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已经拥有的全天候战船,还是言过其实?实际它开创了船舶的新结构(1565)

中国的古代战船,在明代之前总体上说并不太重视航海性能,但是唐朝由于对外交往比较繁盛,也产生了一定的海防要求。过去军队常见的楼船、艨艟和斗舰等等航海性能较差,一遇风浪很容易颠簸,难以完成作战任务。为此唐代出现了一种新式战船“海鹘”。网上有些介绍称其为全天候战船,其实这有点言过其实了。不过海鹘战船确实又独特的地方,并且由于史料匮乏,使得海鹘这种新式战船的真面目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

海鹘战船的一种模型

“海鹘”战船最早见于唐代李荃所撰写的《太白阴经》,该书共列举了唐代水师6中主力战船:楼船、艨艟、战舰、走舸、游艇以及海鹘。前五种在前代兵书中都有类似记录,唯有海鹘乃是新船。根据该书记载,“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其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战船之制”。除了《太白阴经》之外,《武经总要》对该船也有记载,“海鹘者船型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舷上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翅,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无有倾侧”。清代《格致镜原》对该船记载如下,“海鹘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左右置浮板,如翅”。“越人水战有舟名海鹘,急流浴浪不溺”。

海鹘战船

目前海鹘的经典图示就如上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海鹘没有风帆,估计用桨推进,再根据图上画出的女墙大小,估计这种船只不会太大。其实仔细看看这幅图所画的船型有点类似于800多年以后的朝鲜板屋船。朝鲜受中华文化影响,很难说板屋船不受到中国船只的影响。

朝鲜板屋船

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要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海鹘船在大浪之中没有侧倾之虞。史料中写的很明白,就是“浮板”。那么这个“浮板”到底是什么,就有不同观点了。例如比较常见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说浮板指的是披水板。披水板又称为撬头或者腰舵,沙船上用的比较多,主要作用是减少横漂,不用时拉起,使用时再放入水中。

这个图可以直观的看到披水板的样子

另一种观点认为浮板应该是梗水木,按照现代话说就是舭龙骨。舭龙骨的主要作用是减摇。因此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披水板的作用是减小横漂,梗水木的作用是减摇,两者作用不同,不能互相替代。而根据史籍描述,浮板主要目的是减摇,因此这里的浮板是梗水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船体水下部分中部长条为舭龙骨

140那个位置就是梗水木,作用相当于舭龙骨

不过,这又出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舭龙骨的话,现代船只的舭龙骨都在水下,1978年发现的宋代宁波古船,梗水木也在水下,但是史籍的记录却出现了问题。

根据《太白阴经》的说法,浮板在舷下,那么可以理解为在水下,理解成梗水木自无不可。但是《武经总要》却说在舷上,如果理解为在水上,那么浮板理解成披水板也不是没有道理。剩下的记录就没有说明浮板位置。考虑到四库本《武经总要》讹误较多,也有可能将上下写反,但是即使将其理解为梗水木,那么浮板的“浮”又作何解释?由于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也就导致了对于海鹘战船是什么样子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各地博物馆做出的模型也大不相同。不过各处的模型都设置了风帆作为动力,席龙飞教授的复原还为其配备了橹。

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制作的海鹘船模型可见这个模型直接安装了“浮板”

席龙飞教授等复原的海鹘船,采用梗水木

那么我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笔者认为,浮板是梗水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很有可能还是比较原始的梗水木,可能由披水板启发而来,因此是一种早期的不成熟的设计,其位置很可能并不像宋代以后这么合理,距离水面比较近,而且由于由披水板启发,可能其形状更类似于减摇鳍。所以笔者设想的海鹘是这个样子的,总体上看起来像板屋船,但是船头宽度大于船尾,船尾高挑,没有风帆,使用桨或者橹推进,船体侧面水线一下设置有作用类似梗水木但形状类似披水板的“浮板”,起到减摇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