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杯赛艇城市冲刺赛总决赛现场。 通讯员 韩 啸摄
精彩激烈的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让观赛的市民在家门口过了把瘾。 通讯员 黄雅雯摄
丁俊晖在比赛中。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征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荣 张 弛 余 燕
2012年4月,我省首场马拉松比赛在上饶举办,填补了全省马拉松赛事的空白;
2015年1月,首届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在玉山县开赛,这是上饶首次举办国际级赛事;
2023年11月,上饶奥飞女排全新亮相,“省队市建”让阔别30余年的江西女排再次出现在中国女排最高水平赛场上;
…………
导赛入城、以赛兴城。经过多年的接续发力,2023年,上饶市明确提出打造体育“赛事名城”目标。
上饶为何青睐体育赛事?“赛事名城”给上饶带来了什么?近期,记者循迹观察——
高水平体育赛事缘何落户上饶?
近年来,上饶市在体育赛事方面表现活跃,举办了一系列的体育赛事,特别是在玉山县举办的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和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在德兴市举行的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在婺源县举行的中国最美乡村全国气排球邀请赛,以及连续多年承办的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上饶赛区),更是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体育爱好者的目光。
数据显示:2023年,上饶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549项,其中国际级6项、国家级39项、省级44项、市级68项、县级392项。
上饶为什么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赛事落户?
上饶市给出答案:主要得益于先进的体育设施、专业的赛事组织能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群众的参与热情。
上饶市拥有能够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硬件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上饶市体育中心(馆)、体育场,建筑等级为甲级,能够承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投资5.6亿元、按照国家体育馆乙级标准建成的婺源体育中心,能承接各类体育赛事,也成为这个全域旅游县的新地标;玉山体育中心是全球第一个以台球为主的综合性场馆……这些设施为举办各类赛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上饶市拥有出色的赛事组织能力。该市坚持“开门办体育”,推行“管办分离”体制,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组织、院校以及相关企业参与办赛,全市长跑、篮球、户外运动、乒乓球等专业协会达41个,1.5万余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定期开展分级分类的专业培训。这些专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为举办各类赛事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力量。
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上饶吸引赛事落户的重要因素之一。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毗邻长三角,已形成便捷完善的“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南北纵通,沪昆高铁、沪昆普速铁路和合福高铁在此交会形成高铁枢纽,让上饶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朝发夕至,大大方便了全国各地观众和参赛者的出行。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赛事尤其是高水平赛事的兴趣愈发强烈,群众参与的热情大为高涨,助推了体育赛事频频落户上饶。去年全市各类赛事中,直接参赛队员超22万人次,参与活动人群达200万人次以上,带动人流量600万人次左右。
体育赛事给上饶带来哪些变化?
一项项精彩赛事,不仅带给人们运动快乐,而且以赛促宣、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销,最终有助于城市建设日新、乡村振兴有力、文旅产业向上,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饶导入赛事,以赛名城,其意义超过了体育赛事本身;因赛事而带来的变化,则长期而持续——
提升城市品质。随着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共融,“赛事效应”带来的不仅是热闹的盛会、赛事的收益,更是赛事举办城市能级的持续升级,优化场馆设施等“硬环境”,提升公共服务等“软实力”,实现城市社会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攀升。“上饶城市很美很干净,市民文明有礼素质高,我下次还会带家人来旅游。”随着一场场赛事的圆满完成,上饶的办赛水平、服务水准以及城市面貌等,得到了众多运动员和亲友团的认可,许多人自发成了“大美上饶”的“移动宣传员”。
健全体育设施。通过高频率办赛,体育场馆设施得以不断完善,放眼上饶市域,各大体育场馆都在加快提质升级:上饶市体育中心改造全面推进,体育场、足球场、飞碟靶场的建设及体育馆改造业已完成;玉山县世界台球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台球爱好者的体育文化殿堂;余干水上训练基地、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健身步道、广丰区体育公园、高铁试验区体育公园以及城市慢行系统正在加快建设。2023年,全市新增社会足球场地28个、健身步道671公里、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129个、新建或扩建体育公园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8平方米。更重要的是,体育赛事带动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和体育素养。
促进文旅发展。上饶自然景观雄奇秀丽,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婺源、三清山、鄱阳湖等名村名山名湖在国内闻名遐迩。立足优越的特色资源,各地大力做好“体育+”文章,在一次次赛事中出圈扬名,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去年12月17日,2023第五届婺源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全国的近1.5万名马拉松爱好者不仅踊跃参赛,而且领略了月亮湾、婺源博物馆、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文化、自然景观。
催生群运热浪。上饶运动员徐诗晓,8月9日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功卫冕,成为囊括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的“大满贯”冠军;全市篮球争霸赛、足球联赛、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市直机关趣味运动会等精彩纷呈;广信“城BA”、横峰“村BA”、玉山“村台”、婺源“村排”、全市农耕赛等热辣出圈,街头村口成了运动达人的“绝佳秀场”……一场场比赛,一次次比拼,在市民心中播下了体育的种子,让体育精神融入了城市血脉。婺源市民许剑敏自豪地说:“家乡风景如画,运动场馆功能齐全。我平时喜欢游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国标泳池,感觉幸福满满的。”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上饶仍需持续发力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不是一句口号。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更非一日之功。
从全国来看,许多省会城市开启了体育赛道,将“赛事名城”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之一,诸如广州、南京、长沙、武汉、成都等城市,都清晰提出了“赛事名城”的定位。
从我省来看,体育赛事也在各设区市呈“井喷”之势。南昌全力引进国家级赛事落户、积极申办省级体育赛事,九江全力打造瑞昌专业羽毛球训练基地,赣州全力打造全南全国性攀岩比赛……一场场赛事在我省激情上演。
对照国内城市打造体育“赛事名城”的标准,上饶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体育场馆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我省体育场馆建设相关标准,每一个设区市、县(市、区)需建设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公共体育馆或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一个公共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目前上饶市本级,鄱阳、余干、婺源、玉山等县级已达标,但个别地方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本土品牌赛事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已培育了上饶“马拉松”、玉山“台球”、德兴“铁人三项”、婺源“气排球”、余干“水上运动”、三清山“环鄱赛”等品牌赛事,但对比贵州“村超”“村BA”等顶流体育IP,上饶的本土品牌赛事还有很大差距。同时高端赛事、品牌赛事和体育项目大多集中在婺源、玉山、德兴等县(市、区),少数县(市、区)体育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活力不足、产业规模不大,需在活动策划、组织保障和宣传推介等方面狠下功夫,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推动本地赛事出圈出彩。
“赛事+”须进一步整合资源。特别是赛事+旅游、赛事+会展、赛事+商贸、赛事+文创还没有深入融合发展,未能为城市发展赋能、为乡村振兴助力,未能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更离不开体育人才的挖掘、培养与支撑。目前,上饶正加快建设一个集排球转训、集训、赛事、旅游、排球文化、青少年体育研学于一体的“国际排球青训中心”,着力打造继福建漳州、宁波北仑后又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排球训练基地;制定考核办法,引导和激励专业协会、社会力量,全力推进“一县一品”工程,推动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一项叫得响、可持续的品牌赛事。同时,在信州区、铅山县开展体教融合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范围,把击剑、拳击、武术套路、赛艇、游泳等项目逐步纳入各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让体育运动更深入、更多元地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上饶市打造体育“赛事名城”,只要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 记者手记
让体育成为
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将体育融入城市发展的大格局,既是题中之义,也是应有之举。
不出上饶就能观赏高端赛事,不再是梦想。去年11月,第一届江西上饶“三清杯”乒乓球公开赛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馆举办,24支参赛队云集了丁祥恩、刘诗雯等众多国乒名将,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对决。今年3月,2024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在玉山激情开赛,世界台球顶级选手齐聚一堂、强强对阵,让观赛的市民们着实过了把瘾……
随着各类赛事的举办、公共体育场馆的不断完善,上饶市民的运动热情也被大大激发,体育消费市场日益火热,带动了赛事运营、体育培训、用品研发和活动策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学员从最初几十个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个,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有一些‘上班族’。”在城区金龙岗附近开办羽毛球馆的陈帅,近期就在积极物色新场地,准备再开一家体育培训场馆。
如今在上饶,无论是晨曦微露的清晨,还是晚霞满天的傍晚,在各地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和健身步道,总能看到为数众多的体育爱好者:他们或在篮球场上全力拼抢,或在乒乓球台前你来我往,或在绿茵场内演绎“速度与激情”……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运动瞬间,见证着市民共享“体育+”带来的城市新生活。
运动,是不变的潮流。体育,已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让体育融入生活、让运动成为刚需,生活必将越来越美好!
● 专家观点
做好赛事经济
这篇文章
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柳鸣毅
体育赛事是体育服务业的核心产品,举办体育赛事不仅能提升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更能增强城市活力和市民凝聚力。上饶市打造体育“赛事名城”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体育赛事产业是城市经济增长的绿色产业。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集中体现,体育赛事经济具有叠加效应和发散效应,可以延伸出很多“体育+”的产业经济模式。以体育赛事活动消费引领体育消费发展,也是促进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将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要聚焦做好体育赛事经济这篇文章,构建以赛营城、以赛兴业、以赛惠民的新格局。通过举办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活动,实现以赛引流、以赛促流、聚集人气、激发活力;通过放大赛事效应,加快推动“赛事+旅游”“赛事+文创”“赛事+会展”“赛事+商贸”等“赛事+”融合发展;通过借赛发力、谋篇布局,发展壮大相关体育产业,为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不仅成为体育产业的战略选择,更是凸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导向。希望更多城市能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把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来抓,因地制宜做好做活赛事经济文章,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质赛事资源、打造本土赛事IP、做大体育产业、促进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赛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载体”、“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