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个小山村里的井出水时 村民们都哭了……

双坝塘村打出井水 供图

近日,陆良县水务局的人员告诉陆县马街镇泉丰村双坝塘村的村民,经过水质检测和6个多月的动态监测,他们村的井,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村里一篇欢腾。官方的认可,让他们确信结束了上百年来人畜共饮坝塘脏水的历史!

“感谢老支书这几十年的坚持,更要感谢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和好干部,我们喝不上这口水。”村民们说。

30年苦水 嫁入村中的媳妇不敢买浅色衣服

陆良县马街镇双坝塘自然村,地处陆良龙海山脉中段,海拔2300多米,隶属马街镇泉丰村委会,是陆良县为数不多的贫困村之一。这个仅有46户147人的小山村,依托两个蓄聚雨水的土坝塘建村,“双坝塘”的村名由此得来。建村以来,村边两个坝塘蓄下肮脏浑浊的雨水人畜共用,生存了上百年。喝上一口清甜干净的水,成了这个村一代代延续的梦想。

今年45岁的吴丽芬,1988年从邻县师宗的五龙乡嫁到双坝塘村。五龙乡不缺水,所以她压根就想不到还有如此缺水的地方。

双坝塘村打出井水 供图

“出嫁那天,亲戚们来‘送亲’。年幼的侄子渴得又哭又闹,但就是一口也不愿喝双坝塘的浑水。”吴丽芬说,看着孩子哭闹的模样,当时亲戚们看她的眼神充满了关心、同情和不解:“那些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吴丽芬手脚勤快,家里地头的活计都是一把好手,公婆对她很满意。唯有一件事会让公公指责:她挑水总是会晃,辛辛苦苦挑来的一担水,到家洒得所剩无几,公公看着心疼——心疼她挑水累,更心疼珍贵的水就那样浪费在了地上。

“想想都觉得心酸。用那种水煮饭,满是黄沫沫,煮熟之后,饭发红,吃的时候还有点怪味。” 吴丽芬说:“白衣服洗成了黄衣服,再也洗不干净了。嫁过来我就再没有买过白衣服”。

说起缺水的苦,双坝塘村无论是谁,总有说不完的酸楚故事。无一例外,他们在讲述那些故事的时候,眼睛里没有绝望,却总是充满了一股子积极的劲头。他们相信,总会越来越好的。

 两支钻井队断言无水 但他们从未放弃

一直以来,陆良县都把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当成民生之首,通过打井、建坝塘、建水窖等手段,下大力气解决像双坝塘这样缺水的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双坝塘村的蓄水坝塘和集雨小水窖在县委政府的帮助下,几经改造和扩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但无论是坝塘还是水窖,依靠的都是天降雨。坝塘的改扩建和小水窖的增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吃水难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用尽全力保障双坝塘村民基本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丰泉村还有一个人,在坚持为双坝塘村民找水。他就是丰泉村党总支书记叫陆康安。上世纪60年代,陆康安到双坝塘村当了3年的民办教师。也正是那三年的经历,在他心里打下了一个结:只要有能力,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双坝塘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

“我教书的时候,村里的坝塘里漂浮羊粪球,细长的小红虫在水里游荡。乡亲们荡开水面上的羊粪球就挑水回家做饭,而我教的孩子们绝大多数蓬头垢面很少洗澡.....乡亲们吃水的苦和盼水的心情在我心里留下了烙印。” 陆康安说。

1994年,担任马街镇丝绸厂厂长的陆康安请来专业的钻井队到双坝塘村打井。工程师现场勘测之后,指着水文地质图明确地告诉陆康安,这个地方打不出水来。

2014年,陆康安当选为泉丰村党总支书记,有了“当家人”的身份,双坝塘的吃水问题,更是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心里。这一年,他计划打两口井,山下的泉丰村没几天就打出水来;可山上的双坝塘村就难了,钻井队的工程人员来到山上勘测完后,连水文图都没看,就干脆利落地告诉他:没水,打不出来。

好不容易涌起的一丝希望再次破灭。在难受的同时搞,作为村支书的陆康安只能竭尽全力保水。政府在建坝塘、修水窖,而他,则多方协调爱心企业、社会贤达,不停地送水上山。这几年,他年均向山上送水6800多立方,每年投入送水经费10万元左右。

双坝塘村打出井水 供图

  感恩党的好政策 吃水不忘挖井人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下大力气彻底解决全县山区少数贫困村吃水难的问题,再次成为陆良县委政府筹划解决的头等民生大事。陆良县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改扩建蓄水坝塘,加大小水窖建设的补贴力度、派出水务人员指导建设集水工程等。据陆良县水务局工程师赵正斌介绍,截止2020年9月,全县共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11件。其中,千人以上85件,分散式供水24523件,主要解决全县7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1个华侨管理区,137个村(社区),579个自然村63.87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2019年底,双坝塘村小组长刘兴国给陆康安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支来自福建的钻井队在双坝塘村的邻村打出了水!

这一消息让已经75岁的陆康安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他迅速将这支钻井队请到了双坝塘村。在仔细踏勘了双坝塘村地形后,钻井队负责人说:试试!

在征得上级水务部门的同意后,钻井队最先在村里蓄水坝塘的中心位置开始了钻探尝试。这一试,就是7天6夜。在钻探到七天的时候,钻井队无奈告诉陆康安和围观的村民:地下250多米的岩层太厚,实在钻不下去了。“你们尽力了,不怪你们……”陆康安对钻井队的负责人这样说,“能不能再换个地方试试?”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陆康安颇不好意思。那就再试试!

在村边选好第二个钻探点,井架又一次轰鸣了起来。第二次尝试,时间更长。钻井队开足马力,足足工作了15个昼夜。2020年年初,钻井队传来了好消息:打到地下380多米,有水了!尽管还没有见到喷涌的井水,但双坝塘还是全村沸腾。

2020年4月13日,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焦急等待之后,水管水泵终于安装完毕,可以合闸抽水了。村里数十名老老少少村民围拢在深井旁的出水口,焦急地等待着。由于村委会有事,陆康安没有能赶上那个时刻。他把手机的铃音调到了最大,再三交代小组长刘兴国,出水了一定要打电话给他。

终于合闸了。水泵轰鸣了3分多钟后,没有见一滴水冒出来,刘兴国和围观等待的村民们的心又一点点沉了下去:不会又没水吧?水泵运转了4分多钟的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句:出水啦!站在人群外围的刘兴国挤到水管边,看着哗啦啦喷涌的进水,听着乡亲们的掌声和欢呼声,眼泪涌了上来。他拨通陆康安的电话:“老书记,出水了!”电话的那头,听着欢呼声、机器轰鸣声、水流声和鼓掌声的陆康安,只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双坝塘村打出井水的消息迅速报到了镇上和县里,很快,县乡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村里,在取样送检的同时,水务工程师们开始了自来水管网工程的勘测设计。

在县委政府的指示下,马街镇统筹规划,决定用这一口井水,一次性解决包含双坝塘在内的三个自然村的吃水问题。“县委政府要求我们,创造条件,让山上三个缺水自然村全部用上自来水,一个都不能少!”在陆良县委政府的支持下,马街镇党委政府牵头,投资76.75万元,由三个村的群众投工投劳,安装主管道9.23公里,支管道2.36公里,入户管道21.34公里,安装入户110户,建设自来水供水蓄水池2件蓄水150米,建设机井1件,变压器安装工程1件。

2020年5月底,自来水工程完工,双坝塘村、钱家房村、羊监房村三个自然村的110户村民在家拧开水龙头,放出了清冽的自来水。2020年10月27日,陆良县水务局对井水水质和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最后的验收。

保绍宽,双坝塘村村民,今年75岁。从记事起,他就在跟着父母不停地找水、挑水、喝浑浊的坝塘水。看着自家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他说:“谢谢老书记,感谢党和政府!我从睁眼起就没想过还能喝上‘管子水’。不愁水的好日子来了,我要是能再年轻二十岁就好了”“现在敢穿浅色的衣服了!衣服再怎么洗也不会发黄了。”吴丽芳穿着浅粉色的外套,一边洗菜一边说道。陆康安告诉记者,对于双坝塘的发展,他们很早就有了规划,特色乡村旅游和林下特色种养殖最适合这个村,“没水的时候是空想,有水了,所有的计划都可逐步实施了。”

云南网通讯员 张朗坤 许吉洋洋 侍红良 罗爱波 记者 蒋贵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