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是肝脏中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也测不到酮体。
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如饥饿、禁食、严重的妊娠反应情况下,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常见急性并发症。其病死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相差较大,约为1%~19%;10岁以下的糖尿病儿童死亡原因中,70%是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地缺乏,导致高血糖、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血糖高于17mmol/L,血pH低于7.2。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严格控制血糖,积极预防糖尿病酮体酸中毒。有些患者在生活中不注意严格的控制血糖,容易出现血糖过高或突然升高,导致发生糖尿病酮体酸中毒,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
女子乏力想吐,巧遇义诊被查出酮症酸中毒,急救脱险
据报道:患者xxx,女,43岁,武汉人。多年前被诊断为糖尿病,因为无任何症状,一直没有规范用药,血糖控制不佳。近来感觉乏力,想吐,以为是夏天饮食不好。7月31日上午10时,正巧路过武汉市xx医院,发现大厅里在搞义诊,这几天有些不舒服,总想呕吐,浑身乏力。于是顺便进去看看。
初查血糖,结果血糖仪直接爆表。医生结合患者消化道症状史,初步诊断为酮症酸中毒,于是立即收入医院检查,结果确诊酮症酸中毒。经抢救用药,8月1日,患者的病情已趋于平稳。
医生表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追踪血糖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用药控制,尤其是夏天失水过多,要及时补水,更要注意防暑降温,要警惕血糖爆表发生酮症酸中毒。此外,一部分酮症酸中毒患者初期表现为呕吐、乏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送医救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害有多大?
据统计,所有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有20%患有糖尿病性酮酸中毒。在患糖尿病的人群中,糖尿病性酮酸中毒的实际发病率甚至还要高。因为轻一些的病例可在院外治疗。女性和15岁以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糖尿病性酮酸中毒。但是,因为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较多,糖尿病性酮酸中毒患者较多的是45岁以上的人。
专家表示,酮症酸中毒的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调而引起死亡。通常严重的并发症有:1、患者会出现脑水肿,如果补液不当或者血糖下降过快,会出现急性脑水肿和脑血管疾病;2、老年人或者合并冠心病者,补液过多会出现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3、严重的酮症酸中毒还会因为血钾过低,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心律失常;4、酮症酸中毒会引起体内血糖紊乱,出现高血糖的症状;5、患者还会出现血脂代谢紊乱。
西医如何治疗酮症酸中毒?
专家表示,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1、补液。补足患者由于脱水造成的有效血容量下降,即使不使用胰岛素,补液本身就可以使血糖以每小时0.8-1mmol/L的速度下降;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是对于酮症酸中毒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使用胰岛素治疗前需了解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在未排除低血钾前不宜启动胰岛素治疗,否则会加重低血钾;3、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对于患者的低血钾应该尽早予以纠正。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燥热入血,气血两虚,血滞浊留三者为患,从而形成“正虚邪滞——正虚”的恶性循环。若失于治疗,终至厥逆而亡,依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厥证”范畴,消渴厥。本病属危重急症,辨证宜辨清缓急虚实。平时多虚多缓,发病则多急。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肺脾肾虚型。症状:乏力气短,动则似喘,口渴多喜热饮,善肌,腰膝疼痛,尿频,夜尿多清长,便溏或伴有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脉沉。治法:益肺健脾,补肾固摄。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缩泉丸加减。处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莲子肉、桔梗、益智仁等,水煎服。腰痛甚者加杜仲、补骨脂,尿频数者加桑螵蛸、覆盆子。
2、温热内蕴型。症状:乏力倦怠,周身不适,口渴,口苦,善饮,腰酸痛,尿色重浊,大便黏而不爽,舌苔黄腻,脉沉滑。治法:清利湿热,健脾益肾。方药:茵陈蒿汤合右归丸加减。处方:茵陈、山栀子、炒山药、杞子、杜仲、鹿角胶(烊化)、山茱萸、白术、茯苓,水煎服。乏力倦怠甚者加太子参、黄精,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玉竹,便溏者加肉桂。
3、阴阳欲绝型。症状:四肢厥冷,神志淡漠,迟钝,木僵,嗜睡,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肌肤干燥,多尿,舌红而干,脉微细欲绝。治法:回阳救阴。处方:人参(单煎、炮附子、麦冬、五味子等。水煎服。若属燥热炽盛、内逆心包内闭外脱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19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