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央视曝光迷奸水,供应链完整,国外还有名人用来侵犯未成年?

老规矩,每一天的某篇推送结尾处,藏有一个爱的福利“小彩蛋”,快行动起来找找吧!

听话水,失忆水,迷奸药。

最近官方的反毒品宣传,再一次把这些“新型毒品”拉入人们的视野。

一次又一次,这些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药物”,似乎永远都有卷土重来的方法。

央视报道中这样描述:“新型毒品在低剂量服用时会使人产生愉悦感,高剂量时则会产生强镇定作用。

它们会使人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截图:@央视网快看

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传统毒品,这些被称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第三代毒品有着很强的迷惑性。

它们不需要用传统的注射等方式吸入,只是简简单单混合在饮料、香烟之中,就足以让人“上钩”。

无论是饮料还是酒水,第三代毒品潜入的方式更日常化,普通人更容易被欺骗。

轻量吸入时和醉酒类似的感觉,会让人在吸入后依然没法察觉到,自己已经被毒品侵蚀。

如果之后进入慢性上瘾状态,摆脱这些毒品,就变成了很难的事。

与酒精一起服用,毒品的危险性会更高。也因此,它们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

活跃在夜店、俱乐部等场合,被带进圈子的人会慢慢受到腐蚀。

最初,这些药物的出现是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打击,替代冰毒等被严格禁止的毒品而改造出来的。

但慢慢的,这些新型毒品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需要管控的药品数量每一年都在增加,从最初的不到300种到如今的超过400。

这背后昭示着新型毒品种类的不断变化。“推陈出新”的思路,给普通人带来了更多难以防范的危险。

不去人员混杂的场所、不接触乱七八糟的人和圈子,可以避免慢慢摄入这些毒品,避免发展到上瘾的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完全隔绝危险,很多有犯罪倾向的人,会把这些药物带到你我身边。

国内外都有无数类似的报道。今年年初最让大家的震撼的莫过于这条新闻:23岁地产公司新员工酒店身亡,凌晨被上司带去开房,尸检显示系七氟烷中毒。

七氟烷,医学上用于全身麻醉的药物,在网上是不允许售卖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也不可能直接买到。

而在很多监管不能完全覆盖到的角落,有人把药物变成了“毒物”,将其当做“迷魂药”来售卖

报道中的加害者是如何拿到药物,背后的供应链又有多少人得不到制裁,我们很难去一个个地细数。

我们能看到的是,很多年来,类似的新闻一直层出不穷。

图源:川报观察

2004、2010、2020...报道的时间跨度很大,能看出类似问题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彻底根除。

这些新闻中有着共同的关键词:催眠、制毒原料、新型合成毒品、作案手段隐蔽。

从生产方到供应链,背后无数的利益和欲望蠢蠢欲动。

你我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报道。我们曾经介绍过,前美国驻墨西哥大使馆工作人员对24名女性下药侵犯,拍摄了多达500条受害者在昏迷状态下的片段。

受害者表示当时的记忆并不清晰,即使是知道真相后也回想不起自己有被侵犯、拍摄。

好莱坞也爆过迷奸丑闻:从投放药物开始,到引诱未成年、吸毒、组织儿童性交易...娱乐和资本的控制之下,毒品成为其中最初始的一环。

童星Ricky Garcia被性侵犯的新闻去年引爆过舆论。Ricky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儿子被定期强奸,经纪人将他作为性玩具贩卖给好莱坞的高管、各大影视公司的员工。

未成年人被灌酒、下药,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遭受侵犯,这样的“派对”举行了一次又一次。

恋童癖的圈子里,受害者成了一种资源,一种可被分享的货物。

行业大佬性侵童星,有影响力的人物侵犯未成年。

迷药类毒品,成了这其中的开端,高位者操纵受害者的“武器”。

而像这样未成年被操纵、被侵犯的悲剧,我们眼前一直在上演。直到今天,公众仍会因类似事件出离愤怒。

日本媒体报道过不少迷奸受害者的故事,在一些显著的宣传位置,也有注意药物迷奸的提醒。

一些专题报道跟踪调查过类似药物,这些打着“性感、情趣、爱”的旗号的药物,很多都是为了让对方陷入昏睡,剥夺意识使其无法抵抗。

投药的人由此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侵犯,最糟糕的是,受害人醒来后甚至记不得有这回事。

采访中有受害者表示,自己感觉并没有被当成人来看待,好像只是加害者的玩物。

受人摆布,难以取证,更难取回公道...种种因素决定了,迷奸行为的受害者很难看到犯罪者被制裁。

官方对此做过提醒,如果有突然袭来的睡意、有朦胧的意识却无法操纵身体、回忆断断续续等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有被下药的可能。

如果真的遭遇侵犯,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防止染病,即使报警,如果有衣物、杯子、餐具等当天的证据一定要带在身上。

一些情况下,尿液也会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虽说如此,留好证物并不是简单的事。

之前国外的一个视频就演示出,在杯子里下药是多么隐蔽又“简单”的事。

在博主的表演下,打招呼、说话、摆出手势都能成为下药的预备动作。

就算提前告诉你这个视频是在下药,如果不去特意注意手部的动作,依然很难辨别出这个过程。

一些报道中出现了完全昏迷的受害者的身影,可以看到昏迷状态比醉酒程度更深,对外界的一切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也正因为犯罪成本低、加害者很容易摆脱嫌疑,各个国家才会一直出现类似的犯罪。有些犯罪者甚至是得手多次之后才被发现。

而最可怕的莫过于,这些药物,都是随手可得的。

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国外的社交网络上搜到这些信息。

一个有犯罪倾向的人,很容易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查到联系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药品。

一些采访报道中能看到销售非法药品的微商,打着成人用药的名义,推广隐藏起来的产品。

甚至,你还能看到一些所谓的“买家秀”,明目张胆地发布有诱导性的视频和文字。

卖药者完成销售的环节,从客户手中得到起效的视频或是图片,再拿来当场“广告”,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整个链条环环相扣,一路看下来让人毛骨悚然。当事人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进入了罪恶流通的一环。

之前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搜索所谓的“隐形关键词”,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

是擦边球还是犯罪,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迷魂药和伪毒品,难以被完全纳入监管。虽然目前有所整顿,但如果想购买类似的物品,依然能找到对应的策略。

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有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不难想象,“商家”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售卖,背后一定有着无数蠢蠢欲动,想通过药物来达成自己目的的人。

在反对新型毒品的浪潮中,我们依然能搜到这些售卖者,意味着到目前为止,依然很难给出将其斩草除根的方法。

小心、谨慎、尽量避免。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似乎只有这么多,但对防范来说却又远远不够。

国内外的新闻都证实,新型毒品有着完整的供应链。

在这套运转规则下,一个心生歹意的普通人,能轻易拿到药物,对身边的受害者下手。

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能更容易地以药物为开端,操纵一个接一个的受害者,甚至对未成年人伸出黑手。

无论接触毒品的是普通人或是名人,越界者最终会得到法律制裁。

但至今仍然无法解决的是,如何在悲剧发生前,从根源上阻断毒品的扩散和贩卖,类似的新闻永远不再出现。

或许我们也只能希望网络平台和电商平台加强监管,警方能更加严厉地打击。

希望早日出现更好的解决方案,让受害者的数字不再增多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