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奇开斯通用型冲锋枪,折成这样你敢用?花哨不实用,又贵又复杂

近现代的枪械,关于尺寸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原因在于机械化程度的逐步上升。以前的长枪,动辄一米二、一米三的长度,很显然不适合用于狭窄的车里,也不适合于伞兵使用,楼道里也一样不方便。

应对这种问题,就是想办法缩短枪支尺寸,要么折叠枪托,类似MP40那类的,要么可伸缩枪托,这是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还有做法是换成无托结构,当年鬼子直接给步枪横着拆成两段了。而应用最多的,其实还是折叠,今儿咱来看看法国人当年的一款折的你都不敢用的冲锋枪。

咱先上图,下面这两把冲锋枪,是同一款冲锋枪,一个是展开的形态,一个是完全折叠起来的形态。

这把枪叫哈奇开斯通用型冲锋枪,在哈奇开斯内部代号是010,当然,当年法国人也管它叫卡宾枪,哈奇开斯的正式称呼就是Carabine Mitrailleuse Hotchkiss。

在二战结束后,法国人手里有大把大把的斯登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MP40这些,数量庞大,自己也有本国冲锋枪MAS38,但是这MAS38还是战前研发的,在二战中期那会儿,就已经属于是比较落后了,和其他国家的冲锋枪一比,弊端也都展现出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法国人在战后并没有一把合适的本土冲锋枪,具体啥原因呢,还是因为他光速投降了。

当时法国人就需要一款新的冲锋枪,准备用9*19mm帕弹,之前MAS38的枪弹比较弱鸡,法国战争部要求这枪还要紧凑型,要适合机械化步兵和伞兵使用。就此对外去进行招标,哈奇开斯通用型当初就是竞标产品之一。

这枪都咋折叠呢,枪托能折叠、握把能折叠、弹匣井能折叠、枪管能缩回去。整体折叠缩短之后,长度43.5公分,展开是77.6公分。

具体咋实现折叠呢,弹匣井直接按动释放钮,然后旋转,向后缩进,它的枪托下半部分是开了个口,正好匹配到弹匣位置,节省空间。而握把内部是空的,是个U型的结构,能够让握把和下机匣位置契合。枪管下方有个手指托,两根手指可以按着准星和手指托将枪管推回去,然后通过拉机柄固定。这样一套下来,枪整体就直接缩短了。

哈奇开斯通用型整体是缩短了,非常便于携带,但是,这样真的好用么?

咱先考虑正常作战,伞兵从天上跳下来了,落地之后随时可能投入战斗,然而你折叠成这模样的冲锋枪,根本没法直接开火。这就导致你落地之后,需要给枪展开了,你要拉开枪管,要拉开枪托,要向前推弹匣,然后旋转固定,这一套十几秒就能全弄完,但是你不觉得麻烦么?相比较MP40这类只需要直接展开折叠枪托就能用的,甚至不展开也能用的,这是不麻烦的要死?那你如果展开着跳下去,这些设计是不是就没意义了?那折叠弹匣和伸缩枪管,是不是就画蛇添足了?

哈奇开斯通用型的那个空心的握把,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强度不够,很容易损坏,要么瘪了,要么裂开。同时,使用中用手握着,一样不舒服。而且背带吊环就在握把侧方,这就导致握着握把的时候,手还要同时握住背带和吊环,你要是用左手握持,估计会疯掉。

另外它的折叠空心枪托,同样不友好。U型的设计,想想就不舒服,而且,他这个枪托和枪管平行,枪托位置过高,瞄准的时候要将脸颊刻意去下压,极度不舒适。看一下同时期的PPS43、MP40,这些枪的枪托设计都比哈奇开斯通用型要舒适。

另外它的折叠弹匣井和机匣,同样导致握持不方便。弹匣距离握把过近,中间没有握持的地方,弹匣前方距离枪管太近,一样不能握持,最终只能是握持弹匣井进行射击。

这把枪最后竞标中是输给了MAT49,MAT49同样能够达到哈奇开斯通用型的折叠效果,但是要更方便一些。法国人那思维,多少感觉是追求过度了,MAS49的弹匣井一样是折叠的。至于哈奇开斯通用型,过于追求紧凑,最后适得其反,如果其紧凑的方式过于繁琐,这就会导致其紧凑的优点直接被抹杀掉了。

mat49

哈奇开斯通用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