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红色印迹 | 吴增水:看着血站“长大”,有“新家”

2018年,吴增水正式退休,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我很忙的,我觉得比我工作的时候还忙”旅游、摄影、剪辑,玩得不亦乐乎。从“无中生有”到万象更新19

2018年,吴增水正式退休,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我很忙的,我觉得比我工作的时候还忙”旅游、摄影、剪辑,玩得不亦乐乎。

从“无中生有”到万象更新

1985年,刚进入嘉兴市第一医院血库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吴增水就遇上了一件“大事”——血站独立。

吴增水和同事们带着一个罗马冰箱、一个解放冰箱、两个取暖器、两辆自行车就“搬家”了,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人手也不够,6、7个员工,从体检、采血、值班、送血整个献血流程都要熟悉上手。

“简陋,真的很简陋的”最开始在姚庄路,一共只有三间房,半间用来采血,半间用来存放血,中间一间放自行车,最后一间作为血站工作人员的值班室和办公室。

环境如此,设备也是如此。“以前的条件跟现在是完全不能比的。”跟现在献血大家习以为常的血袋不一样,当时,采血还用的是瓶子。“一根采血管子通在瓶子里面,一根采血管子通在胳膊里面,还有一个排气管,没有排气管的话,有一定压力,血会倒流。”采完血,采血管还要送到第一医院消毒科去消毒再使用。

“以前我们采血很少的,一个星期只有两次固定的采血,还都是两个半天。”用血需求量相对来说较小,储存条件较差,所以血站备血并不多,相对应的,紧急采血的情况多,“半夜呼机响了,说要4袋A型血,我就要赶紧骑上自行车去送血。”现如今,备血量多,缺血的情况越来越少。

从一年献血只体检一次到献一次血要检查四次,从用自行车送血到拥有献血车、急救送血车,吴增水见证了嘉兴市中心血站“无中生有”。

“去年过年,站长把我们退休员工接到新血站大楼看过,灵的来,以前想都不敢想”吴增水笑着说。

嘉兴市中心血站即将搬迁至新血站大楼,离开自1992年就“驻扎”的嘉兴市中医院,将与嘉兴市急救中心为邻,届时全市医疗急救、血液战略储备和调度中心的枢纽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退休不褪色 永远热血

“我们采血,我们也献血”吴增水说作为血站人,这样做既能向献血者宣传献血的好处,又能好打消他们的顾虑。

“那时候还不叫无偿献血,叫做义务献血”吴增水还记得第一次进行“义务献血”采血的情形,“第一次部队军人来义务献血,我们还在城北路那边。”1997年,吴增水第一次义务献血的采血,第一次义务献血。

2018年对吴增水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不仅仅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更是他参加无偿献血的最后一年。因为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年龄不能超过60周岁。至此,吴增水累计献血8800毫升,获得过嘉兴市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从1997年到2018年,整整21年的献血之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从1984年到2018年,从调度科、外采科再到血液科,吴增水陪伴血站走过了34个春秋。

吴增水“退休”了,但他还是“血站人”。他说,今后他还会做和无偿献血有关的事,继续向大家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意义。

【撰稿者言】

“血站人”既是默默付出的血液工作者,又是无私奉献的无偿献血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凭着一双手、一颗心,不断输送着生命的源泉,传递生命的希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