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队》背后的陈思诚,既“成”又“诚”

回首 2023 年国产片电影市场,悬疑犯罪片依然格外受欢迎。

而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陈思诚和他的“悬疑片宇宙”。

《误杀 2》成为了 2021年贺岁档的黑马;《消失的她》更是创下国产悬疑片票房的新高并给 23 年国内暑期档开了个好头。

本以为他会在悬疑片的舒适圈里继续深耕,没成想陈思诚调转枪头,换了方向。

在 2023 年的年末,又带来了一部不是悬疑的现实主义诚意之作《三大队》。

从点映收获一众口碑,到上映之后网友自发刷屏式安利,这回陈思诚可真是做到了既“诚”又 “成”。

1

与陈思诚之前拍摄的情绪冲击极强的悬疑片不同,《三大队》是一部根据纪实文学改编的现实主义犯罪电影。

原作《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作者深蓝),讲述的是主人公横跨12年的追凶故事,虽然篇幅很短,但字字真情,引发了网友的点赞安利。

陈思诚在看完三页纸大纲后就感动不已,当即决定组局,要把这个好故事呈现在银幕上。

同时,该片有优秀的知名编剧张冀加入创作,演员上更是全员实力派,除了陈思诚多年老友张译、李晨,还有优秀青年演员魏晨、曹炳琨、王骁、张子贤及老戏骨杨新鸣等演员助阵。

这种台前幕后的搭配奠定了影片品质过硬、制作认真的基调,不负众望,《三大队》的口碑一路高歌猛进,又为年末贺岁档打响了头炮。

这一次的新探索,也让很多观众在看过之后反应,这完全不像是印象中“陈思诚”的风格。

其实早在开机时,陈思诚就很明确这是一次有别于以往的尝试,所以给电影定下了八字方针, “唯真不破、以情动人”。

放弃很多类型片叙事的技巧,比如减少导演的痕迹,和蒙太奇、插入性、 大全景镜头的上帝视角等,而是用手持摄影和 1.85:1 的画幅加上平视视角镜头来客观呈现剧情发展。

力求让镜头回归于角色本身,更贴合故事里人物所传递出来的真实感染力。

画面里没有夸张绚丽的色彩,也刻意规避去营造极致震撼的冲突及反转,取而代之的是灰头土脸奔波于生活底层群众的风貌和不被风尘掩盖的铮铮铁骨。

可以说,《三大队》自始至终都是以真实作为底色又从真实里挖掘出最直击人心的力量。

2

张译和陈思诚是多年的好友,更是《三大队》最早就定下的主角之一。

靠着多年积累,张译炉火纯青的演技有目共睹,但如何让这个角色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剧本、拍摄与演员的表演相辅相成。

陈思诚为了能让几个人物更加真实,有棱角,加入了很多他对于人物的构思。比如在程兵(张译 饰)出狱之后处于一个不知道要如何回归社会的迷茫期,此时却在派出所门口碰上了前来送茶叶蛋的被害人父亲(陈创 饰)。

这起命案改变了他们一群人的命运,对比依然不放弃追凶的父亲,再想起逍遥法外的罪犯, 让程兵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愧疚情绪。

茶叶蛋尽管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却包含了最质朴的感情。

以兄弟情贯穿全片,以信念感推动情节发展。

这次的偶遇,是触发程兵再次投身查案追凶的关键。

《三大队》在故事节奏上并没有之前陈思诚电影里的跌宕起伏,他甚至反劝编剧张冀在剧本创作时大胆往回拉,不怕平实,坚持要“返璞归真”。

这种细腻之下隐藏着的巨大力量,总能在不经意之间击中观众的内心。

角色和演员内在精神气质的贴合,使得本片在情感的传递上极为强烈,陈思诚对于张译的演技更是赞不绝口:

“这么多年,他不仅演技上有了升华,人生经历也越来越丰富,都让他的表演呈现出一种‘包浆’一样的质感。”

除了张译,李晨也是在陈思诚邀请下,出演了一个对程兵的人生际遇具有参照性的角色。

剧情每推进到一个阶段时,这个角色就出现,甚至不需要刻意的强调、对照,仅一个同框就能让观众唏嘘不已。

精简、直接,这也是陈思诚在《三大队》上的一次改变。

现实是什么样,电影就呈现出什么样,电影故事成为时代发展某一个瞬间的注脚。

而这也印证了陈思诚一直在强调的创作的“真诚”。

大家因同一种执念聚在一起,但也有软肋,有顾忌,在时间的推移下,必然会在权衡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所以针对三大队的每一个人在追凶查案过程中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相信大部分观众是能够认同并且理解他们的。

3

不同于大量类型片,追求结尾来一个反转,以达到一种强烈的情感迸发。

《三大队》以反高潮的情感递进方式,选择了“力道内化”的处理。它并没有传统警匪电影在最后带来的酣畅淋漓,而是一种近乎于揪心式的深思。

当程兵一头白发,被生活磋磨成了一个浑身伤痕的“孤家寡人”时,他也有过犹豫、迷茫,就连一句“我找不动了”都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这种“我执”是程兵赋予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其说他在追求正义,其实也是为了让自己拧巴的生活有个精神上的寄托,让纠结的内心找到平静。

对于程兵的选择会有争议,但你依旧会向坚持“我执”的他投去敬意。

陈思诚坦言自己在改稿时会被某些段落打动泪流满面,面对人物命运的波折,我们唏嘘,感叹,回顾,反思。

但依然会被主人公的那份真诚和热血打动。编剧张冀提到,蔡彬对程兵点题对那句“我执”, 就是陈思诚的想法。

纵使《三大队》是陈思诚的全新尝试,但依然保留了陈思诚电影的一贯特点。

个体命运面临重大的人生变故所作出不同的选择,依托于剧情所展现的情感极为饱满,客观上揭露人性复杂和社会现实,尽管题材上的类型各有不同,但总能与观众引发共振。

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且能把故事讲得很精彩的创作者。

这也是为什么陈思诚的电影在上映之后往往引发极大的讨论。

值得期待的是,《三大队》之后,陈思诚自己执导的新电影《解密》也已经开机,这也是他首次尝试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新作《解密》改编自著名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除了大受欢迎的谍战主题,思想上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命运和信仰的深刻作品。

《三大队》之前,你很难相信陈思诚会去拍摄这样的电影,但仔细想来,从海外悬疑到回归本土扎根现实主义,从故事性慢慢侧重向人物性、文学性,陈思诚和团队一直在不断拓宽创作的边界,探索新类型,不在舒适圈里“躺着赚钱”的他,注定会向更高、更远的山峰进发,而《三大队》的好口碑也让我们对于他的新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