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戈壁一待几十年,他只是想守护敦煌~

以共益创新连接美好愿景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一个古老而灿烂的地方,人文自然景观众多,比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古城......戈壁、沙漠、盐碱地造就的大漠绝美风光,令人心动。

图:敦煌莫高窟

来源:敦煌研究院公众号

#01

认识敦煌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文字,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同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在的敦煌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历史浓厚的人文景观,已成为中国的魅力城市。

提到敦煌,便不得不说敦煌莫高窟。作为敦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历经沧桑历史,朝代更迭,莫高窟留下的不仅是艺术,更是曾经的文明。

现在的敦煌研究院便是保护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石窟艺术景观及研究“敦煌学”的科研单位。前身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整个敦煌的守护与研究极其不易,多亏了当时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常书鸿。

#02

结缘

常书鸿,”敦煌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与敦煌的结缘还要从他在法国留学开始......1935年的一个下午,闲来无事,常书鸿便到塞纳河边上的一处旧市场闲逛,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敦煌图录》的册子,翻看着敦煌石窟的瑰宝艺术,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尤其是里面那幅7世纪的《父母恩重经》图,其技法成就,据说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乔托还早了700年。

天渐渐黑了,常书鸿仍然看的津津有味。他心想自己不远万里来到法国,为的不就是学习更精湛的艺术技法、更完美的艺术表达吗?他在《敦煌图录》中看到了这种艺术,如此高级的、源自我们自己国家的古老艺术,深深地震撼到了常书鸿,让他心中萌生了回到祖国,探访敦煌的想法。

回国,去敦煌,但因家人的阻拦和抗日战争的爆发,兜兜转转,九年后,常书鸿才抵达敦煌,并担任了刚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

由于那本《敦煌图录》展示的艺术瑰宝,常书鸿对敦煌充满了无限幻想,但他没有想到敦煌的环境如此恶劣,生活条件远比他想的更加糟糕,坚守比抵达要困难的多

常年风沙不断,四季难见绿色,吃饭喝水都是个问题。周围拥有水源的地方不多,而且都是重碱性水,需要配上醋一起喝。

一碗水,一碗醋,后来也就习惯了。

因为他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文物的保护行动已刻不容缓。

#03

守护敦煌之旅

风沙肆虐侵蚀,文物常年无保护。当常书鸿等一行人来到敦煌的时候,发现文物的受损已极为严重。他们忍受着艰苦的条件,身体的不适,在商量对策后,迅速开展文物保护措施。

但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大难题。洞窑内积沙太多,没有辅助工具,如果单靠双手清沙不知何年何月......并且清沙治标不治本,必须要有防沙的办法,还好在村民的帮助下,他们有了进展的方向。

敦煌的重碱性水与沙土混合,具有黏性。利用这个特性,大家决定在周围建立一堵土围墙。说时迟,那时快,这些艺术家们撸起袖子便干起了泥瓦匠的工程。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从此,常书鸿和这些艺术家们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敦煌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之路。

图:常书鸿在洞窑临摹壁画

来源:敦煌研究院公众号

但好景不长,1945年7月,国民政府突然决定,要裁撤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为保住研究院,各处寻求帮助,并且联系开展敦煌艺术展览,期望获得社会的关注和同情。

皇天不负有心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不仅保住了,还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并于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常书鸿就像护卫自己的孩子一样,护卫敦煌莫高窟。在十年文革的动乱时期,他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被称为“老牛鬼”,他没有太多怨言。但是大家认为敦煌莫高窟是“封建糟粕”,常书鸿愤概不已,可他并没办法.....

直到文革后的第二年,他恢复所长职务,便迅速重启所里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希望能再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一年,他已是74岁的老人,也是他在敦煌工作的第35个年头。

1982年,政府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决定安排他去北京文物局当顾问,后来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被任命为名誉院长。

1994年,常书鸿在北京去世,墓碑上镌刻着“敦煌守护神”的5个大字,他将自己的半生献给了敦煌。

现在的敦煌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敦煌灌区外和绿洲周边的湿地不断萎缩和退化,绿洲边沿沙漠化趋势也呈现加快的趋势。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莫高窟、月牙泉等人文自然景观的存续,还关系着敦煌的生死存亡。

保护敦煌,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接力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魅力敦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