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定价,是最重要的商业决策之一,一样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定价,就产生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
很多人知道低价是提升销量的利器,薄利多销,最后的整体收益会更高。
但也许很少人意识到,高价有时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甚至是更好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看经典的例子。
288一碗面:成功打造品牌价值
近期,一份标价288元/碗的蟹黄面面在网上引起热议。
这份“天价”面,来自扬州老城区东圈门附近,有一家叫方家优面的餐厅,对于将面食作为早餐的扬州人而言,相当于近2个月的早餐!
图/源自网络,仅供学习
至尊蟹黄面为什么贵?有人吃吗?
现代快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店铺,观察到店内标示着“1900年的扬州味蕾”的字样,原来早在1900年源,方家优面创始人方晓飞爷爷方广海,在扬州天宁门街一手创办方家汤门,用了几年的硬功夫,打开了方家汤门的生意,并且名声大噪。
方晓飞告诉记者,一碗至尊蟹黄面为什么贵,是因为要用半斤的蟹黄、蟹肉,按照传统淮扬菜手艺炒蟹黄,并且现场炒制,才能做出一碗好面。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食客了解到,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好奇进店,有的是朋友推荐,共同点在于:
“这家面条价格不算便宜,但是味道确实还不错,蟹黄的分量还是很足。”、“苏州、上海一带非常流行蟹黄面,想试试看好不好吃。”
同时,记者也留意到,不仅仅只是蟹黄面的价格高于扬州普遍价格,最便宜的长鱼面和腰花面也卖到了 48 元。
方晓飞分享到,目前开业才半个月,来吃面条的人不算多,但目前288元/碗的至尊蟹黄面一天能卖出四五碗,188元/碗的蟹黄面则可以卖出20碗左右了。
方晓飞:“我其实卖的不单单是一碗面条,而是好食材和好味道。”
因此,这碗面的高价位来源于其产品的价值及高附加值,也是因为方晓飞的高价策略,也在倒逼着他提高餐厅其他菜品的品质,追求最优的性价比,让消费者更愿意为价值买单。
2899一颗茶叶蛋:先声夺人,占领市场
无独有偶,“高价营销”的另外一个例子更典型。
在2018年,一枚售价2899的“天价茶叶蛋”引起热议。为什么这么贵?这家酒店是这样解释的,因为食材不一般。
这款茶叶蛋选用酒店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再辅之以名贵食药材煨制而成,而且限量销售100颗,所以售价较贵。
按照酒店的说法,烹饪这款茶叶蛋的茶叶是精选桐木关绝品金骏眉,还要加入冬虫夏草、铁皮石斛等八味秘制配料,精选果碳、潮州红泥炭炉,经过24小时文火慢煨,12小时静置而成的,因此每颗售价2899元。
天价茶叶蛋也引发各家媒体的关注,有从营养角度辩驳的,有从哗众取宠角度认定的。总之,因价格超乎日常,就总有人觉得不适应,甚至觉得不合乎常理。
甚至有网友提出酒店卖2899元一颗的茶叶蛋有违市场规律,物价局必须管。
而该区价格检查所回应称,茶叶蛋属于市场定价,只要酒店明码标价就不违规;市场监督管理局则表示,该酒店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不属于超范围经营,不违规。
然而,在大家的关注和热议声中,这100颗限量天价茶叶蛋很快售罄,想买也买不着了。
随后,该酒店的预订也显示售完。
且不论事件是否真实,如果这100颗天价茶叶蛋,如酒店所言,全部售罄,那么它在取得别人要花几十上百万才能取得的营销传播效果后,还取得了28.9万的销售额,可谓名利双收。
在占领顾客心智上,通过“天价茶叶蛋”树立起的高端形象,让顾客先入为主认为酒店肯定高端,后续推出几千一晚的住宿,对比起茶叶蛋价格,就没有那么贵了。
再比如,酒店如果再推出不限量的精品茶叶蛋,100元一颗,有了之前2899的对比,顾客就会觉得要不买一个尝尝?
结语:“天价”成功在于洞察产品价值、消费者认知
事实上,类似超乎想象的“天价产品”,已经不是头一次出现,像是2015年时候的天价虾也火爆网络。
商业的世界貌似千奇百怪,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但“存在即合理”,每件事背后都有它的原因。
首先是“值得”,然后才能“天价”
成功的天价营销,让企业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树立高端形象,吸引社会媒体关注,建立标杆来带动其他商品销售。
在小编看来,成功的营销模式,仍是回归到商品本身,漫天要价势必走向商品定价误区,成功的“天价”最终指向是为商品价值买单。
那么提高商品价值,也才能降低价格上的争议。如:
①哪一些是可以提供给客户的价值?
②哪一些价值可以吸引客户?
③哪一些价值可以造成同类商品之间的差异性?
④哪一些价值可以当做主要竞争的优势?
以“天价”让消费者到达“自我实现”
定价一旦到达“天价”,甚至到“限量版”,可能就更倾向于文化、稀有性等因素,所以单纯以价格高而觉得违背市场规律,显然是属于对天价认知的局限。
“天价营销”主要的意义在于“品牌溢价”,迎合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唤醒消费者的“自我实现”。
而天价食品与奢侈品存在着许多共性,像是达到炫耀、标榜身份的“自我实现需求”。
很多人强调“天价食品”是贫穷限制了想象,事实上却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种验证。
比如吃“茶叶蛋”为充饥,就是简单的生理需求;
比如吃“原生态茶叶蛋”,就是满足健康需求;
比如一家人“一起吃茶叶蛋”,就是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再到比如“天价茶叶蛋”,更可能是为“自我实现”的需求。
以“充饥思维”看待“自我实现思维”,便很容易造成认知冲突,直至无法理解,当人们不止用“哗众取宠”评论这类事件,而是认真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认知就更近一步。
最后,最简单商业道理莫过于:“市场浪淘沙,能够卖得出去就是王道”,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应用就是每个品牌去思考的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