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储蓄罐”换来和仁科技控制权,通策医疗的这笔买卖划算吗?

5月16日,或受即将被“牙茅”通策医疗(600763.SH)收购消息影响,医疗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商和仁科技(300550.SZ)股价高开14%,通策医疗则低开低走,跌幅一度扩大至9%。

资料显示,和仁科技主营业务是医疗机构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及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的研发销售、实施集成、服务支持与提供解决方案,2021年年末和仁科技净资产规模约11.32亿元。通策医疗主营口腔医疗服务,2021年年末净资产约28.81亿元。

“牙茅”或掏空账面现金

据悉,5月15日午间,通策医疗、和仁科技发布公告,通策医疗于5月15日与和仁科技控股股东磐源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策医疗拟以分三期支付现金合计约7.69亿元的价格受让和仁科技7879.53万股股份,占和仁科技股份总数的29.75%,相当于每股9.76元。该收购消息公告前的5月13日,和仁科技报收10.49元/股。

交易完成后,和仁科技实控人将变更为通策医疗实控人吕建明,和仁科技原控股股东磐源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9.6%。此外,和仁科技控股股东还将放弃约10%股份所涉及的表决权、提案权等股东权利。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通策医疗账面货币资金为7.34亿元。这意味着,通策医疗可能要花光所有现金,换来和仁科技29.75%股份,及另外10%的股份涉及的股东权利。

通策医疗表示,整合后,有利于通策医疗提升在专科医院领域的技术、科研及医疗信息数字化能力,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竞争优势;和仁科技则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引入新的战略股东继续带领公司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和仁科技),提升上市公司综合治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主业增长不及预期却要跨行并购?

据通策医疗最新数据,2022年一季度,通策医疗实现收入6.55亿元,同比增加3.74%,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加1.25%。受疫情反复影响,剔除业绩同比下滑的2020年一季度后,收入利润增速数字均为通策医疗近10年最低。股价在年报和一季报发布后的4月28日收跌4%,创近两年新低。

事实上,让通策医疗股价持续下挫的不只是疫情带来的业绩增速下滑。种植牙集采预期、浙江省外收入份额未见增长同样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4月29日,浙江宁波市医保局推出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近三年,通策医疗来源于浙江省内的收入均占其医疗服务总收入的90%左右,公司寄希望在省外复制的“区域总院+分院”模式还未有明显收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这次收购消息出来后通策医疗股价的下跌。即使如通策医疗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所称:“通策现有业务无现金需求,公司所有医院都在贡献现金流。”但这也是在通策医疗极少分红的情况下所积累的资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10年时间中,通策医疗仅有2年进行分红。

为何要花光账面全部存款买一家信息化公司的股权,而不是在原有主业上扩张?通策医疗在算一笔什么账?对此,记者向通策医疗方面表示了疑问,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从财报数据看,2022年一季度末,通策医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合计7.18亿元,主要为通策医疗的对外投资,具体包括“存济”品牌的口腔医院等。

一份机构调研纪要显示,通策医疗此举参考了耗资15亿美元构建统一电子病理系统的顶级医疗机构梅奥(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据该机构中文官网的介绍,妙佑医疗国际是一家年收入140亿美元和员工达6.5万人的全美最大非营利性学术医疗系统。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福特、布什,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等政界和商界名人都曾在该机构就医。

通策医疗表示,医疗信息化是所有医疗机构难以改变的趋势。在具体的业务协同上,和仁科技和通策的IT团队可以充分融合,通策所有信息部门会剥离给和仁,通策医疗专注于医疗服务主业。并购后,和仁科技可以助力通策实现电子病历的动态化和云端化,个人云健康档案建设的生态构建,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场景壁垒、将医院的服务延伸到家庭等信息化目标,“本次收购行为可以服务于集团未来几十年的战略规划布局,其效果将在之后不断呈现出来”,通策医疗还表示:“和仁的主业肯定会保留继续发展,但是不排除以后双主业运营的可能。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银柿财经记者,医疗信息化已经非常普及,大多数医院都已经对接医疗信息系统,普及的另一个层面,就意味着医疗信息化市场较为饱和,大量企业集中在这个行业中,其中头部的医疗信息企业占据较大份额。

盘和林指出,医疗信息化有两个延伸,一个是通过电子病历和临床治疗的数据向大数据转型,但当前电子病历的数据权属存在大量隐私信息,使用权益和使用合法性存在一定争议,未来信息隐私保护,这块领域应该是需要规避政策风险的领域,另一个是医疗支付系统和其他入口,通过这些入口和营销、金融等功能嵌入来实现用户流量变现。

在盘和林看来,通策医疗在医疗信息化部署上面其实难度不大,主要还是通过牙科客户病历建档来组建客户资料库,未来既可以跟进服务、提高售后品质、提高牙科病人复诊频率、提高客单价,也可以通过用户治疗信息来优化、标准化牙科服务。

“被低估”的和仁科技

据和仁科技年报披露,公司客户包括同济医院、华西医院、湘雅医院等头部三甲医院。通策医疗方面认为,“和仁科技的能力突出,是目前的医疗信息化公司中最好的”“和仁科技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公司”。

但从业绩数据及和同行的对比情况看,和仁科技目前收入规模并不大,且业绩增长乏力。据和仁科技年报介绍,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00万元,同比减少19.32%,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场景化应用系统分别贡献了60.3%和29.3%的收入。

据同样主营医疗信息化业务的嘉和美康(688246.SH)2021年12月在招股书中披露的同行业公司业绩数据,行业内9家上市公司中,按收入规模排序,位列第一的是东华软件(002065.SZ),2021年上半年收入规模约45.18亿元,和仁科技以1.92亿元的收入规模排在倒数第二位。此外,在通策医疗之前,和仁科技曾和广州国资旗下的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签订过收购协议,但该协议已经终止。

资料显示,和仁科技的实控人系杨一兵和兄弟杨波,两人均曾在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职。杨一兵拥有工业自动化专业博士学历,曾担任浙江大学教师。

记者注意到,通策医疗方面表示出了对杨一兵的认可,投资者调研记录显示,通策医疗认为通策与和仁的合作不仅是资本收购的行为,更是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一次优势互补的合作。杨一兵博士是中国最早从事医疗信息化的领军人物,是真正能够理解医疗信息化的极少数专家之一。

同时,本次收购也设置了业绩承诺:和仁科技现有业务在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实现的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000万元、4500万元,三年合计不低于1.2亿元。年报显示,和仁科技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700万元,按此计算,和仁科技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约为30%、14%和13%。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之前的2019~2021年的三年间,和仁科技的归母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但2022年一季度这一指标同比增长53.77%。

5月16日,通策医疗报收125.88元/股,跌幅7.67%;和仁科技报收11.12元/股,涨幅6.01%。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