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卓胜微带来减小开关插损、降低放大器噪声系数新方案;华为与韩企Hansol PNS达成韩国授权代理合作

1.【专利解密】卓胜微带来减小开关插损、降低放大器噪声系数新方案

【爱集微点评】卓胜微的射频专利,通过设置放大模块和选择模块,解决了开关插损导致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较大的问题,达到了减小开关插损和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的效果。

集微网消息,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在挑战中前行,国产射频前端企业仍保持奋进的姿态。2022年多家射频前端企业成功上市,而卓胜微连续两年在“中国半导体TOP100”的前端射频榜单中保持第一。

为了提高信道容量、提高频谱效率,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在射频芯片中被大量使用。而低噪声放大器作为射频芯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可以实现多进多出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目前,多进多出低噪声放大器结构需要在低噪声放大器每个输入端与放大电路之间通过开关选择电路相连接,这引入了开关插损,恶化了系统的噪声系数,影响了输入阻抗匹配。

为此,卓胜微于2022年10月31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及射频芯片”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2211341609.6),申请人为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1 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专利提出一种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低噪声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模块101、多个第二放大模块102、多个选择模块103、多个驱动模块104和多个负载模块105。其中第一放大模块101的输入/出端分别接入第一射频信号RF1/第二射频信号RF2,第一放大模块101在启用时,将第一射频信号RF1放大为第二射频信号RF2。同理,第二放大模块102的输入端接入第三射频信号RF3,输出端输出第四射频信号RF4。选择模块103与两个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以根据待放大射频信号选择对第一放大模块101或第二放大模块102进行选择。驱动模块104与选择模块103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接收和输出第二射频信号RF2或第四射频信号RF4。负载模块105与驱动模块104连接,根据驱动模块104输出的射频信号输出射频输出信号RFout。

由于第一放大模块101可以将一个第一射频信号RF1放大后,输出第二射频信号RF2,而且第一放大模块101的输出端与选择模块103的第一端连接。这就使得第一放大模块101经过多个选择模块103之后可以输出多个射频信号,从而实现一进多出的放大模式。第二、三等放大模块以此类推,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信道容量,节约了资源,增加了低噪声放大器的适用范围。

另外,通过将选择模块103设置在第一放大模块101和第二放大模块102的输出端之后,可以避免选择模块103对第一放大模块101和第二放大模块102的输入阻抗产生干扰,从而避免输入阻抗匹配的恶化,减小开关插损,减小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简而言之,卓胜微的射频专利,通过设置放大模块和选择模块,解决了开关插损导致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较大的问题,达到了减小开关插损和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的效果。

卓胜微一直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经过10余年的打磨,相继在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地设有研发或销售中心。卓胜微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宗旨,不断加强射频平台能力建设。相信在充满机遇的2023,卓胜微可以为全球客户带来持续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射频产品,最终拿到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关于爱集微知识产权

“爱集微知识产权”由曾在华为、富士康、中芯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以及资深专利审查员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依托爱集微在ICT领域的长期积累,围绕半导体及其智能应用领域,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投融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上市知识产权辅导、竞争对手情报策略、专利风险预警和防控、专利价值评估和资产盘点、贯标和专利大赛辅导等业务上具有突出实力。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挖掘布局、专利分析、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一站式托管服务、专利标准化、专利池建设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愿景是成为“ICT领域卓越的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

(校对/赵月)

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柔顺机构推出可重构贴片天线

可重构天线是未来通信网络系统(如6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的许多可重构天线设计存在不足:它们在高温或低温下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功率限制,或者需要定期维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将电磁铁与柔顺机构相结合,推出了其概念验证可重构贴片天线。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研究人员设计的可重构天线原型。

图片来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符合柔顺机制的物体可被设计成向某个方向反复弯曲,并能经受住恶劣环境。当应用于可重构天线时,柔顺机构使天线臂能以可预测的方式弯曲,这反过来又在不使用铰链或轴承的情况下改变了它的工作频率。

研究人员介绍说,就像变色龙触发皮肤上的微小隆起移动,从而改变它的颜色一样,一个可重构天线可改变它的频率,从低到高再回到原来的频率,只需配置它的机械特性,就能在柔顺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受日本折纸艺术启发,利用柔顺机构理论设计的“折纸天线”虽可重构,但其在坚固性、长期可靠性和高功率处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如果不精心设计,这些类型的设备在现场将受到环境和操作寿命的限制。

此次,研究团队使用商业电磁模拟软件绘制并设计了一个圆形虹膜贴片天线原型。然后,他们对其进行3D打印,并在电波暗室中测试了它的疲劳故障以及频率和辐射模式保真度。

该原型只比人类手掌略大一点,其设计目标是演示特定的频率。对于高频应用,这项技术可扩展到集成电路级别;对于低频应用,可扩大尺寸。

研究人员表示,该成果将柔顺机构作为整个电磁学领域的一种新设计范式,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分支,将会带来令人兴奋的应用。

3.中安惟新与海康威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AI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集微网消息(文/白雨轩)2月12日,中安惟新在官微发文称,2月10日,公司与海康威视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在“智慧安防”、AI人工智能、产品培训和支持等方面,共同打造聚焦危化品行业领域的智能标杆产品和优秀解决方案。签约现场,中安惟新和海康威视AI联合实验室也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海康威视主营业务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企事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致力于构筑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用户数不断攀升,从100万到1000万,再到1亿,仅用两个月,刷新了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用户数增长的记录,ChatGPT也将AI技术与应用推向了新高潮,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据日媒报道,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是人工智能(AI)研究论文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根据该研究,从AI论文数量来看,中国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发表了4.3万篇论文,大约是美国的两倍;同时,该研究还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前10%来衡量论文的质量。

(校对/黄仁贵)

4.华为与韩企Hansol PNS达成韩国授权代理合作

集微网消息,据韩媒BusinessKorea报道,华为韩国公司授权韩企Hansol PNS作为企业产品的韩国独家代理商。

2月10日,两家公司在首尔的华为韩国办事处签署协议,华为韩国公司CEO孙鲁源与Hansol PNS IT服务部门负责人金亨俊出席了会议,两家公司计划为韩国客户提供最佳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服务。“华为有能力稳定提供优秀的设备,”金亨俊表示。“我们将通过稳定我们的分销网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出色的解决方案。”

1月,孙鲁源在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峰会表示,华为作为韩国ICT产业的重要成员,将基于我们对数据中心业务的深刻理解和技术优势,与客户、伙伴开展合作,引领数据中心行业朝着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共建更为广阔美好的绿色未来。

(校对/赵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