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孔圣人”,完全源于错误的认知

有新浪博客文章《孔子不知自己是“圣人”》。这话是真实的。文章说“他喜斗嘴、善射箭、弹唱会飙泪、也是爱车族,具备现代男人的优点与缺点。”这似乎还原了孔子一个正常人的形象。

那么,真实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他至少应该是一个歌手,他会唱诗三百(诗三百,应该是正常称呼,而称“诗经”,则是不正常了)。综合《史记》《孔子家语》(不管真伪)等书,结合做常人常事常识常理推断,孔子就是一个为了自己贵族身份、贵族名誉争而不得,不得不为生计、为理想而奔波却未能实现的人。他的前半生,就有点跟纵横家一样,总想博得一点功名,但是,他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治国的能力。就日常事务成败判断,孔子一生是很失败的,至少也是一个寻常人。就即便是教育,说他弟子三千(那个时候,三千弟子是个什么概念?那要有多大的人口基数?他还要周游列国,他哪那么多时间,能教授3000人?现在的教师,一年一届,一届100人,三十年教龄,也才3000人,而实际上,你可能一年教一届学生么?除非疯狂敛财的培训班),贤者72人,即便这都是真实的,孔夫子的弟子,并无一个贤于其同时代的伟大的政治家、学者,即便是后世,有几个是伟大的贤者?韩愈,自称继承了道统,但是,他能称为儒家么?他那疯狂爱财的行为,仁在哪里?义在何处?朱熹?他把人欲都给灭了,把人都给阉割了,何来的仁义?

并且,孔子在世期间,儒家思想并不得意,墨家、法家才是当时的显学。而且,儒是什么,从前只要是有一丁点学识的人,今日只要查一下下百度就会知道:

《说文解字 》对“儒”的解释是:“儒,柔 也, 术士 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 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 。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称赞人殉为厚葬,厚葬遭到墨家的极度反对。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 柔。(《百度百科》)

儒,并不像后世妄尊的那么光彩夺目。

一切源于汉朝建立后,原战国各学派思想逐渐恢复。汉初,各君主奉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这本不关儒家什么事,但七国之乱平定后,现在的说法是“为了巩固皇权,急需大一统的思想标准”,实际是汉武帝为了与其奶奶争夺权力,并实现其武治的目的,便寻找与“黄老之学”对立的思想,找来找去,找到了所谓的“儒家”(其实,那几个老儒、新儒是孔子之儒么?董仲舒的儒,不过是借孔子之名的谶纬之学)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各种阉割的儒家思想从此才完全得势,此时孔子已去世340余年了。独尊儒术后,又历经漫长134年。公元元年,孔子始有封号,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历代各王朝,孔子地位节节高升、屡被尊封,先后被尊封为“文圣尼公”“至圣文宣王”“大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等。到了近世,“至圣先师”成为最常用的孔子同义词。

尊孔对不对?并没有错。错在封圣这种错误的认知。封圣的错误不在于“尊”,而在于虚假的手段来过于作假,从而结果是骗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为致命的疾病。它最后到了清朝,把中国人给害死了。

其实,孔子的最大贡献,并不是仁义礼教,仁义礼教那是他教学来度日子的手段,他的最大贡献是,在“武而优则仕”之外,他创造了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这给阶层的流动特别是有名无份的那些庶出的“士”们以希望和可能。

孔子那一套,对治国并无什么意义。自汉朝以来,历代统治者深知他那一套无用,却还要使用他那个名头,就只好对所谓儒教进行阉割。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那都是骗人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