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湘江突围西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和川藏茶马古道先后走进雅安,并在这里建立起省、县、乡红色政权。
“雅安山河一片红”,雅安是红军长征途中极其重要的活动地区之一。
1935年5月23日,中央红军从凉山州冕宁县进入石棉县境内,6月12日,中央红军一部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小金县达维镇会师。同年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南下进入宝兴县境内,1936年2月下旬全部撤离,红军长征在雅安的活动历时近半年。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1935年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水)战役计划,并把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9月中旬,张国焘擅自率军南下川康。
1935年11月,张国焘发起天全、芦山、名山、雅安(今雨城区)、邛崃、大邑战役,集中红四方面主力与敌作战。在百丈、黑竹一带红军伤亡甚大,迫使张国焘率部由进攻转向扼险防守,张国焘的南下方针受挫。
红军长征在雅安的活动范围很大,中央红军从南到北途经石棉、汉源、荥经、天全、芦山、宝兴6县,红四方面军从北到南,又从南返北途经宝兴、芦山、天全、雅安(今雨城区)、名山、荥经、汉源等县(区),并进抵雅安周边的邛崃、大邑、蒲江等县境。
红四方面军在雅安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在芦山县建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县委和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给雅安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雅安建立起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长征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等纪念馆。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亦楠摄
强渡大渡河,一条河一叶扁舟
越过拖乌山,一条大河横亘在中央红军面前。
大渡河从雪山奔涌而来,面对峡谷天堑,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仰天长叹:“老天绝我!”
1863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留下千古悲剧。72年后,又一彪人马悄然杀来,领头的是毛泽东,来到大渡河边——强渡大渡河,杀开一条血路!
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归聂荣臻、刘伯承指挥,循大渡河右岸,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及二师主力及五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左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泸定桥。
1935年5月24日晚,红一方面军长征抵达大渡河南岸安顺场。安顺场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红一军团袭占安顺场渡口,歼敌两个连,缴获渡船1只,控制南岸渡口。25日,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奋勇渡过大渡河,击溃敌人1个营,占领了北岸渡口。5月29日,红四团沿西岸北进,抢夺泸定桥;第一师主力继续渡河,配合第二师夺取泸定桥。
5月26日起,大渡河东、西两路红军冒雨前进,突向泸定桥。第二师抢先占领桥西头,组织夺桥战斗。由第二师第二连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冲向对岸,占领了桥东头。后续部队迅即渡河攻占泸定城,歼灭守敌1个团,与第一师一部胜利会合。
一叶扁舟,改变历史;
十七勇士,书写辉煌。
一叶扁舟托起了未来的共和国。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安顺场,昔日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已成为今天旅游康养胜地。
位于石棉县安顺场的红军渡纪念碑 亦楠摄
翻越夹金山,一座山一支铁军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剑指成都。就在敌人惊慌失措时,红军不仅赢得了休整时间,而且掉头直奔夹金山。1935年6月17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奇迹般地翻越了夹金山,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夹金山成了中央红军万里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
1935年6月12日拂晓,红军战士不畏高山严寒,挺进夹金山。当天,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翻过终年积雪、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到达阿坝州懋功(今小金县)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1935年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红八十八师从懋功再次翻越夹金山,南下西康。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又从宝兴翻越夹金山,经懋功、丹巴向西转移去康北。一、四方面军会师会后编入四方面军的原红一方面军部分战士,三次翻越夹金山,创造了历史奇迹。
毛泽东在著名的《长征》诗中写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翻越夹金山(资料图片)
血战百丈关,一场决战一首题壁诗
1935年9月下旬,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南下,提出要“打到成都吃大米”。10月8日,南下红军发起绥崇丹懋战役,经过15天艰苦战斗,击溃川军6个旅,毙伤、俘虏敌兵3000余人。
10月24日,红三十军、九军二十七师从阿坝州懋功出发,以迅猛之势击溃杨森残部,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向宝兴、天全、芦山三县发起进攻。随后,红四方面军决定向名山、邛崃进击,乘胜东进川西平原,直接威胁刘湘的政治中心成都。
百丈关是成都、雅安极具战略价值的重要隘口,也是平原丘陵与山区的过渡地带,三山环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得成都无疑”之说。
11月19日拂晓,敌10多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由北、东、南三面向红军突出于百丈地区10余里长的弧形阵地反扑。广大指战员忍着疲劳寒冷,在山谷、烂田和松林中与优势之敌展开浴血苦战。经过连续7个昼夜的激战,虽然毙、伤敌15000余人,但红军伤亡也近万人,被迫于11月21日撤出百丈。这次战役历时18个昼夜,仗愈打愈大,是南下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役。百丈战役后,红军于当月撤至天全、芦山、宝兴三县休整过冬。1936年2月,红军又被迫后撤,于4月转移至道孚、炉霍、甘孜地区。至此,南下红军由8万人减至4万余人,南下行动遭受失败。
红四方面军再次北上,一个红军战士在他驻地的墙壁上留下了一首题壁诗,这首题壁诗所在的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大院”,当年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
题壁诗全文:
别了,
我的故乡,
离情别恨,
莫缭绕我的征裳;
国泪乡愁,
莫羁绊我的戎装。
我要,
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
把我的热血与头颅,
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国与故乡!
听呀,
江水鸣咽,
胡骑悲秋;
看呀,
河山破碎
血染巴州。
可怜我川西无辜的民众啊,
名、天、宝暴骨无人收!
别了,
我的故乡,
感谢你饯行的三杯美酒,
从此长征去,
奋勇杀贼,
誓死不休。
倘得凯旋重聚首,
再行握手。
勿悲切,
诀别之悠悠!!
涪陵彭家模感于军次
留在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大院”的题壁诗(资料图片)
(来源:西康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