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指数,月度(2021年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雅昌月度画廊影响力榜单”是艺术头条针对艺术收藏群体推出的专业权威性榜单报告。榜单覆盖在中国地区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以月度为单位,观察画廊的个展及双人展。基于艺术头条调查、收集的详细数据,从画廊展览的成本(学术、策展、推广),以及收藏等多维度进行数据解析,为收藏家提供了解、进入艺术收藏的专业导航报告。

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分析:

12月,进入一年的尾声,但全国各地的画廊并没有停下脚步。本月除了多场画廊展览,在月度下半旬还有年度最后一场艺博会:广州当代艺博会举办。结束了一年忙碌的行程。

本月画廊推出的全新展览,活跃度从上海地区回归北京。整体数量方面,较忙碌的11月份有所减少,但数量方面也达到了上个月的四分之三。

尤其北京地区,多家画廊举办了新展,其中,年轻艺术家的展览相当活跃。月初,麦勒画廊推出鞠婷时隔两年的最新个展;大千画廊举办了王依雅个展:“繁空录”。月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推出了日本90后年轻艺术家江上越个展,且展出作品全部售罄;SPURS GALLERY举办了另外一位90后年轻艺术家: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也推出了两位年轻艺术家胡伟、项恺阳的展览项目“缓慢的归乡”;月底,玉兰堂画廊推出了金钕个展“寓言”;Tabula Rasa 画廊推出的奶粉 zhou个展:“亨利·痴奶斯基短篇小说集2 --威廉·马洛·无聊的球”等。

另外,一些画廊举办了不错的展览,包括站台中国举办了肖江个展;CLC Gallery Venture举办的张晖个展"阿波罗与芥子园";三远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黄丹个展;亚洲艺术中心推出的陈焰 · 郭健濂作品展“静音”等。

还有不少画廊举办了群展。包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的东南亚艺术群展“坠落”;東京画廊+BTAP推出的“Ampersand 旧图像世的挽歌”联展;星空间举办的秦观伟、王光旭、张新军三人展“随意进出”等。

相对而言,上海地区的画廊在12月的新展较少,其中阿尔敏·莱希推出了维也纳艺术家鲁道夫·波兰斯基(Rudolf Polanszky)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另外,GALLERY ALL画廊在上海空间的开幕展在本月举办。

香港地区,艺术门画廊举办了一场具有实验性的展览:《A Thousand Layers of Stomach》(《千层胃》),借此模拟文化无休止的演进变化;台湾地区,大未来·林舍举办了申亮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毛嗑 Mao Ke”。

本月在全国各地的展览中,共有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9家画廊入选“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12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三远当代艺术 | 黄丹个展“入境”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 肖江个展“山外山”

麦勒画廊 | 鞠婷个展“咚!咚!”

大未来林舍画廊 | 申亮个展“毛嗑 Mao K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 | 江上越(Etsu Egami)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

SPURS Gallery |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

大千画廊 | 王依雅个展:“繁空录”

玉兰堂 | 金钕个展“寓言”

阿尔敏·莱希画廊 | 鲁道夫·波兰斯基个展“阿派朗”

三远当代艺术 | 黄丹个展“入境”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20日,黄丹个展“入境”在三远当代艺术开幕。这是黄丹在三远当代艺术的第三次个展。本次展览构建了以剧场为原型的空间结构,“入境”作题,意在邀请观者进入艺术家对物、景与生命事件之间修辞规律的内境。

黄丹是三远当代艺术中心的代理艺术家,也是画廊近些年主推的艺术家之一。此次最新的个展带来的23件作品全部为艺术家的全新创作。

与2020年个展“观其生”中所呈现的“失控”相反,“入境”展现了艺术家如何通过“控制”蓄积万物间奔涌的巨大张力。展览中,黄丹对舞台身体活动中所囊括的动态加以描绘,用有选择的设色与物—景—事件之间的修辞流转创造了一个极具力量的叙事空间。

黄丹持续在实践中提取感觉与情绪的更多可能性。重叠的水墨,重拙的色与宣纸摩擦,产生唤起触觉感知的视觉体验,为想象带来一个外观准则。层层堆叠的墨晕底色既有水的亲近,又有坚致酸硬的石头触感,在此之上,画面被放置于暧昧的感知下,将观者引入一个无论他们是否在观赏都会自行发生的戏剧事件中。

展览出版了艺术家同名画册《黄丹》,收录了3篇评论文章,分别为:张嘉荣撰写的评论文章《入世之境:不可见的身体》;韩昊撰写的评论文章《画规律》;吴子茹与艺术家的对话《生命的“伫立”》。媒体报道方面,雅昌艺术网对展览进行了深度报道,文章由裴刚撰写。南方都市报与艺术家进行了深度的对话访谈。

作为画廊主推艺术家之一,黄丹近几年来市场反馈相当不错,在画廊参加的各大艺博会中,都会展出黄丹的作品,且有不错的销售。在此前北京当代艺博会上呈现的水墨作品,价格从几万到30万元不等。

黄丹个展“入境”现场,三远当代艺术,2021年12月

《不见身相》 2021 纸本设色 97 x 133

《皎》 2021 纸本水墨 64 x 96 cm

《桃》 2021, 纸本设色 53 x 77 cm

《伸展》 2021, 纸本设色 66.5 x 98 cm

《如临》 2015 纸本设色 191x97 cm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 肖江个展“山外山”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1日,肖江个展“山外山”于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举办,展览由鲁明军担任学术主持。呈现了肖江2018至2021年间的系列近作。

此次是肖江与画廊的展览合作,在画廊主展厅400平米空间呈现,布展成本花费10万余元。展出的16件作品全部为艺术全新创作

展览命名为“山外山”,展出的是艺术家基于写生创作的“内心的风景”,展览的作品分为室外风景和室内风景两个部分。在室外风景的描绘中,自然景观虽然保持了原本的透视结构,但形式、质地却大为不同。层叠蜿蜒的山峦被化约为硬边平面几何形状的叠加,仿佛是一部地景装置。在室内风景的刻画中,人物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肖江不屑于忠实地再现一张照片,他更关心人物形态与空间的关系。整个场景如画中人物的一场梦境,隐隐传递出一丝疏离和孤独。

展览出版了同名画册《肖江:山外山》,其中包含由鲁明军撰写的文章《生锈的地景,白光与人》。

媒体方面,雅昌艺术网、Hi艺术对展览及艺术家进行了深度的报道。另外,艺术圈张某某,画廊周北京的媒体平台发布了展览现场报道。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价格从4万到20多万不等,在销售方面有不错的反馈。

肖江个展“山外山”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2021年12月

肖江 《⽔库边》 200cmx270cm 布⾯油画 2018

肖江 《房间⾥》 10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21

肖江 正午 《200cmx270cm》 布⾯油画 2018

肖江 《上坡路》 90cmx120cm,布面油画,2020

肖江 《峭壁水库》 230cmx340cm,布面油画,2021

麦勒画廊 | 鞠婷个展“咚!咚!”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4日,鞠婷时隔2年时间在麦勒画廊举办的最新个展“咚!咚!”开幕。与以往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仅展出了一件大型场域装置作品“凛冬将至”,这件作品由16幅架上作品组成,每一件尺幅都不小,组合在一起,占据了一整面墙的位置。

鞠婷是麦勒画廊的代理艺术家,此次是艺术家在画廊北京空间举办的第二次个展。为了完成此次展览,艺术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布展。因为此次展出的作品,现场布展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艺术家需要将几百张一整块的颜料在现场进行叠加组合,再以敲击的方式,在画面的表面敲出大小、深浅不同的破洞。使此次新作形成了与其以往抽象作品不同的面貌。

展览邀请了吴建儒撰写了相关评论文章,并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对谈。

媒体报道方面,Hi艺术撰写了展览相关文字《金色之下》;《时装男士杂志报道》发表了名为《一场破坏行动》的报道;雅昌艺术网对展览现场进行了报道,《Vogue杂志》、Artforum对展览进行了相关推送。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画廊以整体的方式进行销售,整组16幅架上作品,定价在200万元以上。画廊主要接洽美术及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鞠婷最新个展“咚!咚!”现场,麦勒画廊

《凛冬将至》作品展出现场

鞠婷最新个展“咚!咚!”现场,麦勒画廊

鞠婷最新个展“咚!咚!”开幕现场,麦勒画廊

大未来林舍画廊 | 申亮个展“毛嗑 Mao Ke”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1日,大未来林舍画廊推出艺术家申亮个展“毛嗑Mao Ke”。展出申亮近年绘画作品、香港巴塞尔的创作项目“画书系列”、独立项目“大画西游”,及最新装置作品“记忆里被消磨的时光”。展出作品数量共30件。

申亮是大未来林舍画廊今年来主推的中国艺术家之一。本次为艺术家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

申亮近年来不断思考着“传统”与“日常”的议题,运用日常的创作为传统东方文人绘画赋予多样的当代性面貌。

展览主题是中国东北方言“毛嗑”,指的就是向日葵瓜子,是申亮儿时消磨时间最好的零食;是对于乡土记忆的载体;是一种熟悉的日常习惯。展名“毛嗑”传达了申亮作品中始终蕴含着的强烈「日常生活」意味,就如同那些天冷在家「猫冬」不出屋,没事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嗑瓜子、喝菊花茶等的日常——它们不是想像中的诗和远方,而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展览期间,画廊出版了相关画册《大话西游》,另外,还有两篇评论文章,分别由崔灿灿撰写的《故事新编》;以及沈伯丞撰写的《戏笔谑相——申亮的东方涂鸦与覆写》。

媒体报道方面,典藏今艺术、Hi艺术、雅昌艺术网、Ocula等对展览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定价在10万到40万元人民币之间,目前展出作品均已售出。

申亮个展“毛嗑Mao Ke”现场,大未来林舍画廊,2021年12月

《大画西游》 丙烯‧纸板2017 - 2019,103 pcs,尺寸依现场而定

《记忆里被消磨的时光》 丙烯‧纸本‧书桌‧椅子2019,尺寸依场地而定

《2020 No.1》 丙烯‧铅粉‧净面加厚手工皮纸 2020,205x205 cm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 | 江上越(Etsu Egami)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8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北京第一空间推出了1994年出生的日本年轻艺术家江上越(Etsu Egami)的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展览由建畠晢(Tatehata Akira)担任策展人,由杰罗姆·桑斯(Jérôme Sans)为展览撰文,展出江上越2021年最新创作的“彩虹”系列绘画。此次展出的27件作品,全部为数据最新的创作。

此次展览是唐人与江上越的首次展览合作,也开启了画廊与艺术家在中国地区的代理关系。另外,艺术家在日本及国外地区的代理画廊为白石画廊。

展览表达了艺术家对于“交流”这一主题的思考。由于江上越独特的个人经历:出生于日本,小时候和家人去过欧美等很多国家,还在海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留学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较长的海外生活经历是其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江上越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养分。

就此次展览,近10家媒体进行了深度及现场报道。包括:雅昌艺术网发布的《艺术90后 | 江上越:在交流的灰 色地带看到“彩虹”》;一条艺术发布的《一个90后日本女艺术家在中国:扎根北京10年,灵感无限》;CGTN进行了专条新闻报道,在艺、艺术中国、《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新浪网、《南方都市报》等都对展览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据了解,艺术家此次展出的作品,目前已经全部售罄。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在早些时候,白石画廊参加的北京当代艺博会上,画廊带去的7件江上越的作品,也在现场全部售出。

江上越(Etsu Egami)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

《彩虹-2021-T-15》,布面油画,200×140 cm,2021

《彩虹-2021-T-10》,布面油画,200×140 cm,2021

《彩虹-2021-T-2》,布面油画,200×290 cm,2021

SPURS Gallery |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8日,SPURS Gallery推出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此次展览是袁可如在SPURS Gallery举办的首次个展,展出艺术家在疫情之后创作的两组全新的影像装置作品。展出的11件作品全部为艺术家最新创作。

这是SPURS Gallery首次与袁可如的个展合作,展览使用了画廊Gallery I & II双层空间。

展览展出的两组影像作品与疾病创伤相关,延续了袁可如一贯以来叙述性电影化的影像创作方式,持续探讨与关注不同历史切片中的个体困境。后像(afterimage)是一种视觉错觉,在较长时间的注视或视觉刺激后,在刺激从视野中撤离后的短暂时间内,大脑依旧能感知到短暂的视觉残留的现象。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这个词延伸为心理学层面上创伤感知的残留,描绘了一种即使在疾病治疗之后,创伤在病患生活中依然如影随形、存在一种幽灵幻感,并对其本人、其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产生持续的影响。

在展览开幕当天,画廊组织了一次艺术家亲自参与的对谈,就此次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媒体报道方面,artnet发布了展览报道《袁可如: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疫病景观中》;Hi艺术、雅昌艺术网对展览现场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定价在2万美元以内。袁可如也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年轻的影像艺术家。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开幕现场对谈,左二:艺术家袁可如在开幕现场,介绍此次展览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现场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一层展厅现场

袁可如个展“后像之痕”二层展厅现场

大千画廊 | 王依雅个展:“繁空录”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5日,王依雅个展:“繁空录”在798艺术区大千画廊启幕,展览由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策展人魏祥奇策展。此次展出艺术家王依雅最新创作的“繁空录”系列、“迦陵频伽”系列、“斯水幻地”系列等作品,31件作品全部为2021年最新的创作。

王依雅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此次展览在画廊235平方的空间内呈现,布展方面相当具有特点,耗费布展成本10余万元。

此次展览的主题“繁空录”来自王依雅系列作品“繁空录”的作品名称。画题上,“繁”,是繁盛、华贵;“空”,是空幻、虚空。虽然每幅皇后冠都被命名以我国历史某位皇后的称谓,但显然作品的创作主旨并不在具体人物身份的刻画。庙堂威仪象征权利,崇尚释道又流露人性,这一对比被艺术家拿来藏在精细繁缛的刻画和蛤粉勾线似有似无的动作里。大片留白似雪泥鸿爪之喻,远看虚无,近看却历历在目:绚丽的花簇奔涌向上,昂扬舒展生命的极尽灿烂。

展览由策展人魏祥奇撰写评论文章《绘空:王依雅的绘画》。

媒体报道方面,此次展览营造了强大的声势,20余家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包括:雅昌艺术网、Hi艺术、因赛艺术、99艺术、艺术阿尔法、艺见ART、艺术中国、艺术市场、中国美术报、北京日报、新浪收藏、艺讯网、今日头条、象之、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天下温州人》栏目、浙江电视台 《中国蓝·书画园地》栏目 、杭州日报、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还有视频类:艺术圈的张某某、程稀奇kirin等的报道。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目前已经售出了80%左右。

艺术家王依雅

王依雅个展:“繁空录”现场 大千画廊,2021年12月

《繁空录花冠·团圆》 112x137cm 绢本设色 2021

《繁空录·高宗皇后冠》 182x142cm 绢本设色 2021

《繁空录·太祖皇后冠》 138x208cm 绢本设色 2021

《繁空录花冠·香尘》 67.5x44.5cm 纸本设色 2021

玉兰堂 | 金钕个展“寓言”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26日,金钕个展“寓言”在玉兰堂(北京)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 10 余件雕塑新作。

“寓言”是一种关于转喻的艺术,它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将金钕的雕塑推向关于“伴生”的情感模型。男与女、人与兽、神话与叙事,形成一个不纯粹的二元整体,它成为一种符号式的指代,用以描述在金钕看来所有的两项关系。

此次展出的作品,所有对立的二元提都可以看作是伴生关系,正如作品中呈现的藤蔓或荆棘的形象一样。金钕对博物学感兴趣,她发现在许多的植物或动物里面,这种伴生关系很常见。所以她不认为这是单纯的情感,而是更为广泛的依存关系。这是一种从最早的男女情感关系到对广泛隐喻的转变。虽然是男女同体,但并不一定是体现情感关系,她觉得更多是一种介入我们个体生命中的各种矛盾,比如理智与情感,爱恨与纠结,意识与本我等一种不那么纯粹的二元的整体。对金钕而言,所有在生命中对应的情绪都可以指代为男人和女人,比如娇嫩的新生命从坚硬的壳中蜕变而出。

就此次展览,Hi艺术发布了文章《金钕:半生关系》,解读了此次艺术家展出的最新作品。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价格从10余万到40余万不等,金钕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年轻雕塑艺术家,其作品在市场收藏方面有不错的反馈。

金钕个展“寓言”现场,玉兰堂(北京)空间,2021年12月

金钕 日出-大版 2021 铸铜化学着色 292×80×90cm

金钕 水仙 2021 铸铜化学着色 220×60×113cm

金钕 影 2021 铸铜化学着色 68×128×96cm

阿尔敏·莱希画廊 | 鲁道夫·波兰斯基个展“阿派朗”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2月10日,阿尔敏·莱希上海空间推出了维也纳艺术家鲁道夫·波兰斯基 (Rudolf Polanszky)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阿派朗”。展览题目“阿派朗”反映了艺术家用来构建和分解纯粹抽象形式的“因需而定的综合方法”。

鲁道夫·波兰斯基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此次是画廊第二次举办其个展。展览在画廊200余平米的空间呈现,展出作品共14件,其中7件为全新的作品。

鲁道夫·波兰斯基1951年出生于维也纳,被认为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波兰斯基的父亲是爵士音乐家、母亲是设计师,他也常年旅居海外。因此,对波兰斯基来说,祖国的概念很浅——在不断搬家和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艺术成为了唯一永恒的童年陪伴。从很早开始,波兰斯基就开始借由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自由。

他在职业生涯开端,便建立起反刻意美学框架的随机性观念结构,逐渐找到了独有的艺术词汇——他刻意地将“偶然”植入创作方法当中。包括《猪油绘画》(Schweinsfettzeichnungen)或《螺旋弹簧绘画》(Sprungfedernbilder)在内的一系列作品,成为了当时极具先锋性的实验创作。同时期,他还运用超8毫米胶片(Super 8 mm film),将创作中的自己变成表演艺术和影像作品的主人公。

此次展览没有出版相关画册,但在2019年布鲁塞尔的展览有画册出版。

媒体报道方面,典藏艺术、Artnet、以及画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艺术家的深度报道及文章。另外,Hi艺术、国家美术也对展览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定价在8万到18万欧元不等,销售情况符合预期。

“鲁道夫·波兰斯基:阿派朗”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画廊上海空间,2021年12月10日-2022年1月27日

图片:@ 鲁道夫·波兰斯基 - 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摄影:Alessandro Wang

鲁道夫·波兰斯基,《重建/合唱》,2021,铜箔、纸板、镜面箔、铝、树脂、硅胶、丙烯酸玻璃、颜料覆盖 纸板、裱于艺术家画框,151.1 x 171.5 厘米

图片:© 鲁道夫·波兰斯基 - 致谢艺术家和阿尔敏·莱希 摄影:Jorit Aus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