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星期五 北京
昨晚到今晨,一直沉浸在痛彻心底的悲伤中,其中也有愤怒,但是更多的是无力和绝望。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作为一个“悲观的现实主义者”(闫涛老师语)的我,没有勇气更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是苟且活下去,努力去做一个“伪君子式的好人”(还是闫涛老师语),让自己一直生活在不做坏事的努力中。有时间可以看看闫涛老师这篇文章《人生象限》https://mp.weixin.qq.com/s/XH77JwuN4L8UJWWZMm5EQQ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医生,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他。本来假期间他要去成都的,因为疫情取消了行程,也由此他没有准备什么年货。假期延长了,又出不去家门,好吃的肯定不多了,我上午给他送了一个盆菜,还有一点咸肉、鱼鲞和虾干。他是绍兴人,这些吃食都是他喜欢的,我也希望他能喜欢,能给他宅在家里的日子带来一点吃喝乐趣。他是一个好医生,医术高,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疫情刚刚开始时,他就报名要去武汉,他说这是医者之徳、之责,没有什么好讲的。对于疫情我帮不上什么,只能是用一点食物表达我对医生的敬重了。
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和珠珠去了意大利,参观梵蒂冈博物馆时,拉斐尔的巨幅壁画《雅典学院》震撼了我。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大神都在那幅画里,哲学家柏拉图在画的中央,手指天空说着什么。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0~1511年创作的一幅壁画作品。现收藏于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
该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为题材,以极为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打破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会聚一堂,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类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赞扬。
画作采用了拱形圆屋顶作为背景,以很高的透视法水平,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和深远感。整幅画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百度百科)
我今天用柏拉图的话为这幅画配了音,发在朋友圈,结果是只有自己能见。好吧,这段话很多人都知道,随便都能查找到。朋友圈看不到,还有很多地方能看到,而且很多人都把这段话记在心里了。
不过还是有媒体因李文亮之死发声了,也许这是一道光。
昨晚我还转了一条微博,用的也是图片的方式,能像微博正文所说的那样,大概就可以做一个悲观的现实主义者了吧?至少不给自己做坏事的机会。1980年代上学时,这些都是我们挂在嘴边然后深入到骨髓里的常识、信条,到了今天怎么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提倡了呢?
疫情继续,生活也继续着,晚饭简单用剩菜做了碗面条。拾久投喂的鱼头吃完了,油条也吃完了,剩下一点鱼汤,特殊时期不能浪费,于是煮了酱油哥的面条,浇上鱼汤,做了一碗鱼汤捞面。好吃到飞起来!以后再去拾久吃鱼头,可以不吃油条了,用鱼汤捞面吃,绝对超一流!
记录一下,喊一下,为可能有的进步尽一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