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是否继续采购E-7?特朗普政府与美空军高层发生分歧

根据美国国防部提交给国会的美国2026财年预算提案,美国空军取消了正在进行的E-7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EW&CS)项目。

此前曾有预测称,随着特朗普政府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天基系统实现预警功能,E-7项目可能会被终止。6月,美国防长皮特·赫格塞斯在关于该预算提案的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原计划投资300亿美元的E-7预警机项目被取消,其理由很简单:E-7的单机成本从5亿飙升至13亿美元,研发进度延迟9个月,而且“它在未来战场活不下来”。

如果E-7项目受阻,意味着美空军未来可能只能使用美海军的E-2D小型预警机作为替代品。

image (2).jpg

E-7

但美空军领导层多年来一直认为需要E-7。7月初,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众议院版本的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其中写明将拨付6亿美元用于研制E-7的“快速原型”。这种情形并非首次发生。2021财年,美国国会就曾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否决过特朗普政府的决定。

01

E-7的困境:延误、超支与政治风向

E-3是美国基于波音707平台开发的大型预警机,生产于1977至1992年。由于机群老化严重,目前E-3正不断退出现役,2024年服役数量下降至16架。这使得美国空军面临着预警机数量不足的困境。

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高速进步,更轻更小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与以往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而采用大型运输机平台,不仅采购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机场跑道的长度要求也限制了其部署灵活性,因此美军原计划采用基于波音737平台的E-7中型预警机来取代E-3。

image (1)_副本.jpg

土耳其E-7内部,机舱空间宽敞。

image_副本.jpg

土耳其E-7预警机的机组人员拥有独立的休息室,可以轮换用餐和睡觉。

E-7预警机最早被称为波音737AEW&C,针对澳大利亚空军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研发,2010年开始服役。截至2023年,美国空军正式宣布采购E-7之前,该系列飞机已出口到4个国家,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整体评价较高。

尽管E-7预警机采用了类似“平衡木”的低阻力雷达构型,但该雷达通过天线阵面的优化以及加装“顶帽”天线,具备360°环视探测能力,不存在前后盲区等显著缺陷。美军在E-7项目上遇到的波折主要源自制造和升级进度延误导致的成本超支,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作用下的通胀与供应链问题。

此外,美空军要求E-7要大幅度改进机载设备(甚至要更换主雷达)和作战软件等,这些都增加了工作量;同时,由于波音公司管理能力下滑,几乎所有的新项目都出现了明显的延误、超支和可靠性下降等问题。

按照原计划,波音应在2025年交付两架具备作战能力的E-7原型机,并在202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但根据最近一次的项目评估报告,这两架E-7原型机的交付时间已被推迟到2028年。在价格上,这两架E-7原型机的合同价格比早期预估水平超出1/3左右,达26亿美元。作为对比的是,在2006至2008年,E-7的早期版本根据配置差异,单价报价仅为1.3至1.9亿美元。2006年,韩国曾以不到16亿美元的价格签署了4架飞机的合同,还包含零部件和培训售后等。接收后韩国将之命名为E-737。

在研制进度和经济成本之外,外界对于美空军继续研制、采购E-7的最大疑虑,来自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发布的A-50预警机被击落的新闻。这使得舆论再次严重怀疑大型预警机的生存能力。

同时,近年来全球新论证的预警机项目多以中型运输类飞机和公务机为平台。而相较于E-7,E-2D更小、搭载的特种作业人员数量更少,但部署更灵活。在理论上,E-2D在生存力和损失代价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而对于E-7项目的未来,除了经济与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之外,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也正在造成巨大的影响。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速度和幅度已经显著超越了经济与技术的边界,常显得草率且极端。从此前的事例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或许正在将“取消E-7项目”作为极限施压策略的一部分,希望推进波音大幅降价并加快进度。

02

E-2D的性能局限:平台小,性能有限

E-2系列起源于舰载预警需求,尺寸小,起飞重量有限,而且采用在低速推进中具有效率优势的螺旋桨动力,因此在航程、滞空时间、巡航高度和雷达探测能力等方面,对比E-3和E-7均有明显的短板。此外,作为有人飞机,E-2系列预警机最大的问题是舒适性差,机组人员疲劳极限低,单次任务时间严重受限。

image.jpg

E-2D预警机

image (1).jpg

E-2C机组人员舱。空间狭窄,震动和噪声强烈。

E-2预警机上,机组人员的活动范围很狭窄,而且基本没有空间和重量余地来抑制“发动机-减速器-螺旋桨”动力系统所发出的震动和噪声。

E-2D型之前所有E-2都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原因之一就是机组人员在E-2上只能坚持几小时。比如E-2系列飞机都没有卫生间,只有供男性飞行员小便使用的简易排泄装置。因此,单架E-2系列飞机一般都配备2到3个机组,人撑不住了就返回航母换人并补充燃油。

而在给E-2D添加空中加油能力之前,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考察机组人员能不能坚持8到9小时甚至更长的飞行时间。不过这种飞行时间已经接近机组人员的耐受极限,不能作为常态化任务部署的制定依据。

与E-2相比,E-3和E-7等飞机的舒适性要高得多,还可以为机组人员提供除厨房卫生间以外的额外休息空间,这不仅减轻了单人在作业时的疲劳程度,而且还能携带冗余的机组人员升空。这就使得作业人员可以交替工作,在长时间任务中保持敏捷高效状态。

E-7通常配置6至10名任务操作员,休息区有卫生间、厨房、4个可展开为卧铺的座椅和4椅1桌的会议区。E-3和E-7的单次任务时间可以达到17到22小时,滞空时间通常取决于发动机润滑油、饮水和食物等无法进行空中补充的物资消耗。

E-2D的第二大劣势是探测距离,这主要取决于飞行高度与天线波段/孔径和功率。

E-7的正常使用高度是9000至12000米,出口澳大利亚等国的早期版本装备L波段MESA有源相控阵雷达,对非隐身战斗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600千米。美军此前订购的改进版本没有公布性能,但从代价昂贵的机载设备改进项目看,可能有明显提升。由于采用多面固定电扫天线和更短的波长,E-7在环视状态下具备比E-2更高的数据刷新率和更好的探测精度。

而E-2D受制于动力和气动设计,正常使用高度一般在7600至9100米之间。由于允许的雷达系统尺寸和重量很有限,它的AN/APY-9雷达采用了单面的ADS-18电子扫描天线,并使用波长更大的UHF波段来增大探测距离,通过机械旋转实现360度环视能力。E-2D对非隐身战斗机目标具备400千米以上的最大探测距离,同时在数据刷新率和探测精度上也同样明显逊色与E-7。

由于起降距离短,E-2D能获得更强的部署灵活性;但对于本身就部署在相对后方空域的预警机而言,这种优势的实际意义仍是有待进一步验证的。比如从俄乌战场经验来看,敏捷化部署所强调的“前沿简陋”机场,更容易在利用FPV无人机等装备发起的特种作战中被渗透袭击。绝大多数城市的机场,在提供更为安全后方环境的同时,都足以满足E-7的起降,而且E-7的巡航速度要比E-2D快得多,这使E-2D在紧急赶赴任务区域的响应时间上,并不一定真能对E-7形成优势。

文案:候知健

排版:蓝风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