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有道”张建军,肝病治疗领域的“降魔”高手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贝兰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谦和儒雅。与很多名医不同,他喜欢提及的字眼,是哲学。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贝兰

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谦和儒雅。

与很多名医不同,他喜欢提及的字眼,是哲学。

“医生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去思考、去总结、去探索。”他说,只有站位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在浩瀚的医学世界里找准方向,勇敢前行。

去年底,张建军教授入选了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暨湖北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名单。从医三十多年,学识渊博、荣誉满满。他却说,时至今日,自己仍在不断学习。

张建军为患者看诊

一次揪心的经历

他从此和肝病“杠上了”

一名优秀的医生,从不会忽略“身边的哭声”。

1984年,刚大学毕业的张建军在家乡恩施山区的县级医院工作。有一天医院收治了一名农民工,38岁,肝癌晚期、肝腹水。陪他来医院的,有他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一进病房,这名患者就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量吐血,因病情太重,医院全力抢救仍宣告不治。一个壮年男子就这么走了,整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他的妻子悲痛欲绝,抱着孩子嚎啕大哭。

这绝望而痛苦的哭声,撕心裂肺,极大地震撼了年轻的张建军。他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在肝病治疗上去突破,尽可能让更多患者免于这样的悲剧。

为了这个誓言,他不断学习。1988年他成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攻肝病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36岁的他又再次坐进课堂,成了一名攻读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的博士生。

学习的同时,他也是一名研究者。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肝病,运用生化、免疫、细胞、电子显微镜等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肝病机理,1993年就主持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004年,因在肝病治疗研究领域的成就,张建军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界“双冠”合一拥有博士文凭并且是正高职称的优秀人才。

声名鹊起,他不断追求创新,心心念念的仍是患者。“我们国家仍是肝病大国,患者基数大,治疗需求大。”而肝病传染性强、流行性广、发病率高、难根治,一道道难题等着他去攻克。

“如今,丙肝已经被人类攻克,乙肝也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于肝硬化、肝癌等难治性肝病方面,仍没有一种效果极佳的治疗方法。”张建军表示,“虽然西医在抗病毒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方面都有较好效果,但中医在肝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以及调整免疫功能、抗肝硬化、抗肝纤维化、消退黄疸、扶正抗癌方面有着更独特的疗效。”

张建军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类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肝病相关疾病及并发症,取得独特疗效。他率先提出肝癌的“三位一体”疗法,临床取得较好效果。他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7项。

他的不断探索,让一名名患者受益。十余年前,一位在武汉做生意的杨先生患原发性肝癌,在一家大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半年后肝癌复发。于是,他找到张建军教授。张教授经过细致的病情分析,为他拟定了肿瘤介入治疗联合中药扶正抗癌治疗,辅以乙肝抗病毒、抗纤维化、西医微创治疗的“三位一体”治疗方案。治疗至今,杨先生一直病情稳定,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连生意伙伴都看不出他是一名癌症患者。

“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肝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我要发挥这种优势,为广大肝病患者做点事,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正规治疗,早日康复。”张建军说。

一张桌子一支笔

他是医院里的传奇人物

在省中山医院,说起张建军来,很多人一脸敬佩,称他是“一个传奇”。

2005年张建军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省中山医院,任肝病科主任。当时,医院在肝病治疗方面从人力到物力都没有任何基础。身为科主任,张建军没有下级医生、没有护士、没有病房,他只有一张桌子、一支笔。门诊开诊头两周,只来了一个就诊者,还是他从前的老患者。

“当时科室确实是处于起步阶段,难度当然是有。”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张建军淡然一笑,“但它也正如一张白纸,由我来勾画蓝图。”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充满困难的一面,张建军用勇气和胆魄,将难题一个个解决;带着希望的一面,张建军深谋远虑,以更高站位做长远规划。

他积极联系检验、放射、药学等相关科室,把肝病所需的检测项目开展起来,把需要的药品购置进来,建立起规范的检测、治疗体系;为了不错过一个患者,他坚持天天坐门诊,周六、周日也一样。他把自己的电话留给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24小时不关机,任何时候打过来的咨询他都随时接听、答复。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把肝病门诊做得初具规模,门诊量迅速赶超其他科室。

2006年5月,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病房开业,当时全科仅3名医生,27张病床。但开张的第一天就收治了15名患者。

张建军更忙了。他的生活变成“病房-门诊-病房-门诊”的“单曲循环”,每天7:30准时来到医院,早查房、交班、上午门诊,接着是午查房、下午门诊、晚查房……环环相扣,晚上9点左右,他还一定会给病房打电话,询问患者们的情况。

在张建军的带领下,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一跃成为该院的“四高”学科:一是学科水平高,该科是“全国肝胆疾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二是整体学历高,医生全部为硕士学位以上,其中博导和省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1名、博士3名、武汉市青年人才3名;三是科研水平高,获国家、省、市科研奖近20项;四是业务提升高,科室连续多年位居医院业务量前三,多项医疗质量数据名列前茅。

努力为患者解决病痛

也是学科建设的领路人

“安全、高效、经济、便捷。”这8个字是张建军的治疗理念。他认为,医生要能融汇贯通自己的知识,为患者做最优化的治疗路径,“不要对患者说没办法,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解决他们的病痛。”

56岁的阮先生2013年因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在武汉某大医院住院。因肿瘤累及下腔静脉,手术风险过大,医生拒绝为他手术,告诉他只有半年生命了。绝望的阮先生多方打听,找到了张建军。经过仔细阅片,并联合放射科专家慎重分析,张建军决定运用介入治疗+中医治疗“放手一搏”。经过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同时给予长期抗病毒联合中药扶正抗癌治疗,曾被判“只剩半年”的阮先生,现在仍然活着,肝癌病灶体积也减小了。

如今,张建军的中医辨证+西医微创治疗方法屡起沉疴,名声鹊起,许多兄弟医院的同事、家属都来找他看病。该科先后开展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人工肝、肝脏储备功能检测、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HBVDNA/HCVRNA高精度检测和基因分型检测技术等新业务新技术,以及运用中医特点开展的简便有效的外治技术(如穴位敷贴治癌痛、肝硬化、脂肪肝等)更是填补多项空白,让众多患者病恹恹而来,喜洋洋而归,重新又扬起生活的风帆,重燃生的希望。

治病救人不能单打独斗,现代医学必须依靠团队。“临床能力、治疗能力、研究能力,是我对团队成员的要求。”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的张建军说, “年轻医生要不断深造、参与交流,医学是讲究经验和传承的,每一个医生的视野都打开了,找到不断学习进步的路径,才能成为一支作战能力强的队伍。”

他用研究者思路打造科室团队,也用更高远的眼光建设整间医院。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他按照医院“以专科带综合”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流程,“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建设、提升,让广大患者从中获益,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水平。”近年来,该院脑卒中中心、疼痛中心、肝病中心、儿童康复中心……不断实现了品质跃升,医院超声影像科、临床药学部成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中医(老年病)科成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肝病科刘黎明和神经内科万跃两位同志入选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

树仁爱为怀之心,立济世救人之志,张建军说,在攻克“肝魔”的征途上,自己正在扬蹄奋进,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曙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