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图为市民在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首都电影院检票,准备观影。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从大江南北电影院里人潮涌动,到一张张社交平台上“晒”出的电影票根;从2023年春节档创下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好成绩,到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取得调查以来的最高分……看电影、评电影、分享电影,成为假期文化消费一道生机盎然的风景。
透过一部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我们看到电影工作者的匠心和创造,看到他们想方设法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刻画好、把电影的魅力展现出来。透过观众的选择与热议,我们看到观众对电影的热爱和电影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看到电影市场的复苏回暖,看到中国电影的内在韧性和巨大潜力。
新的一年,期待中国电影从“开门红”到“满堂彩”,不断实现突破,取得新的更大飞跃。
——编 者
2023年1月19日(腊月二十八)
走出心中那片“深海”
本报记者 周飞亚
“伫立在隆冬,就盼望来年的春风。”1月19日晚上9点半,北京UME影城华星店《深海》点映场,片尾曲放完,全场一片静默,人们沉浸在影片带来的情感冲击里,难以抽离。
相似的场景在各个放映厅上演。各地观众纷纷写下留言:“因为要极力控制情绪,走出放映厅之后,我甚至没法开口说话。”“我逃走了,因为眼睛很红,怕被人看见。”
在动画电影《深海》的观影体验里,“情感共鸣”成为关键词。《深海》不是应景的“合家欢”类型,没有明星,凭借实力获得点赞好评。该片的百城点映活动结束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二名。《深海》的上映与反响说明,春节档电影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深海》讲述一个敏感孤独的小女孩在陌生人的善意关怀下,直面自我,最终走出了内心的困境。“深海”不仅是电影里展现的那个奇幻世界,也隐喻着女主角参宿的心灵深处。“七年磨一剑”,《深海》终于与观众见面。人们赞叹画面呈现出的视觉盛宴。《深海》全片应用“粒子水墨”技术,将传统水墨与3D结合起来,创新“中国风”,精细度超越以往任何一部动画作品。这一技术的研发过程充满艰辛,据透露,导演田晓鹏为制作最初3分钟的“粒子水墨”样片,耗时整整两年。视效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剧情服务。深海世界被渲染得五彩斑斓、极致绚烂,因为那是孩子的梦中童话,与参宿在心灵困境中感受到的“灰色世界”形成鲜明反差。片中每一处细节都是埋下的伏笔,有其存在的深意。正如制片人易巧所说:“粒子开发必须要跟故事结合。粒子是参宿堆积的整个世界,是她人生中每一天遇到的人、闻到的气味、记住的数字、看过的书……”
“在影院里,你也会发现你心中那片深海,也许你曾经潜入,也许你正身在其中,但深海中那一只伸向你的手,那一团你拼尽全力想要靠近的光,就在那里,触手可及。抑或,你就是伸向同伴的那只手,就是别人眼里的那团光。”一位观众动情写道:“愿每个人都能被善待。”
记者的话: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白蛇:缘起》《姜子牙》……人们叫得出名字的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是由神话或者经典改编。不借力神话IP、内容完全原创的动画电影,创作难度无疑更大,却是国漫真正崛起的必经之路。因此,《深海》的出现以及获得观众认可,尤为可贵。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
气冲霄汉“满江红”
本报记者 赵偲汝
大年初一下午2点半,北京万达影城的检票处排起长队,这是春节档电影上映的第一天。排队的人太多,几乎遮住了饮品小吃的售卖窗口,连取票都要绕一个大圈。今年春节档有多部风格各异、可供选择的影片。眼下正在排队的是2号厅即将开场的《满江红》。影片上映前,就有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表看法,点评张艺谋导演的这部新作。“两位主演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喜剧演员在悬疑片中会有新突破吗?”演出阵容和有限的剧透让观众充满了期待。
影厅入口处摆放着电影海报,提前到达的观众在此驻足。从闽江学院返京的大学生王迪雅在海报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并拿起手机邀好友拍照合影。家住附近的市民张立带着一家人前来观影,他说:“既有搞笑,又有悬疑,再加上导演特有的风格,我们第一时间就赶来看。”
大约百人的观影厅座无虚席。在民族器乐和戏曲唱段的伴奏下,几个小兵穿梭在小巷中,一场迷局即将上演……《满江红》讲述的是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4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前夜发生的故事。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大场景,人物在古城小巷里穿梭。我所在的影厅,座椅会根据电影情节摇摆、震动,在一些特定环节增强代入感。伴随着紧张激烈的背景音乐,场内观众的神经也紧绷了起来,有的直起了腰背,有的双拳紧攥,仿佛置身事内。
《满江红》从失踪的密信着手,带出了一连串悬疑反转的剧情。张大这一主要人物在影片开始时趋利避害的性格,加深了喜剧色彩,现场观众也随着张大的一举一动频频发笑,谁也料不到他的“歪脑筋”会用在何处。随着剧情的展开,张大等人谋划多年的行动内容逐渐浮出水面,看似意外却环环相扣,步步惊险却步步坚决。演员精彩的演绎、剧情意外的反转,让观众忘记了影片的时长。
影片结束在全军复诵词作《满江红》的气冲霄汉中,甚至有观众也跟着低声吟诵起来。字幕出现,灯光亮起,观众意犹未尽。
出了影厅,走廊上,很多观众还在议论片中的数次剧情反转,而下一场的观众已经检票入场。
记者的话:《满江红》这样一部融合喜剧、悬疑等元素的大片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求。我注意到,院线在排片方面比较充分,取得较高票房也在情理之中。今年的春节档影片汇集了喜剧、科幻、悬疑、谍战、动画等类型,选择众多,很多影迷不止一次走入电影院。观众的观影热情还在持续释放,希望有好的电影源源不断上映,让这种态势一直延续。
2023年1月26日(正月初五)
“流浪地球”里感受真实
本报记者 任姗姗
大年初五早上8点半,我来到北京市丰台区的博纳国际影城方庄店。天气真冷,售票厅里候场的氛围却热气腾腾。原以为看早场电影的人不会太多,但“流浪地球”的号召力可真大。人群里有呼朋引伴的年轻人,有大手牵小手的一家三口,颇让我意外的是,还有为数不少的银发观众。排队检票、对号入座,不过几分钟,200多个座位的影厅几乎全数坐满。直到乐声响起,一束光线从我们的背后照了进来——
“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100年后太阳将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300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流浪地球2》开篇,一场百年后的危机让人不寒而栗。作为电影《流浪地球》前传的这一部,描述了“流浪地球”计划诞生的经过。它续写了前作的“希望”主题,围绕“人类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团结一致”展开叙事。
“173分钟里,我们沉浸在《流浪地球2》营造的幻想世界。”坐在我旁边的观众说,在虚构的《流浪地球2》里,她感受到了真实世界的鲜活。由沙溢扮演的航天员张鹏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整个影厅的观众瞬间破防,我听到了低声的抽泣。“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我相信,会再次看见蓝天,鲜花挂满枝头。”李雪健扮演的周喆直一字一顿,似乎全场观众都在屏息聆听。
“像看一部关于未来的纪录片”,有观众在社交平台写下感受。《流浪地球2》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未来世界,既超现实又有现实的质感。原著作者刘慈欣善用理性编织情节,他所想象的时空宏大壮阔,又有逻辑和细节上的严谨。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很难想象这一切在影像世界如何巨细无遗地展开。尤其面对高清晰度的大银幕,一分一秒的言不及义都难逃观众挑剔的眼睛。画面中,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还有月球空间站、智能机器人等,壮观又奇异、丰富又逼真,这些细节帮观众建立了对于故事和人物的信任。据了解,剧组准备了超10万字的世界观概设,字数比原著还要多,创作中也得到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重工业,以及大量科学顾问的全程支持。也许,这就是沉浸感的来源。
“‘流浪地球’计划,是人类为地球家园奋斗的史诗啊!”灯光亮起,我听到几个年轻观众在议论。也许就从这一刻起,星空在他们眼中已经有了另一种模样。
记者的话:从文学到电影,再到电视剧和动漫,近年来,科幻题材不断“破圈”传播、走向大众。我们为什么要在科幻作品中仰望星空?《流浪地球2》给人以启示,将对技术、文明与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寄予在充满“未来感”的视觉奇观中,让人们在虚构的世界里感受真实、获取力量。
2023年1月27日(正月初六)
沉浸在“无名”者的迷局
本报记者 王 瑨
大年初六的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中心商务区,热闹非常。欧式风情街两侧挂着大红灯笼,百年西餐厅“起士林”门口排起等候的队伍,在天津音乐厅广场拍婚纱照的新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乐祥和的新春气象扑面而至。
上午11点,小白楼朗香街地下一层的电影院,熙熙攘攘。取票机前站满观众,影院游戏机前,幸福之家随处可见。检票员小李告诉我,大多数场次的票在前一天的下午3点前便已售罄。站在我前面检票的市民杨家骅带着家人来看电影,他在春节前夕便抢购到了天津市发放的电影消费券:“听说《无名》是谍战题材和悬疑类型的嫁接,家人很感兴趣。我用‘满60减20’的券,早早在手机上预约买好了票!”影院走廊,摆放着电影《无名》的大幅宣传海报,走进去,不到100人的影厅座无虚席。
电影一开场,观众的注意力就被牢牢吸引。第一个小时,影厅鸦雀无声。正如一位观众观后所言:“这是创作者送给我们的一捧七巧板,观影宛如拼图,很有意思”,观众利用每场戏捕获的信息交叉验证,编织出故事全貌。逐步“拼接”而成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在上海的隐蔽战线通过错综复杂的敌后情报系统,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故事。
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交叉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充满伪装性的人物设计,让这部电影的沉浸感很强。一些场景反复出现,伏笔合而见义。比如,影片开头的变节者及其自白,帮助塑造了梁朝伟饰演的何主任冷酷的伪装形象,当这个场景再次出现,却成为何主任潜伏任务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影片中后段,类似这样丰富的细节和揭秘印证着观众的疑问和猜想。观影者成为“参与者”,影厅中时不时传来“没想到啊”“原来是这样”的低声感叹。
电影片尾字幕“无名”出现时,不少观众仍不舍离席。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王一然告诉我,两个多小时里她全神贯注。“感觉每个镜头都被赋予了生命。电影中,‘无名’的他们用信仰铸就了英名,个个鲜活,都留在我的脑海里。主题曲《无名》响起时,那种久久的激动、感动、震动,是电影给我的最深刻感受。”走出影厅,不少观众饶有兴致地交流电影的叙事时间线,还有年轻观众打开微博,第一时间写下自己的感悟。
电影的生命力,在与观众的互动中生根开花。
记者的话:这部带有鲜明“作者风格”的电影为今年的春节档注入了独特的色彩。《无名》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观影体验的丰富,更是延展思考的空间、回味的后劲儿。观众的口味是多元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期待未来春节档电影的文化盛宴中,拥有类型更加丰富、质量更加上乘的“菜系”,满足观众多元的观影需求。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
“熊出没”飘红影院
本报记者 黄晓慧
大年初七晚上7点,海南省万宁市的春天国际影城3号厅,初一学生吴俏岩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准时落座。硕大的银幕上,总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熊大、熊二“呼哧呼哧”地喘气出场了,72个座位的放映厅瞬间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填满。
“一到过年,我就想到电影院看熊大、熊二,看他们憨萌、勇敢的样子,比收到压岁钱还开心。”吴俏岩说,每年春节后的新学期,电影《熊出没》都会成为她和同学最先聊的假期趣事。
《熊出没·伴我“熊芯”》是“熊出没”系列电影的第九部,也是熊大熊二的妈妈在时隔8年后首次出现在大银幕。吴俏岩的妈妈卓晶晶这次特地陪孩子们观影:“今年讲的是熊大、熊二救妈妈的故事,温馨又暖心,提供一个很好的拉近母子情的机会。”因为孩子是“熊出没”的发烧友,卓晶晶也对这部动画耳熟能详,她很信任“熊出没”的内容和品质。
据影城店长魏秀国介绍,这个春节,领跑当地电影院的除了《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大片,就是这部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熊出没’系列拥有广泛的受众群和稳定的品质保证,使得本地中小学生成为固定的观影群体,他们‘不请自来’,是最有保障的票房来源。”
大年初一、初二两天,魏秀国曾在黄金时段排了一部喜剧电影,但66个座位的厅只卖出46张票。“这部电影品质上乘,可惜片中大量北方的‘梗’,南方观众接不住。”魏秀国在初三后不再排这部喜剧电影,取而代之的是《满江红》和《熊出没·伴我“熊芯”》场次的增加。
过去3年,这家影院经历月均亏损10多万元以及裁员等波折,终于在今年呈现转机,6个放映厅在初一至初七的7天里创下93万元票房、15700观影人次的佳绩,票房收入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40%。尽管观影人次还没有恢复到2020年之前,但魏秀国看到了复苏的希望:“本地年轻人、中小学生、来海南过年的‘候鸟’人群,构成主要观影人群。”
在万宁市,还有另一家“旗鼓相当”的影院华影电影城。店长林诗潭告诉记者,该影院每天排6场《熊出没·伴我“熊芯”》和10场《满江红》,上座率均达到65%以上。初一至初七,该影院票房97万元、观影人次1.8万。“2022年同期,观看‘熊出没’系列电影只有1778人次,今年显然是‘大卖’,就拿初七来说,晚上7点档130个座位的厅卖了128张票,即便9点20分的晚点档,这个厅也卖出100张票。”林诗潭说。
记者的话:每年与观众相约春节档的“熊出没”系列电影,一直在求新求变。定位清晰、持续探索,培育国产动画品牌,是“熊出没”系列电影的特点,也是国产动画行业共同的目标。这个春节档,“熊出没”的高票房来自于好口碑,好口碑则源于过硬的质量,也源于持续深耕春节档与观众所达成的默契。期望我们的国产电影中有更多这样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