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走进汪山土库 体悟建筑与人文的激荡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时光的见证者。7月11日下午,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风团走进汪山土库,体悟建筑与人文的激荡。

建筑瑰宝 匠心独具

汪山土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始建于清道光元年,由程氏九兄弟历时半个世纪建成,于同治年间落成,因当地赣语把大型的青砖瓦房多称为“土库”,故此得名。整个建筑群由25幢青砖大瓦房组成,东西长337米,南北宽180米,占地108亩,共有1443间房屋和572个通风和采光大小天井,采用了赣派建筑的传统工艺,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定磉立柱承重,被誉为“江南小朝廷”“民间故宫”。这座宅院不仅是一幢府第,更是一个古老家族的象征。

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走进汪山土库 体悟建筑与人文的激荡

走进汪山土库,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心独运,其建筑布局也极具智慧。每两幢房之间都隔着一条回声巷,巷子下面埋有很多瓦缸,不仅可以听到回声,还具有防火功能。此外,还有八尺巷,专供主人出门时轿子、马车到住房门口接送。“建筑独特,四周高墙围合,冬挡寒风、夏引穿堂风,站在这里,真是深深被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网络达人“金玉视角”一边参观一边感叹道。

家风传承 文脉赓续

步入汪山土库的程氏祖堂,采风团目光便被高悬的四个大字——“忠、孝、廉、节”所吸引。这四个字,便是程氏家族家规的精髓。程氏家族以“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为家训,在100余年间,孕育了4名进士、11名举人以及100余名大小官员和名流,书写了“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传奇篇章。如今,汪山土库不仅是“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更是“家风教育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走进汪山土库 体悟建筑与人文的激荡

汪山土库历经千年岁月,依然屹立于赣鄱大地,这离不开南昌市对汪山土库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2003年起,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汪山土库进行了抢救性修复,使其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如今,汪山土库已被列入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南昌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汪山土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采风团成员表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南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