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大山
以下为采访摘要
“
对话 大山
辞旧迎新之际,在加拿大多伦多郊外的一座小城里面,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有幸参与记录了一场全程都在说中文的演出。
台下,是乡音难改的观众。台上,是脱口秀,快板,朗诵,还有摇滚乐。在大洋彼岸的剧场里,一群陌生又亲近的人们,度过了两个小时难得的中文时间。
对话 · 大山
以下为采访摘要
“
对话 大山
辞旧迎新之际,在加拿大多伦多郊外的一座小城里面,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有幸参与记录了一场全程都在说中文的演出。
台下,是乡音难改的观众。台上,是脱口秀,快板,朗诵,还有摇滚乐。在大洋彼岸的剧场里,一群陌生又亲近的人们,度过了两个小时难得的中文时间。
△《大山笑友汇》专场演出
大山演唱《将进酒》
“
对话 大山
这一次,大山与我们的摄制组一起,度过了两三天的时间。他陪着我们走走停停,认识多伦多和这里的华人社会。
大山:20年前,多伦多除了有粤菜,可能就还有点川菜,现在种类就多了。
田川:那在中国新年的时候,您会和家人一起准备年货吗?
大山:我们也不太讲究。作为演员,过年的时候主要是忙着演出,都在工作。我们不是特别传统的,过节就要热热闹闹,好多人在一起。热闹是我的工作性质,回家就比较平静。在台上,我喜欢引人注目,希望所有注意力都在我身上。但生活里,我并不是一天到晚老那么咋呼的人。其实很多演员都这样,尤其我是双子座,有两面性。
△大山
“
对话 大山
大山住在多伦多。新冠流行的两三年里,大山不得不停下现场演出和国际旅行。直到2022年9月,大山终于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专场演出《大山笑友汇》,他和朋友们一起,再次走上舞台。这个春节,他给自己排满了各种形式的演出。
大山:开始学中文的时候,大学一年级,老师给我起了一个名字,叫“路士玮”,基本就是根据我英文的姓“罗斯韦尔”起的。我还挺高兴的。这个名字带回家给我爸爸一看,他也觉得蛮神奇的,问名字中间为什么有个加减号。他把战士的士,看成了加减号,所以我就把这个字改了。后来第一次上电视,字幕上的姓还“路”,但名字改成了“世伟”。老师说,这名字就不是那么谦虚了。
△《大山笑友汇》专场演出
大山表演脱口秀
“
对话 大山
大山常说,自己走过了1.0,2.0和3.0的不同时期。“大山1.0”是说相声演小品的洋笑星。“大山2.0”做主持,参加奥运、世博会,成为中外的“文化使者”。随着年纪渐长,他又逐渐怀念舞台,重返舞台。走上了“大山3.0”的道路。他将脱口秀和相声等传统曲艺融为一体,打造属于自己的舞台演出。
△《大山笑友汇》专场演出 片段
大山:我是跟老艺术家学的,有时候跟其他演员交流就发现,很多术语年轻人都不知道,比如说这个节目保裉。
田川:“保裉”是什么意思?
大山:就是说这活儿特别瓷实,特别有保证,这个节目一定能够成功。
田川:您最保裉的节目是什么?
大山:比方说快板,就属于很能吸引观众的节目。
△《大山笑友汇》专场演出
大山表演《三打白骨精》
田川:这么些年,您有什么有趣的饭桌记忆吗?
大山:我觉得话题说大一点,就是说到文化差异。我一直认为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主观的现象,如果你认为差异大,它就大。我属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人,这可能也是加拿大人的特色。多伦多虽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人最多的地方,但是国际程度相当大。我们从小就知道很多人跟我们不是一样的出发点,不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很适应去接受别人的习惯。所以我一直没觉得到中国以后有什么特别接受不了东西,本来就是去追求异域感受的。
很多华人问我,到西方以后遇到文化休克或文化碰撞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或有什么注意事项。我说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关键是自己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要很友好地去对待任何人。哪怕语言不通或是产生了误会,但你非常友好的态度,是不用语言表达也能感受到的。
可能在中国最累的是,大家永远会按照对外国人的预设来看待你。比如会说我筷子用得很好,就是因为事先把我归到外国人那类里,认为我不会用筷子。
田川:您是到中国后会用筷子的吗?
大山:也不是,其实从小中餐吃的也多。就是我没有在刻意假装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人,只不过我在中国文化方面有所学习,我喜欢钻研这些,然后找中西方文化的共性。
比方说《长恨歌》,它的故事其实还蛮国际化的,跟莎士比亚的悲剧没有本质区别,它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克服了语言障碍后,《长恨歌》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念,还是很好理解的。人性的东西是相通的。
△《大山笑友汇》专场演出
大山演唱《长恨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制片人:张燕
编导:王劼
编辑:杨思艺、612