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BE) 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中伴有肠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BE癌变的病理过程为:肠化生-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腺癌, BE的癌变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 为其30~125倍。
Barrett食管 (BE)
病名由来
目前, 西医对BE的治疗主要采取抗酸药物及促进胃动力药物改善反流症状、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严重的BE, 对于无症状或轻症的BE多建议随诊观察。而近年来, 中医治疗BE的研究逐渐增多, 使用中医治疗BE逐渐受到各医家的青睐, 现将30多年中医治疗BE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病名由来
因BE是食管粘膜局部的病理改变, 故很难与确切的中医学病名相对应。BE可从中医“噎证”论治,类似于中医内科学中的噎隔, 胃痛, 吐酸, 嘈杂等病证。也可从中医的梅核气、食管瘅、胸痛等疾病辩证论治。BE虽无确切的病名对应, 但亦可从“胃痛”“吐酸”“嘈杂”“梅核气”“食管瘅”“胸痛”等相关病名论治。中医对噎嗝认识由来已久, 噎证之名始见于《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 曰:“噎者, 噎塞不通也”。噎即噎塞, 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 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张石顽《千金方衍义》言:“噎之与膈, 本同一气, 膈证之始, 靡不由噎而成”。
Barrett食管 (BE)
病因病机
胃气上逆是BE关键病机, 和胃降逆是BE重要治法。BE总的病机可概括为:平素忧愁郁结, 五志之火煽, 煎熬津液, 或过食膏粱厚味、辛辣油炙, 积热而灼阴, 或脾虚痰结, 均可致噎膈之病。本病可因忧思伤脾, 脾伤则津液不布, 聚而为痰, 痰气交阻于胃;亦可因郁怒伤肝, 肝失疏泄, 气郁则血停, 疲血阻滞于胃;其病机为气、痰、瘀互结于胃, 致胃失和降, 腑气不通。
治疗以“通”为大法, 总之以和胃降逆为要。其病因为内伤饮食、情志及脏腑失调,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致气滞、痰阻、血瘀、热毒互结, 阻滞食道, 使食道狭窄, 也可导致津伤血耗, 失于濡润, 食道干涩而渐成本病。因此, 气虚、酸浊是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的根本病因, 气滞、血瘀、痰凝既是病理产物, 也是BE的病理基础。
《证治汇补》认为:“忧郁失志, 及膏粱厚味, 醇酒淫欲, 而动脾胃肝肾之火, 致令血液衰耗, 胃脘枯槁, 气郁成火, 液凝为痰。痰火相因, 妨碍食道, 饮食难进, 噎膈所由成也……”。
Barrett食管 (BE)
辩证论治
BE患者治疗上以开郁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和胃降逆、滋阴润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不忘顾护胃阴及胃气, 养血、滋阴、润燥应贯穿于本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根据BE的不同的阶段及症状辨证分型为:
(1) 肝胃不和证:法拟疏肝和胃降逆, 方用四七汤合左金丸加减;
(2) 痰湿阻胃证:法拟化痰和胃降逆, 方用启隔散合菩桂术甘汤加减;
(3) 疲血内结证:法拟化疲和胃降逆, 方用通幽汤合失笑散加减;
(4) 脾气虚衰证:法拟健脾和胃降逆, 方用补气运脾丸合旋复代储汤加减;
(5) 津亏热结证:法拟养阴和胃降逆, 方用麦门冬汤合益胃汤加减治疗。
以上各证型中兼有热 (毒) 盛者, 可选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连等;疼痛甚者加玄胡、香附、芍药甘草汤;热结便秘结者可选加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桃仁、大黄等药。
Barrett食管 (BE)
中医特色治疗
曾走访各地问询名老中医,总结治疗BE的单方验方: (1) 取老牛涎沫, 如枣核大, 置水中饮之。(2) 杵头上糠, 细末蜜丸, 弹子大, 非时含一丸, 咽津。(3) 黑驴尿一盅, 服之。亦有记载服白马尿者。(4) 干柿饼连蒂捣为细末, 酒调服。(5) 魏灵丹:阿魏、五灵脂等分为末, 狗胆汁和为丸, 如绿豆大, 白滚汤或姜汤下。但治疗疗效不明确。(不可擅自使用)
Barrett食管 (BE)
遣方用药
独具匠心
食管为“胃之系” (《难经集注》) , 属胃所主, 具有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特点。六腑以通降为顺, 故通降之法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重要方法。
对于治疗Barrett食管就是调畅气血, 化痰散结, 润燥降逆, 疏其壅滞, 恢复脾胃升降之职。脾胃病用药宜温、宜通、宜降, 忌苦寒伤阳、伤阴。根据本病痰气瘀交阻之关键病机, 应以开郁化痰、祛瘀散结、润燥降逆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病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降逆安胃细胞疗法”切中Barrett食管痰气瘀交阻的关键病机, 逆转其肠化等病理组织学改变, 阻断其向食管腺癌发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抗癌功效,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转移, 另具有免疫和细胞因子调节的功能。全方共奏化痰祛瘀、润燥降逆之效。
注:本文由张璐医生原创,经由张璐说胃肠栏目wcb939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