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月30日电(记者张昕怡、张武岳、陈灏)不大的驾驶室是吊车司机王海清工作和休息的场所,周围堆放着咖啡和能量饮料。玻璃茶壶里泡着提神茶,没有热水,只能用常温瓶装水冲泡,茶水也失去了颜色。
这位志愿参与山东笏山金矿事故救援的小伙子已经收到了他最想听到的消息:井下11名幸存的被困人员悉数升井,且目前身体状态平稳。“为他们祝福。”王海清说。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后双手合十以表感谢。 新华社记者 陈灏 摄
1月10日14时,山东省栖霞市境内建设中的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井下。烟台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孙树福介绍,爆炸发生于井下离井口240米的“一中段”,造成井筒装备部分损坏,原有井筒内的通风、安全出口、通信等设施遭到破坏。
“爆炸发生时,我们正在井下‘六中段’作业,那是离井口最远的位置,渗水比较多,大家担心水漫上巷道,就顺着井筒内的梯子间向上爬。”回忆起爆炸刚发生时的情景,杜时春仍心有余悸。他们抵达“五中段”后没多久,第二次爆炸就发生了。
杜时春回忆说,爆炸后烟尘特别大,隔着两三米距离都看不到人,只能看见矿灯。有人决定继续往上爬,确认安全之后会给他们信号。但是,杜时春等人始终没有等来信号,他和10名工友决定留在“五中段”等待救援。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新华社记者 陈灏 摄
接到事故报告后,来自中国各地的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奔赴现场。先后共有17支专业救援队伍和1支消防救援队伍,救援人员633人,救援装备407台套投入现场救援。
“被困人员在六七百米的深度,这是我们以前没遇到过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组组长陈玉民直言,这场救援难度是世界级的。
整个救援过程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打通原有升井通道的同时,钻孔队伍在地面也加快向井下打钻,尝试打通另一条生命通道。
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救援现场,钻机、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同时作业,机器轰鸣声昼夜不停;钻机穿透山体,扬起大量白色粉末,一旁操作钻机的救援队员,像是一个“面人”,身上的工装也已辨不清颜色……
17日,时间接近14时,连接井下5中段的3号钻孔成功通巷。救援现场万籁俱寂,所有的机器都停止转动,山风中流动着紧张情绪。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新华社记者 陈灏 摄
“当、当、当……”救援人员抡足了劲儿敲击长达600米的钻杆。“啾、啾……”井下传来变了声调的回应。
钻孔打通之后,救援人员向“五中段”投放了营养液。补给绳带回来一张字条,上边除了详细介绍被困人员数量、身体状况和需求外,还写下了一句话:“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
写下这张纸条的是带着4名员工在井下安装电气设备的烟台思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纪。“现场除了我,还有10个人。我是年龄最大的,经验还比较丰富。我觉得有责任把他们带好,一起走出困境。”张纪对记者说,他极力安抚所有被困人员的情绪,让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全力营救。
救援人员没有辜负被困人员的信任。21日,专家预测,回风井完全打通预计至少需要15天。但就在三天之后,清障作业峰回路转:24日上午,记者得到消息,井筒即将贯通!
“我们清理到距井口368米位置后发现,支撑堵塞物的是附近几根倾斜的钢管,而且钢管下边几乎没有堵塞!”肖文儒说,后续的清理难度大幅降低,救援人员很快完成清理,打通了这条生命救援通道。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新华社记者 陈灏 摄
在井筒清理到“四中段”附近时,被困人员刘常建听到了对讲机里讲话的声音。刘常建在没有食物补给的情况下,独自支撑了14天。他鼓足力气大声喊道:“我在‘四中’,‘四中’有人!”24日上午11时13分,刘常建被救出地面,紧急送往医院。
不久,井筒清理到“五中段”,张纪、杜时春、王海龙等10名被困人员也陆续升井。“大家都发扬风格,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人员先升井。”杜时春说,他由于头上有轻伤,成为“五中段”首批3名升井人员之一。
王海龙最后一批升井。当时他戴着黑色眼罩,恰好面朝现场等待的人群。他双手合十表示感谢。握在手心里的手电筒还开着,光线打在他的脸上。
这场“地心营救”般的大救援中,狭小空间内两次爆炸后,历经灾难而幸存的11人时隔14天从地下五六百米处重见天日,堪称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又一桩生命奇迹。造就奇迹的力量是来自幸存者和救援人员的勠力同心,更源自中国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信念的坚守。(参与采写:吴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