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去新华街“gai“,满满的全是回忆...
银川美食玩乐
点击关注免费订阅 银川最新美食玩乐信息
1
银川的新华街
东起民族南街,西至正源南街
是银川一条著名的老街道
商贾塞途,车马络绎,零整批发
这里有着现代化的综合性商圈
也有着从前的市井街巷
一条繁华的老街巷
却承载着几代银川人的回忆
银川鼓楼步行街
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繁华所在
这里曾经还有一个名字:柳树巷
柳树巷并非是柳树成荫
据说,每年夏至这天的中午
没有一棵柳树也没有其它树木的巷子
可以见到满巷柳树叶影
因而得名
老百姓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号
“新华街柳树巷 有钱没钱逛一逛”
每到周末,这里都被围堵的水泄不通
要是逛街逛累了,中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
各大餐厅都是人挤人
简单的一条街
却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这个存在十年之久的新华街
依旧如当年那般热闹
人山人海的街道和那股激动地劲儿
随时间的巨轮都刻在了记忆深处
2
想到这儿
小编特意整理了一组新华街的照片
从最初建成至今
您见过哪个年代的新华街
快来看看吧
新华街的历史
我们大可追溯到明朝
传说这一片住过一个王爷
他就是庆靖王朱栴
清代全盛之时
银川人口达10万以上
街市繁华远超于兰州,西宁
旧银川城有私营那么大、小商号800余家
每年的贸易额高大3000余万两白银
尤为柳树巷周围的“晋商八大家”在西北地区最有名气
20世纪三十年代
马鸿逵为首的官僚资本统治集团
在银川开办了最大的官办“富宁公司”
20世纪四十年代
新华街有个秦腔戏院“觉民学社”
白天晚上都要唱戏,场场爆满
新华街原东方红电影院空地处
有卖小百货的、针头线脑样样俱全
洋糖、瓜子、糕点、香烟、罐头、小玩意儿
20世纪五十年代
新华街第一门市部(新华百货前身)
三转一响、英雄笔
老大楼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识
更寄托着老银川人购物的一种情怀
20世纪六十年代
新华街有一处名噪一时的“平康里”(现新华购物中心处)
是旧银川城的“红灯区”
这里的妇女过着凄惨悲哀的一生
新华街的南面是利群街
这条街有着当时最大的宁夏人民医院
也有宁夏汽车交通运输公司停车场
南来北往的汽车都在此、中转、停车、发车
20世纪七十年代
银川的新华街上有两家大饭庄
“黄鹤楼”与“同福居”
两家饭庄常常灯火通明、高朋满座
20世纪八十年代
新华饭店就已经是银川的五星级酒店了
那时候这里全都是平房
这样一栋高楼耸立在那
那可是非常抢眼、风光的
20世纪九十年代
这里还有一个菜市场
每天进城的农民都在这里卖菜
大多数家庭的烟火气息都从这升起
3
新华街上的老字号
创办于清同治、光绪年间老银川的“八大商号”久负盛名
是山西人在银川创办最有影响的商号
老银川人称它们为“银川八大家”
“义升酱园”“公益酱园”“胜利酱园”在新华街颇具名气
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蔬菜品种少
大多数老百姓都是靠腌菜、酱菜来就饭
因而就使得这几家酱园一年四季生意红火、进账不少
山西晋商“隆泰裕”“天成西”等老字号布庄
在新华街专营布匹生意
他们运输来的五颜六色的布料和绸缎
丰富了银川的布料市场
改变了银川人长年穿土布粗衣的状态
天宝楼
是专营珠宝金银首饰的
那是达官贵人和富商常去的地方
是银川最早的一家珠宝店
万盛样
是专营药材、药品的,
农民在山里挖来的甘草
就能在这换几个铜板
合盛恒商号
同治末年迁到老银川,主要经营百货
百汇川商号
民国以后,资金达3000两银子
附设万元汇分号以酿酒零售为主,后改为德丰隆商号
曾经的银川
一个公园两个猴
一条街上两座楼
一个警察看两头
如今的新华街越来越来繁华
它镌刻着一段段充满时代印痕的故事
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后台回复“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