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出特产,收获骗子?当心“互换特产”背后的那些坑……

本文转自【法治网】;

近日,互换特产活动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爆火。活动规则很简单,网友各自准备一份家乡的特产,通过网络邮寄给彼此。这样,每个人都能收到来自各地的礼物,品味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许多网友还在特产互换中标注“真诚”和“信任”,将其视为增进友谊,拉近彼此距离的机会。

一时间,#互换特产广西人申请出战#、#山东人互换特产少不了哪种#、#南京互换特产少不了哪种# 、#网友与山东大哥互换特产被震惊到#等话题刷爆全网,关于特产互换的视频播放量和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据齐鲁晚报消息,浙江一女子网上与山东大哥互换200元特产,大哥邮过来的有钙奶饼干、山东煎饼、海鲜、薯片、崂山可乐、高粱饴等等,一共35斤。网友感叹:果然是好客山东!南宁广播电视台也曾报道,广西一女子分享自己与广东的网友互换特产的视频,女子给网友准备了整整一箱广西特产:手工酸嘢、槐花糕、螺蛳粉、龟苓膏……网友直呼羡慕:有个广西朋友真幸福!

然而,新疆的夏女士却没有这么好运,据九派新闻报道,她的互换特产充斥“闹心”和“失望”。她与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约好互换特产,但在给对方寄了10斤干果、奶酪等本地特产后,仅收到了几袋普通零食。对方表示,之前被骗过,害怕再次上当受骗才有此行为。夏女士称,互换特产是奔着交朋友去的,经历此事,她打算以后都不再换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太少了,能不换还是不要换。”

上图为夏女士寄出的特产,下图为夏女士收到的特产。图源:九派新闻

众多网友表示,这类做法太让人寒心,更有网友犀利点评,这就是诈骗,人性经不起考验等。

图源:微博

法治网研究院就互换特产的话题在小红书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进行搜索,发现这场打着真诚、信任旗号的互换特产活动隐藏的风险和危机远不止于此。

一位湖南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妹妹在互换特产中花费一周的工资一千余元,诚意满满地购买了当地的特产,换来的却是不超过一百元的电商包裹。浙江的网友则遇到了借特产互换强买强卖的商家,不购买还遭到了对方的人格侮辱。还有人伪装成年轻女孩,套取多名网友的联系方式,同时展开诈骗活动,一经得手立即拉黑删除。另外,还有网友反映自己的住址和电话被泄露,收到的特产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此外,现身说法为互换特产专门发布避雷帖和注意事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互换特产似乎逐渐变味儿了。

图源:小红书

然而,当法治网研究院询问这些被寒心的网友下一步如何处理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只当是“买个教训”。他们给出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被骗金额不大,维权追损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另一方面,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暴露,害怕遭受打击报复。

真心实意的特产互换,换来的竟是一场骗局和信任危机。这只是一种网友间自发的以物易物的简单行为?还是某些别有用心者的诈骗套路?互换特产的风险该如何规避?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分析认为,特产互换应当分为三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是特产互易没有任何关于价值的约定,也没有交易习惯来约束,则双方的互易可能构成单纯互易合同。对方不需要对价值不对等进行赔偿。第二,如果互换特产前对互换特产的价值进行了约定,或者在互换特产的“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互换特产的价值应当相等的交易习惯,那么在寄出特产的价值严重低于约定价值的情况下,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应当予以赔偿,但尚不构成诈骗。第三,如果对方在互易特产过程中存在主观恶意,收到快递后立即拉黑,以不法占有为目的,这类情况下对方的行为在民事上可能构成欺诈,需要承担退还货物或者赔偿的法律后果。

马律师提醒,要想避免上当受骗,可以在互易时明确双方交换需求,例如互易物的价值、互易的时间等,或者借助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互相代购作为资金保障。另外,在互易中要特别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例如模糊处理收件地址,或提供快递自提点或快递柜的位置,提供化名作为收件人名称等。到货后检查互易特产质量问题,关注质量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安全标准等。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范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