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有生克:蝗虫属哪一五行?蝗灾频发,您看它们的天敌是啥?
近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接连发出蝗灾预警,称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6月份。届时,蝗群规模或可增长至目前的500倍。
2月15日,《4000亿只蝗灾预警拉响,军民曾联合抗蝗,日寇却视蝗如神如友》一文刊发后,有读者留言问,如此庞大而又繁殖传播速度如此快的蝗虫,能不能从传统文化上来分析下,蝗虫是什么五行,又能不能从古人留下的传统智慧、阴阳五行生克的关系上来分析下,如何有效防控。
今天,“源易缘”就重点来谈谈蝗虫的五行常识。
蝗虫危害人类已久,甚至在人类的历史生活中,从未消停过,还与水涝和旱灾,并称为国家的“三大灾”。
引用《新民晚报》刊发的一组文章数据显示:历史上,秦汉时期的蝗灾每8-9年发生一次,到了宋朝时期约为3-5年发生一次,元代时期为1年半时间发生一次,明清时期则为2-3年发生一次,中国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据可查的史料显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面向全国颁布《捕蝗令》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面对铺天盖天的蝗灾,他号令全国各地的人,要下大力气捕杀蝗虫,荡除蝗害。
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明朝末年,面对内忧外患,国势衰微的不妙情境,崇祯皇帝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国难当头,令他忧心忡忡的还有突如其来的这场蝗虫天灾。
“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野无青草,十室九空。”……对崇祯皇帝来讲,这些蝗虫的威胁程度,怕是丝毫不弱于边境线入侵的敌人……
在四大名著和文学作品里,也有多处谈到了“蝗虫”和“蝗灾”。
如,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如来佛祖在讲法时,曾谈到: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虫——蠃、鳞、毛、羽、昆。
而《红楼梦》中,林黛玉更是称刘姥姥是“母蝗虫”,还让惜春把她画在大观园图里,起名叫《携蝗大嚼图》,又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而古代闹饥荒时,饥民大量逃荒,犹如铺天盖地的蝗虫,所以有“饥民如蝗”的比喻。
来到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也正是饥民中的一员,林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从传统文化上来讲,蝗虫又是什么五行呢?
传统文化《易经》中强调,天地之间,太极判而为阴阳,阴阳分而为五行……万物错综变化,不离其宗:金、木、水、火、土……
中国的道教文化认为,玉皇大帝的职权范围包括:天上、地下、人间等“三界”,四方、四维、上下等十方,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一切生物等“四生”,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主宰着天上、地上、地下的所有神仙和生灵。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只能存活2-3个月。
蝗虫的寿命虽然很短,但其繁殖能力却是十分地厉害,从卵生到具备繁殖的能力只需要30多天。
在网络上公布的一组数据中,提到:温带地区,蝗虫一般一年两代,在暖温带地区一年3代,在热带地区一年甚至能繁殖4代,一头成熟雌性蝗虫一生平均能产卵200粒以上,最多能达1000粒左右。
在蝗虫的世界里,物种多达上万种。所有蝗虫物种中,最具破坏力的是“沙漠蝗”,主要分布在非洲。
这种蝗虫有“三大快”的特点:一是飞得快,一天可随风飞翔100-200公里,能越过1000米以上的山脉;二是繁殖快,每年至少会繁殖两代到5代的蝗虫。可见,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预警中,防控不好,数量可增至现今的500倍,并非空穴来风;三是吃得快,这些草食性昆虫,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蝗虫”、“沙漠”、“非洲”、“热带”……
从上面的文字内容中,可以得知,蝗虫是卵生动物中的一种昆虫;从其名字和特性上来看,蝗虫是喜热喜土的一种动物。
五行生克原理是:木能生火,火能生土……蝗虫主要在非洲热带地区生存繁殖,名字中又带有“蝗”字,音通“黄”。
传统文化《易经》中:东方青龙主木,其色为青;西方白虎主金,其色为白;南方朱雀之位,其色为红;北方玄武之位,其色为黑;中央勾陈(麒麟)之位,其色主黄。
在药典古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等书中,也对蝗虫注释为:其味甘,性温,平。其功能可主治脾虚少食(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等功效。
《易经》五行中,五行土味主甘、其性柔和。
中国首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强调:蝗字,虫也!从虫皇声!有细心的人发现,蝗虫的背和腹部,还有“王”字的形状。
可见,蝗虫的五行属性为“土”。
知道了蝗虫的五行属性,再按照五行的生克原理:木能克土!就可以找到相应对抗瘟蝗的方法
聪明智慧的中国人,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做起,采取在蝗虫容易滋生繁殖期,喷洒农药,兴修水利,垦荒种植等方式,减少蝗虫的栖息地。
同时,加大养殖鸡、鸭、鹅等家禽的数量,抑制蝗灾的生长和扩散;
再一个方法是,大力修建鸟巢,禁止食用青蛙等蛙类,通过“筑巢引凤”等方式,吸引粉红椋鸟等天然鸟类入群,以及保护螳螂、蜘蛛、蜥蜴等蝗虫天敌,来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史志》、《易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