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网飞已经上线多日,结果人家来了个不宣传。
知名影评网站IndieWire都看不下去了,5月8日,记者Zack Sharf发文报道了这一现象。
当然,全球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看人数一增加,该有的水花还是有的。
只不过,不全是好事:
全球一评分,破球两行泪,《流浪地球》在IMDb的评分从此前的7.6降到了6.4。
而这边,内地观众也正为了小破球窝火呢。
好不容易等到全网平台正版上线,打开“优爱腾”一看,还得付费12元。
VIP会员倒是都半价,可腾讯视频直接写明了“2天无限次观看”。
十二块看“十二响”,搞不好还只能看两天,粉丝们的怒火都能再炸一回木星了:人家网飞可是一美分不要免费看!
说是粉丝,一点不假,网络下载资源都漫天飞了,这时候还愿意花钱买VIP看《流浪地球》的,可不是真爱粉吗。
在网播之前,《流浪地球》在院线撑了足足五个月,扔下一个46.54亿的纪录,转身离去。
背后冲劲十足的《复仇者联盟4:无限战争》一路过关斩将,可还是在小破球的里程碑前,跑不动了。
求大神把干豆腐的脸P成郭帆导演
但这边,漫威电影的网播也出事了:
5月1日,原本拥有漫威电影网播权的爱奇艺,突然下架了所有漫威电影。最倒霉的影迷,据说有看《钢铁侠》看到高潮突然停播的。
与此同时,《加勒比海盗》系列、《冰雪奇缘》《狮子王》等迪士尼出品电影,也通通消失不见。
随后的情况是,腾讯视频上线了全部漫威宇宙电影,优酷也一样,但因为版权限制,只能在移动客户端上播放。
在两家平台播放的漫威电影,已在院线上映的,有三部尚未上线:分别是最新的《惊奇队长》与《复仇者联盟4:无限战争》,以及血统混杂,又有批片身份的《钢铁侠3》。
而目前已上线的作品当中,最新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同样需要额外付费观看。
在腾讯视频搜索“漫威”,相关电影基本一应俱全
“院线网播”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也许跟各大视频网站日渐升高的需求有关。
几个月前,哔哩哔哩的“放映厅”欧美电影板块里,出现了大批好莱坞经典电影,多数为华纳、派拉蒙、梦工厂等大制片公司出品。
这次引进的主题、类型色彩较强,包括一批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以及《教父》系列,《铁面无私》《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等老电影。
这些电影当中,一部分可免费观看全片,一部分为大会员免费观看,与很多B站上线新片的“大会员付费”模式还不同。
这一波“老片新上”操作效果实际如何,见仁见智,但B站从此多了个外号:“bilibili矿业公司”,“小破站”突然跟家里有矿似的。
院线电影网播这事儿,能在短短几个月出这么多事,何止前所未有,以前想都不会想。
对平台:别不信,真有人看
为什么说,院线电影网播的风波前所未有?
因为以前,根本形不成风波。
换句话说,真正想看院线电影的,还是爱去电影院的那一小撮人,想再看一遍的,都去下载了。
不想下载?还有监管来临之前的B站,那会儿啥都有。
说白了,曾经由正规与非正规构成的观影方式,密不透风,平台的正版网播根本没法出头。
平台播放的移动性与回看性,这时候根本显现不出优势。
什么时候,观影方式改变了,平台播放的院线电影才有人看。
当网剧的“会员专享”“会员提前看”得以普及,几大平台的会员购买率,才有了直线上升,视频网站会员开始成为刚需。
而院线电影的平台观看,也作为一种“会员福利”悄悄潜入。
当大家看完网剧,发现还能顺手看个电影时,这种“单一成本”的观影方式,开始拥有存在意义。
相比于网络下载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买会员看大片”的唯一成本是金钱。
人们形成了在平台上观看院线电影的消费习惯,平台方才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可能。
之后,首先来临的,是特色的出现。
久而久之,优酷成了国产片与港片的天下;爱奇艺花大价钱从迪士尼手里购买了电影网播权,顺带还吸引了有孩子的家庭用户;腾讯则倚靠影业的高参与度,与爱奇艺一样搞起了独播。
优酷的港片港剧资源一向丰富
各个平台根据自己原有的特色与观众群,开始发展“院线网播”的独立特色。
同时“蓝光”“4K”“杜比视界”等客户端播放制式出现,越来越适配大屏手机、高配置电脑等播放设备,网络字幕组标配的“中英双字”也开始出现。
平台与观众互动性越来越强,“平台看大片”的质量,逐渐不输于下载资源。
当各平台特色与噱头形成,稳固的观众群,也就开始建立了,开始有人为了看正版电影购买会员。
所以,爱奇艺突然下线漫威,给了不少会员当头一棒:冲着你的特色来的,你还把特色给撤了!
这操作不引发众怒,才是咄咄怪事。
当然,爱奇艺下架也是没办法——版权到期,拖一分一秒都不行,没法讲价。
能让爱奇艺束手的价格,想必相当可观,何况还有部分影片“单片付费”的硬性要求,设限颇多——这是好莱坞六大在华释出网播权的“标配”。
可爱奇艺不出这个钱,并不代表这钱不值得出。
腾讯、优酷飞快接手,爱奇艺也并未表示今后不再与迪士尼合作——到底还是个香饽饽,带来的流量与现金都太大了。
就拿这次“付费风波”的主角《流浪地球》来说吧,根据腾讯视频PC客户端显示的播放量,截止目前为2.8亿。
咱就假设,大家花12块钱,在两天限期内一天看一遍,单在腾讯视频的票房成绩,目前就有1.68亿。
当然,作为一种介乎院线与网络制播之间的模式,如何分账,平台能拿到多少,或许另有公式,或者因片而异。
但播放量,很可能会直接反映在分账中,这对平台终究是件好事。
何况,特色这种东西,能保持尽量保持,能开发尽量开发。
就像B站买一大堆好莱坞老片、大片的谜之操作,看似脱线,也有自己的考量。
B站用户里那么多流行文化爱好者,对这些好莱坞经典都是一看再看的,再花钱来个“弹幕正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岂不美哉。
对片方:赚钱得看时间点
开头提到的《流浪地球》付费风波,原因倒不是看见网飞单片不收费,“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的另一个疑问是,这么干有意义吗?
此前,《流浪地球》已经上映整整三个月,真正想看的观众,早就看过了,别说真爱粉二刷了,十刷都有时间。
这时,《流浪地球》的网播,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非看不可了,再收12块,岂不是更没人看?
当然,高播放量已经证明,区区12块挡不住汹涌的自来水。
但要说最近“下映上网”的国产片,《流浪地球》的时间点,显然不是最恰到好处的。
4月20日,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全网首播,距离上映仅过了16天。
很多人说,这个时间点卡得好:文艺片本身看的人就少,观众是个略显固化的小圈层,16天里,来自院线观众的红利,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
这时放弃院线放映的持续投入,提前把战场转移到网播平台,引发另一波声浪,对口碑继续发酵、话题再次引导,都有好处。
说白了,影片“下映上网”的时间点,绝不可能是死规定。
相反,还应该鼓励因片而异,合理安排,按照影片的不同属性,在卖出网播权时与平台方谈妥,打好提前量。
国产文艺片之前有个例子,2015年,邢健的《冬》在7月8日公映当天,就在优酷上线了高清版本。
当然,现在有了“全国艺联”,文艺片本身腰杆也硬多了,这种情况也许不会再发生。
不过,如何让网播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还是要看时间点,至于这个时间点怎么卡,则要看影片类型,以及未来可能的声量决定。
这些都不是问题:当“院线网播”“下映上网”变得日渐重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这一类问题,都会在发展中成为司空见惯的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