔毛,一次是短嘴鸦从家牛身上拔毛。
一只雄性红翅椋鸟在拔山羚的毛 | C. Symes, J. Hirons
波洛克觉得科学文献里的薅毛记录也太少了,随即转向视频网站Youtube,这上面丰富的偷毛记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毛茸茸又厚实的狗毛是鸟类的挚爱,熟睡的狗狗压根没感觉到自己的屁股都快被薅秃了。
一些铲屎官发现狗被鸟薅毛后,会特地收集掉落的狗毛送给小鸟 |danielkersten/Youtube
灵活的猫猫趴在树枝上,一不小心也被鸟儿啄了屁股毛。
猫猫也躲不开被薅毛 | Jim Hetchler/Youtube
连更警觉的狐狸,鸟儿也要想方设法找寻刁钻的角度薅毛。
小狐狸:睡觉呢,别拔了 | Texas Backyard Wildlife/Youtube
当然,平凡人类也躲不过袭击,头发成了小鸟的目标。看来下次看到鸟要绕路走,不仅是避免鸟粪,也是保护为数不多的头发。
一般来说,从人身上薅毛比从其他动物上薅难度更大 |
Tom Sullivan/Youtube
甚至连国宝都无法幸免——一只乌鸦趁熊猫睡得七倒八歪,狠狠薅起了白白的屁股毛。
大胆乌鸦,在线薅毛 | SupChina/Youtube
公然薅毛是为何?
波洛克和研究团队不仅一起研究了这些视频,还专门给这种行为起了个名字叫“kleptotrichy”。这个词是希腊词根的组合,klepto-代表偷窃,trich-代表毛发,组合起来就是偷毛。为了表现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科学家们也可真费尽了心思。
他们统计发现,93%视频的犯罪嫌疑鸟都是美洲凤头山雀,它们从狗狗或者人之类的动物身上拔毛;剩余7%的视频主角则是山雀科的其他鸟类。
为什么都是山雀科的呢?丹尼尔·巴尔达萨雷(Daniel Baldassarre)是纽约州立大学的生态学教授,专门研究城市鸟类行为,尽管没有参与此次研究,但他对山雀这种偷毛贼并不惊讶。他认为,这个家族的鸟类非常大胆、善于探索也很聪明,很可能会做出这种勇敢的举动。
美洲凤头山雀(Baeolophus bicolor)非常机灵大胆丨
Jocelyn Anderson
巴尔达萨雷和波洛克都怀疑,这些鸟类偷毛是为了给鸟巢保暖。山雀在天气相当寒冷的早春筑巢,保持鸟巢的温暖非常重要。
利用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网站,研究团队进一步查看了山雀的筑巢材料。在有记录的51种山雀中,44种鸟类的巢穴都是有毛发的;剩余7种鸟类,鸟巢中没有毛发,而它们则都恰好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另外,热带地区记录到的使用毛发筑巢的物种比较少,也没有鸟类公然薅毛的记录。这些都表明,薅毛和气候息息相关。
高纬度地区更频繁地发生薅毛行为,但研究者发现,温带气候的地区也有一些拔毛行为,这表明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科学家猜想,鸟类可能是将哺乳动物的毛发作为一种防御的手段,毛发中散发的气味足以迷惑和吓跑潜在的捕食者或寄生虫。科学家之前就曾发现,鸟类会将蛇皮放进巢穴里,起到威慑的作用——毛发可能也有类似的作用。
蛇皮被用来威慑捕食者 | thebirdersreport.com
无论这个奇怪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显然毛发对鸟类来说有足够的诱惑力,才驱使它们明目张胆地从不同物种那里薅毛。不过对于鸟类来说,毛发显然不是唯一被薅的东西。
一只海鸥大摇大摆地走进便利店抢走了一包薯片 |
编辑:麦麦
一个AI
梗图 | falsekne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