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蔗糖和雪茄之国的“彗星”——小记古巴的英制“彗星”巡洋坦克

古巴涂装的“彗星”巡洋坦克模型。

20 世纪 50 年代末,英国拥有大量老旧、磨损严重、已过时或过剩的坦克,其中许多可追溯至二战时期。新型 A41 “百夫长” 坦克已投入服役,其性能远超以往任何坦克,因此这些旧坦克中的大部分都变得多余。在战后经济紧缩时期,英国仍处于二战后的经济重建阶段,急需外汇来偿还债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便是出售部分库存坦克(所谓的“军剩物资”),而接收这些武器的国家中,有一个后来成为了最受争议的国家之一:古巴。

A.41 “百夫长” 坦克的首辆原型车 “P1”,搭载了性能出色的 17 磅反坦克炮,同时在其造型独特的炮塔左侧独立炮架上,还装配有一门 20 毫米机关炮。

“彗星” 坦克

从本质上讲,官方名称为 “A.34彗星巡洋型坦克”(Tank, Cruiser, A.34, Comet)的这款坦克,是 “克伦威尔” 巡洋坦克的升级型号。它于1943 年设计,1945 年二战接近尾声时投入服役。“彗星” 开创了坦克设计的新趋势,为下一代主战坦克(Main Battle Tank,简称 “MBT”)奠定了基础 —— 它实现了装甲、机动性与火力的均衡结合。

英国“克伦威尔” 巡洋坦克。

A.34彗星巡洋型坦克。

该坦克由劳斯莱斯 “流星” Mk.III 型 600 马力 V12 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这款发动机衍生自著名的 “梅林” 发动机(曾用于 “喷火” 战斗机),能让坦克达到 51 公里/ 小时的最高速度。“彗星” 坦克战斗全重 33.53 吨,采用克里斯蒂式悬挂系统,配备 5 个负重轮,主动轮位于后部,诱导轮位于前部,履带回程由 4 个托带轮支撑。

其主要武器为维克斯 77 毫米高速炮,该炮衍生自著名的 17 磅反坦克炮。发射被帽风帽穿甲弹(APCBC)时,该炮的穿甲厚度可达 147 毫米。辅助武器包括 1 挺同轴安装和 1 挺车体前部安装的 7.92 毫米BESA 机枪。坦克的最大装甲厚度为 102 毫米。

“彗星” 坦克的乘员组为 5 人,包括车长、炮长、装填手、车体机枪手和驾驶员。该坦克在英国陆军中服役至 1958年,后被 “百夫长” 坦克取代。不过,包括爱尔兰共和国、缅甸和芬兰在内的多个国家仍继续使用 “彗星” 坦克。

Myanmar Comet tanks

缅军在阅兵式上还展示了 “彗星”坦克(第二辆)和布伦机枪运载车(打头第一辆)。

爱尔兰骑兵部队的全部 8 辆 “彗星” 坦克。

现陈列于芬兰帕罗拉坦克博物馆内的芬兰军队的“彗星”坦克。

采购背景

1952 年 3 月至 1959 年 1 月,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政府统治着加勒比海岛国古巴。这是一个由美国支持并提供武器的独裁政权。

1958 年 3 月,一场外交争端导致美国暂停对古巴的武器销售。争端的起因是巴蒂斯塔违反了一项协议——该协议禁止将美国提供的武器用于解决国内问题。此外,美国曾施压要求古巴举行自由选举,但巴蒂斯塔对此表示反对,因为选举可能导致他失去对权力的严密控制。在此背景下,古巴不得不寻找新的武器供应国,并与意大利、多米尼加共和国、尼加拉瓜和英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了接触。

时任古巴总统(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

交易过程

巴蒂斯塔政府与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领导的英国政府取得了联系。由于急需资金,英国于 1958 年 5 月同意向古巴出售15 辆库存的 A.34 “彗星” 坦克,此外还包括 17 架霍克 “海怒” 战斗机(这批飞机在“猪湾事件”中和AT-33一起掌握了制空权,是导致“猪湾事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原本只是一项规模大得多的贸易协议的开端,该协议还计划包含大量非军事装备的销售,例如 620 辆利兰巴士,以及在马里埃尔港建设港口设施的项目 —— 通过这些合作,英国本可获得急需的 1000 万美元(极具收益性)。

英国霍克 “海怒” 战斗机。

争议风波

当时,菲德尔・卡斯特罗作为 “7・26 运动” 的成员,仍在古巴从事革命活动。他将英国向独裁政权出售武器的行为视为 “支持独裁者”,对此明确表示不满,并呼吁在古巴抵制英国产品。彼时,卡斯特罗正忙于领导游击战对抗巴蒂斯塔政权,并最终于 1959 年推翻了该政权。

对于保守党的麦克米伦政府而言,这还只是政治麻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1958 年 11 月 19 日,工党议员休・德拉吉直接向外交大臣塞尔温・劳埃德发问,质疑这项交易实际上是在支持一个镇压性政权。在反对党施加的巨大政治压力下,英国政府同意从 1958 年 12 月 15 日起暂停对古巴的进一步武器销售,以便让最初订购的武器有足够时间运抵古巴。

然而不幸的是,运输武器的船只在途中延误,比计划时间晚了两天抵达哈瓦那,这让英国政府陷入尴尬。12 月 17 日,15 辆 “彗星” 坦克和 12 架 “海怒” 战斗机运抵这座动荡的岛屿。此时,古巴革命已接近尾声。1959 年 1 月 1 日,巴蒂斯塔政府被推翻。这意味着英国政府不仅未能成功向巴蒂斯塔出售武器,还让这些武器落入了一个位于美国 “家门口” 的革命政权手中。

美国对这一局势发展显然不满。1959 年 3 月,英美两国达成协议,暂停未来对古巴的所有武器销售。尽管如此,两国仍向哈瓦那提供了部分物资:英国交付了剩余的 5 架 “海怒” 战斗机,美国交付了 5 架直升机,分别于 1959 年 5月和 6 月运抵古巴。

1958 年供应的 15 辆 “彗星” 坦克中,至少有 8 辆能在这张摄于巴蒂斯塔政权末期哈瓦那机场的照片中看到。

目前尚不清楚古巴的 “彗星” 坦克是否有特定标识或涂装,但至少有一辆在哈瓦那拍摄的照片中,仍保留着盟军原有的白色识别星徽。 由于是二战剩余物资(俗称“军剩品”)“彗星” 坦克采用了相当标准的橄榄绿色涂装 —— 这种颜色也用于许多二战时期的英国坦克。

在古巴的服役历程

事实上,1958 年 12 月 17 日交付的 15 辆 “彗星” 坦克,其服役时间非常短暂。尽管有传言称,部分坦克在 1958 年 12 月底的圣克拉拉战役中投入使用,但目前没有任何信息能证实这一说法;考虑到这些坦克交付后,巴蒂斯塔的部队仅有极短时间进行训练,传言的可信度也极低。

尽管卡斯特罗可能因英国向巴蒂斯塔提供武器而对英国不满,但这种不满并未阻止他在 1959年 1 月向英国供应部申请价值 49 万美元的信贷,用于采购更多武器。1960 年 3 月至 8 月期间,古巴还曾请求为其 “彗星” 坦克补充 77 毫米炮弹库存及零部件,但截至 1960 年 12 月,英国外交部仍未提供这些物资(也未就是否提供做出决定)。古巴寻求补充库存、零部件和弹药的行为表明,其本计划让 “彗星” 坦克在古巴军队中服役更长时间。

然而,由于英美两国均暂停对古巴供应武器,古巴新政权转而向苏联寻求支持。随着苏联提供的坦克到位,古巴对英国坦克或其零部件的需求变得不再必要。此后,这些 “彗星” 坦克似乎便被直接拆解报废。

“彗星” 坦克驶过哈瓦那街道。来源:《LIFE》杂志。

一辆带有盟军原有白色识别星徽的 “彗星”坦克穿过古巴哈瓦那的人群。来源:《LIFE》杂志。

1960 年 4 月,卡斯特罗开始向其苏联共产主义盟友寻求支持,并请求军事援助。同年 10 月,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 T-34/85 坦克运抵古巴。这些新型苏制坦克取代了原有的 “彗星” 坦克,这意味着 “彗星” 在古巴军队中的服役时间仅不足两年。

现存残骸

古巴目前至少留存有两辆 “彗星” 坦克的残骸。其中一辆位于尚未确定具体位置的地方,似乎被用作一处半埋式防御工事,炮口制退器已损坏,这里成了孩子们常去攀爬的地方。

炮口制退器都已经损坏的 “彗星” 坦克,位于一处疑似预设防御工事的位置。

另一辆已经被涂成粉色(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涂成粉色),遗弃在丛林中,车身标牌错误地将其标识为 “谢尔曼” 坦克。据称,这辆坦克曾在圣萨尔瓦多・德拉蓬塔城堡(Castillo San Salvador de la Punta)作为 “门岗纪念物”存放了一段时间,直至 1986 年被移至哈瓦那巴伊亚街区的 “埃尔普罗格雷索” 植物园(El Progreso),该植物园位于哈瓦那湾隧道对面。

序列号为 3642 的 A.34 “彗星” 坦克是 1958 年供应给巴蒂斯塔的15 辆坦克中现存的一辆。目前被当地农民涂成粉色,但整体状况良好。照片拍摄于2014年。

“彗星” 坦克技术参数

项目

具体数据

尺寸(长 × 宽 × 高)

6.55 米 ×3.04 米 ×2.67 米

战斗全重

33.53 吨

乘员

5 人(车长、驾驶员、炮长、装填手 / 无线电操作员、车体机枪手)

动力系统

劳斯莱斯 “流星” Mk.III 型 V12 汽油发动机,功率 600 马力

悬挂系统

克里斯蒂式悬挂

最高速度

51 公里 / 小时

公路最大行程

250 公里

武器装备

1 门 77 毫米高速炮,备弹 61 发;2 挺 7.92 毫米BESA 机枪,备弹 5175 发

装甲厚度

32-102 毫米

古巴采购总数

15 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